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金融支持的经验及启示

时间:2022-10-18 06:55:18

国外农村金融支持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逐步处于核心地位。通过阐述日本、韩国和孟加拉三国各自农村金融支持的特点及经验,总结出相应的五点启示。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支持;经验;启示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Rural Financial Support

Zhou Caiyun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East China Jiao Tong University, Jiangxi 330013, China)

Abstract: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ural economy is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rural economy and finance are close day by day, and the rural finance is progressively in the key position in the rur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by describing the experience of financial support in rural area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Bangladesh, we sum up five corresponding enlightenments which ar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finance.

Key words: rural finance; financial support;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的重大方略。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十一五纲要》已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可以说,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配置具有先导和运载效应,实现“三农”的和谐发展要求离不开金融的鼎立支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日本、韩国和孟加拉的农村金融支持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相应的启示,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一、国外农村金融支持的经验

1.日本的农村金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顺应农业发展与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日本的农村金融事业得

到了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合作金融体系,同时,日本的农业保险体系也成为其农业稳定而持久增长的一个重要保护途径。

(1)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的产业组合,而现代农村合作金融开始于1943年农协的成立。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依附于“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农协系统是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的。它主要由三级组成:最基层的是农业协同组合,直接与农户发生信贷关系;中

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最高层的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的三级机构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互相之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但是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负有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在下级组织资金发生困难时,上级组织应子以支持。

(2)日本的农业保险体系。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的气候变化较大,给日本的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日本政府为了应付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后果,以保障农业再生产的经营稳定,采取了农业保险以支持农业的发展。①保险形式。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作物和饲养动物实行自愿投保。根据立法规定,农户参加保险仅承担很少一部分保费,大部分保费由政府承担。②保险类别。日本农业保险的类别几乎涵盖了日本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五类险种。农民加入这五类险种都会享受政府不同程度的保费补贴。③保险费率。日本计算农作物保险费率依据的是每个府前20年的实际损失率。标准保险费率则由农业部根据前20年的损失率资料为每个府厘定。为了确定保险费补贴额,以及需要政府分保的范围,一般把标准

保险费率的计算分为三部分:正常保险费率、异常保险费率和超常保险费率。同时,为了减少农民保险费用,日本政府对农业保费补贴的比例按费率不同而高低有别,费率越高,补贴越高。费率在2%以下政府补贴50%,费率在2%~4%之间,政府补贴55%,费率在4%以上政府补贴60%[1](p98)。

2.韩国的农村金融

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韩国较差的经济状况,韩国政府从1962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了以出口导向战略为主体重点发展工业和推进工业化的第一个(1962-1966)和第二个(1967-1971)五年发展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人均GDP番了两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迅速加快。但与此同时,“农业及农村发展滞后”问题也日渐突出,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在这一背景之下,1970年4月22日,韩国总统朴正熙在他所召集的全国地方政府负责人的会议上极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为基本精神的建设新农村运动,由此开始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

(1)韩国农协银行。韩国农业协会联盟是以1961年成立的综合农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是由上而下扩展起来的。韩国法律中正式规定韩国农协银行对于农业发展是一个特殊的银行,它通过财政业务所累积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民和农业销售系统,从而使消费者和农民同时受益,因此韩国农协银行被称作社会的公共事业机构。

韩国农协银行还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基金。到2001年5月末,韩国农协银行为农事活动提供了大约61兆韩元基金,相当于政府为农事活动提供60.3%[2] 。韩国银行尽其所能通过提供农业管理发展基金及发放政策贷款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韩国农协银行已达1,088个,遍布农村,会员已达237.1万人。

(2)农业政策性银行。1961年,根据《农业协同组合法》,韩国在原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与韩国农业银行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充当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该金融组织共拥有1,404个基层农协组织,在全国15个省(市),155个县和564个地区设有派出机构。韩国政府对农业发放的低级政策性贷款,90%以上是通过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及各级农协转贷给农民的,1987年该会农业贷款额高达5.6万亿韩元(1美元兑换825韩元)[3]。同时,韩国农业政策性贷款范围广、种类多、期限结构也比较齐全。农业生产经营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农产品价格安定基金贷款期限1年~3年,财政农业中期贷款期限10年~20年。韩国农业政策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一般年利率5%~8%,低的如财政农业中期贷款利率仅为3%,高的如地域名特产品开发贷款利率为11.5%,而同期商业性贷款利率一般为12.5%[4] 。

3.孟加拉农村金融

孟加拉国85%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据世界银行统计,孟加拉约有5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34%的人口生活在极贫线以下。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增加农业资金支持就显得尤其重要。乡村银行虽然称为“银行”,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最初是由.尤诺斯(Muhammad Yunus)教授经过考察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1976年,乡村银行首先在孟加拉的Jobra村得以创办,1983年当局允许其注册为银行。下面,我们将简要地考察乡村银行的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和资金来源特点。

(1)乡村银行的组织结构。乡村银行具有典型的层级组织结构,包括乡村银行自身组织结构和借款人组织结构两个相互连接的部分。首先,设在首都的GB总行构成自身组织的第一个层次,分布在各地的分行构成第二个层次,每个分行之下有10个左右的支行,支行是GB的基层组织。其次,借款人组织由“会员-联保小组-乡村中心”组成,这构成GB运行的基础。

