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10-18 07:10:40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对5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掌握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知识及护理技术,达到了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并发症产生的时间。

关键词: 冠心病;糖尿病;护理干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的患者数量直线增长。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合并糖尿病者56例,当糖尿病和冠心病共同作用于患者时,往往会使得病情加重,增加住院时间,增加死亡风险。出现合并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要远远大于没有糖尿病的人,且发病早,所以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进行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65~92岁,平均79.4岁;病程24h~9年,平均3.26年,平均住院天数15.26d;先有糖尿病者32例,占57.2%;合并脑梗死11例,占19.6%;CHD诊断符合WHO公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DM诊断符合1999年WHO修订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饮食护理 CHD合并DM患者的饮食以低热量、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的饮食为宜。根据年龄和身高来定制目标体重,通过各项参数的计算得出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约为饮食总量的50%~60%,控制蛋白质含量在总热量的15%左右,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在0.8 g,其中应保证1/3的动物蛋白;占总热量30%的脂肪。一般胆固醇的入量

1.2.2活动与休息 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建立侧支循环[1];在减轻体重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恢复脂代谢功能。进行运动治疗应遵循适量、经常、个体化的原则。若患者在活动中出现心绞痛,应当即停止,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直至缓解。通常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活动项目。让患者随时携带硝酸酯类药物、糖尿病识别卡以及适量糖果。尽量控制洗澡时间,防止水温异常,在洗澡时需要有人在一旁陪同。若患者出现胸闷症状,可以让其吸氧,氧流量2~4 L/min。若患者频繁感到胸痛、胸闷,则应立即卧床休息。有心肌梗死几率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1w。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出现并发症的心梗患者,在护理6~8w后可以进行性生活,但要注意适度。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1.2.3药物治疗的护理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推荐硝酸酯类、调血脂药、降糖药、溶栓药等药物,并明确告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叮嘱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出现性低血压、低血糖,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

1.2.4皮肤护理和足部护理 有条件的话,最好能穿着专门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糖尿病治疗鞋”,鞋子内部的衬垫更加柔软平滑,留出足够的鞋头空间,防止局部皮肤组织在压力下出现溃疡。尽量在下午买鞋,根据生理特性,脚在下午会出现一定的肿胀,应尽量穿着袜子试鞋。头一天穿新鞋,应在15 min后脱下,随后逐渐加长穿鞋时间,让患者的双脚慢慢适应新鞋。在每晚临睡,患者应自查脚底,部分老年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曲脚,可以通过镜子来观察,若观察到脚上出现任何诸如溃破、胼胝、鸡眼,或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局部红肿痛热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不可盲目自行处理[2]。穿着的袜子需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吸汗、透气性,不可以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防止出现足部受压不均,阻碍血液的正常循环。保持脚趾甲的清洁,在修建的时候不可剪得太秃,防止出现合并甲沟炎。在洗脚的时候应先用手试探温度,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往往会出现感觉异常,从而无法判断水温[3]。洗脚后要用毛巾彻底擦干,使用润肤露来保持足部的湿润和光滑,防止出现干裂现象。若足部有溃疡现象,要及时预防和控制感染。出现创面的溃疡需进行定时清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待分泌物减少之后,使用生理盐水纱布换药,直至创面肉芽新鲜为止。

1.2.5心理护理 由于冠心病和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患者思想压力较大,故其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常见的情绪有恐惧、焦虑以及失望等[4],从而出现信心缺失的症状,不利于后期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病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会严重影响病程进展和预后护理[4]。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

2 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化,积极控制血糖和心衰,严密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做好心电监护和症状、体征的观察,达到随时监测、随时治疗,并从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理能力,对患者战胜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民.冠心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比较研究[J].新疆医学,2011,41(9):121.

[2]蒋红芬.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5):309.

[3]马腊金,鲁保芳.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0):306.

[4]王蔚然,邢攸红,梅荣.体质量、血脂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及护理干预[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30(3):263.

[5]陆宝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及其效果评价[J].现代实用学,2010,22(2):220.

上一篇: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健康献血大学生焦虑状态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