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覆盖面 解决农民资金周转难题

时间:2022-10-18 05:52:21

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覆盖面 解决农民资金周转难题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发展我国村镇经济的主要支撑。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解决了很多农民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吉林省的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法较全面的覆盖广大农民的所有需求。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

中图分类号: F83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21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是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也是改革吉林省农村金融的有利手段,可为吉林省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在此背景下找出影响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对促进信贷业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在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农业经济大省的吉林省,政府对农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并未提供较全面的帮扶及出台较优惠的政策。在政府的干预下,农村信用社担负了太多的政策性责任。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支撑,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方面并未从政府获得应得的优惠政策。

贷款期限:在政府出台的政策下,农村信用社为满足政府和农民的需要而实施放贷,农村信用社的自有资金很难满足农民实际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农信社就不得不缩短放贷期限,加速回收贷款,无法满足农民继续的贷款资金时限需求,造成部分农户不愿意在农村信用社贷款。

贷款利率:作为正规金融的小额信贷机构,商业运作存在体制性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在办理农贷业务过程中必须考虑政策目标,得不到政府机构的有效支持,农信社不得不承担主要的资金成本任务。同时国家政策在农贷上实行低利率政策,本来已面临着回款难的农信社更是雪上加霜,农信社只凭自身的能力开展农贷业务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举步维艰,只靠农村信用社自己发展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

1.2 贷款时限

吉林省与我国其他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一样实行的是一年期的农村小额贷款。而吉林省处于东北地区,其气候的特性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回收特性。农民从信用社获得贷款的时限期是低于其农耕期限的,这就使得农民借贷发展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农民不愿意进行借贷,有的虽然借贷了,但是受限于农作物的回收和卖出,无法在规定的时限内偿还贷款,因此可能造成延期还款,这就使得小额信贷没有实现扶贫作用,反而造成了农民的负担,更是加大了信贷资金使用的风险。

1.3 信贷风险机制不完善

农户是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主要客户,而农民缺乏对金融知识和农信业务的认识,这是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一个风险点。农作物受气候及天气的影响甚大,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将会对农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农民的收入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将无法按期按数额的向农信社进行还贷,这便导致了农业生产及市场风险直接转化为了贷款风险。诸如此类的风险,不管是国家还是农贷金融机构都未出台相应的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2 解决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政府在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政府的财政补贴是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民办理农贷业务过程中,政府只给予一点贴息补贴来缓解农民借贷的资金压力来保持小额信贷业务得以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应该根据本省农业经济发展及农贷业务的实际需求建立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的信用体系。农信社在办理放贷业务时考虑最多的信贷担保,而农民的抵押物很少且农作物的经营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很难获得良好的征信条件,造成农贷难。针对这一现象,农信社应进行且如实际的调研,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保证农贷业务有的放矢,保护农信社和农民的合法利益。

此外,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信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明确农信社的法律地位。根据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联合吉林省信用社、银监局、财政税务局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并维护农信社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2.2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培育农村信用体系和建设农户信用文化。因此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仅需要加强农民信用数据库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需积极进行农村金融宣传,不断强化农民的风险和信用意识。

2.3 引入并完善农村信贷保险机制

小额保险金制度信贷保险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吉林省还未引入小额保险金制度。小额保险金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扶贫手段,其具有风险低、保费低等多个优良的特点,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农贷业务风险,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户贷款的可能性。总之,引入并完善农村信贷保险机制是防范农贷风险的必要举措。

3结语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不仅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吉林省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帮助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目前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农村信贷业务还存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农贷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静,长春科技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碎石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下一篇:“点”靓方寸小天地,“击”活音乐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