(2)乡村银行的发展模式。在乡村银行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所谓“传统模式”的第一代乡村银行和称为“广义化推广模式”的第二代乡村银行两个阶段。乡村银行的传统模式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操作简单、规则明确的金融产品,而这一模式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在客户出现违约的情况下,缺乏可行的补救措施。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旨在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更为周到的金融服务。首先,第二代乡村银行模式之下,小组成员之间不再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小组成员也可以一起得到贷款。小组的作用减弱了,成员之间更多是互相帮助,并以道德约束互相督促按时还款;其次,贷款具有较灵活的期限,分期还款计划可以灵活处理,每次还款额度可以不等,期限也可以变化,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所有贷款;再次,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可以在借贷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将贷款调整为“灵活贷款”;最后,第二代乡村银行取消了小组基金。

(3)乡村银行的资金来源。早期乡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孟加拉政府的低息贷款,以及国际援助。19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乡村银行运作的逐步顺畅,依托自身的力量在渐渐增强,如成员储蓄、成立相关基金,甚至自己还可以发行债券筹资,资金的来源渠道更为广泛(见表1)。

可以说,孟加拉乡村银行作为全球范围内小额信贷的先驱,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截至目前,乡村银行业务已经覆盖了孟加拉全国64个县中的60个,共有15个分行,122个支行,1,173个营业所;借款人组织机构有会员中心6.8万个,小组50万个,会员250万个。同时,孟加拉乡村银行被誉为世界效益最好的扶贫模式,并且还款率高达98.89%。

二、国外农村金融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虽然已历经几十年,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总量不断增长,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建立起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同时,法律制度也不断健全、诚信建设日益完善。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国际视野的比较分析,这将可能导致我们的改革措施失去一定的航标。尽管上述三国国情不同,措施各异,但由于它们都是来自亚洲,存在许多共性和相通的经验,学习并加以借鉴,将对我国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1.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

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着许多先天性不足,其发展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这一点在国外的实践也得以证明。韩国新村运动是由政府启动的综合性乡村发展运动,政府作为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领导体系。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韩国政府设置了水利资金、新农村综合开发事业资金、扶持贫困资金等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和稳定的农产品价格基金、促进农业机械化基金、农渔村地域开发基金等。资料显示,从1970年~1980年的十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农村开发项目费用增加了7.8倍,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合计增加82倍,政府开支中农业所占的比例也由4%上升到38%。

2.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日本的农业保险计划是在二战后出现了粮食短缺现象之下,以鼓励存在风险地区的农民扩大农业生产而采用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已经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一直以来,日本实施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即根据险种的承保对象、风险、责任的不同分别采取法制强制和自愿保险的形式。这种强制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由“组合”或“联合会”提供各种形式的预防损失活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防体系,从而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有效地消除农作物灾害的风险。同时,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是通过三级机构进行管理和运行的,具有多层次性,同时又不缺乏严密性,它们的结合使得整个保险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

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而他们的融资利益是按照竞争原则来选择和实现的。运行较好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并能更好地反映市场的资金运动过程,使资源得当最佳配置。当然,完善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需要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成立的原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76年尤诺斯教授拿出27美元,以无担保贷款的形式借给了42个农村女性,她们获得了销售竹凳的全部利润,由此摆脱了贫困,很快就把钱还给了尤努斯。后来,格莱珉银行竟然向乞丐提供贷款,让他们自食其力,还不收取分文利息。在这一环境之下,乡村银行维持了高达98.89%的还款率,稳居世界银行业之首。随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也一直在从事这项工作,但却不被广泛接受,他们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谁拿了他们的钱,就要按照他们强加的方式来“脱贫”,事实上很多人却恰恰接受不了这些方式。而在孟加拉的乡村银行,穷人拿了钱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去谋生自立。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拥有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较为健全的信用基础,才使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的贷款事业逐步推广,并走向成功。

4.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我们知道,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农村市场正常运转重要制度基础。韩国的《农协法》、日本的《牲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及《农业灾害补偿法》为韩国和日本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金融法规建设也日益健全和完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至今仍有许多规章制度未能随着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和漏洞,特别是在负债成本管理、资产风险控制、计划财务监测及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等关键环节上。规章制度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实际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相比,仍有不少工作要补做,需要及时地制订、健全和完善。

5.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协会是一种非政府性质的组织,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以上三国的经验来看,基层农协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事实上,如果能够有效地将分散化的农户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共同致富的有机整体,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协会,这将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可以更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从而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农协组织的出现,将以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效组织农民整体进入市场,使农村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按市场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可以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

[注释]

PKSF是一个全国性的批发金融机构,包括捐赠基金在内的许多资金提供者共同组成。

参考文献:

[1] 应寅锋,赵岩青. 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8.

[2] 应寅锋,赵岩青. 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02.

[3] 丁顺玲,杜华章. 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J].世界农业,1998(3):6-7.

[4] 应寅锋,赵岩青. 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05.

[5] 王永仕,刘 华. 发展我国农协组织的现实意义及实践要求[J].农业经济,2003(7):2-3.

上一篇:推动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 下一篇:东京都循环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