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时间:2022-10-18 04:36:58

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摘要:结合实践分析了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裂缝控制的设计原则与措施,以解决人防地下室的裂缝问题,保证人防工程的质量,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裂缝原因;工程实例;处理措施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civil air defence basement crack,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crack control of basement for civil air defence, to solve the crack problem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ensure the qualit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Key words: civil air defense basement cracks; engineering; treat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进入21世纪,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民防空地下室不仅在战争时期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我国各省市的人防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防地下室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现有的人防地下室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开裂现象,不同程度的渗水,既限制了已建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更对战时防护密闭功能的实现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所以有效的控制人防地下室开裂情况是当前人防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

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裂缝问题还需要从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正确判断和分析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有效控制和减少裂缝产生的最佳途径。

1.1、设计原因产生的裂缝

1.1.1地下水位相关参数取值不当,地下室抗浮设计不到位。

1.1.2基础选型不当,由于人防地下室中各单体工程建筑高度及荷载不同,导致主楼沉降不均匀,非主楼区域地下室顶底板上浮。

1.1.3人防地下室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由于人防区战时的要求,可能限制了某些部位伸缩缝、变形缝的设置。

1.1.4人防地下室砼标号设计过高。

1.1.5人防地下室大多为抗渗砼,在外掺剂使用上选型不当。

1.2、施工及材料原因

1.2.1砼收缩裂缝:人防地下室砼浇筑完成后,水泥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大量的水化热聚集在砼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砼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使砼内外温差大,由于热胀冷缩的关系,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内部砼的膨胀受到外部砼的约束,从而使砼表面产生张拉应力,当张拉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砼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2.2外参剂用量不当造成的砼裂缝。

1.2.3砼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到位。

1.2.4砼浇筑完成后模板拆除过早。

1.2.5砼浇筑完成后强度未到,就在人防地下室顶板上过早集中堆放荷载。

1.2.6施工工序顺序设置不合理。

2、工程实例

2.1、南京雨花台区某工程一期住宅

2.1.1工程概况:一期住宅人防地下室工程面积约17000O,形状不规则,上有5栋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其中:01栋20层;02、03栋13层;04、05栋11层。

2.1.2结构形式:

2.1.2.1基础形式:01栋为预应力管桩;02-05栋主楼为整板基础,非人防地下室为整板基础,无抗浮桩。

2.1.2.2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2.1.2.3裂缝情况: 01栋主楼和非人防地下室之间平行于主楼方向,地下室顶、底板贯通性裂缝。02-05栋各栋之间非人防地下室顶底板出现不同程度的平行于主楼方向贯通性裂缝;同时,每跨之间出现对角线裂缝;地下室外墙板局部出现纵向裂缝。

2.1.2.4裂缝原因:主要是设计原因产生的裂缝,地下室刚度不够。

2.1.2.4.1非人防地下室抗浮设计不到位。

2.1.2.4.2基础选型不当,主楼沉降不均匀,非主楼区域地下室顶、底板上浮。

2.1.2.4.3人防地下室规模大、形状不规则,可能某些部位伸缩缝、变形缝的设置不太合理。

2.2、南京雨花台区某工程二期酒店式公寓

2.2.1工程概况:二期人防地下室工程面积约10000O,形状较为规则(长方形),上有4栋小高层建筑为8-10层。

2.2.2结构形式:

2.2.2.1基础形式:主楼为人工挖孔桩(端承桩);人防地下室为人工挖孔抗浮桩。

2.2.2.2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2.2.3裂缝情况:

人防地下室墙板、顶板,模板拆除后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裂缝,并伴有贯通性裂缝产生,模板拆除越早裂缝越多。

2.2.4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2.2.4.1人防地下室砼标号设计过高(砼底板为C45,墙板、顶板为C40);

2.2.4.2外参剂用量不当造成的砼收缩裂缝;

2.2.4.3砼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到位;

2.2.4.4砼浇筑完成后模板拆除过早。

3、人防地下室裂缝处理方法及措施

3.1、人防地下室顶、底板及墙板裂缝一般有两部分,一部分为惯穿性裂缝,一部分为浅表性裂缝。

3.1.1对于贯穿性裂缝宜采用环氧树脂和水溶性聚氨酯压力灌浆处理。主楼和人防区的顶底板及墙板裂缝宜采用环氧树脂压力注浆处理,既能保证其结构强度又能起到防渗漏作用;非人防地下室裂缝宜采用水溶性聚氨酯压力注浆处理。因为,水溶性聚氨酯遇水后自行发散、乳化、发泡,立即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不透水的弹性胶状固结体,具有良好的止水性及延伸性、弹性和抗渗性能。

3.1.2对于浅表性裂缝采用防水水泥浆涂刮封闭。

3.2、贯穿性裂缝加固处理施工工艺及措施

3.2.1加固处理施工应等待结构收缩基本稳定后进行,可在裂缝部位用粉刷石膏做50x50x30mm灰饼观察,待石膏灰饼不发生变形时,表示裂缝已基本趋于稳定,可以采用水溶性聚氨酯压力灌浆进行加固处理。

3.2.2仔细检查漏水部位,清理渗漏部位附近的污物,以备灌浆。

3.2.3在漏水部位打灌浆孔,埋设灌浆嘴,用快硬水泥封闭。间不大于300mm,灌注嘴距裂缝端部宜控制在300左右。

3.2.4灌浆前,先用压浆机压风,将灌孔内的粉尘清理干净,以确保灌浆质量。

3.2.5清孔完毕后,在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水溶性聚氨酯浆液的调配。

3.2.6水溶性聚氨酯灌浆灌注:采用针筒式静压灌注,灌注应从裂缝中间向两端逐步进行,以利于排气,确保裂缝灌注饱满,待浆料从灌浆嘴溢出为止。

3.2.7埋嘴拆除,待水溶性聚氨酯浆料完全凝固后拆除埋嘴,清理溢漏的浆料,并进行顶底板蓄水及墙板淋水试验。

3.3、浅表性裂缝处理施工工艺

3.3.1采用钢丝刷,将裂缝左右300mm范围内将砼表面清理干净,清楚表面附着的污物,用清水洗净。

3.3.2待砼表面干燥后,在砼表面裂缝200mm左右范围内涂刷渗入801胶水的水泥浆进行封闭。

3.3.3待水泥浆干燥后,再进行地下室内墙及顶板装修施工。

结论

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与控制措施,以解决人防地下室的裂缝问题,保证人防工程的质量,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作用。本文对于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华荣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

(2)现行相关规范

(3)工程实例相关图纸

作者简介:丁秀清(196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环泰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从事岩土、地质、桩基方向研究。

上一篇:浅谈市政桥梁下部构造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浅谈临近既有线桩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