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下绩效考核实施初探

时间:2022-10-18 04:22:56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下绩效考核实施初探

摘要: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规避经营风险,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内控体系包含内部监督,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本文对内部监督中发现控制缺陷时内部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绩效考核如何统一实施进行初探。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绩效考核;内部绩效评价体系;统一实施

一、 内部控制定义及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贯彻执行企业的经营方针,提高企业经营活动效益,采取的一整套约束、自我调整、规划、控制和评价的一系列措施总称。

内部控制所包含的要素互相关联,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我国借鉴了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框架,吸收了COSO风险管理八要素的精神实质,并根据我国各行各业实际情况整理了内部控制如下五个方面的要素:

内部环境 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大体上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限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风险评估 是企业主动地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与实现经营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控制活动 企业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控制措施,控制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

信息与沟通 企业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传递与经营管理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内部监督 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情况,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及时改进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

二、 内部控制缺陷及其分类

1、 内部控制缺陷含义及影响程度因素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存在缺陷,无法合理保证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现。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评价指引中规定的关于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行业特征、本企业规模、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等因素,采取定量标准、定性标准及二者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确定适用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具体标准。

评价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程度需考虑以下影响:

(1)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是否影响整体控制目标实现的;

(2)在同一细化控制目标中所采取的不同控制活动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3)是否存在其他补偿性或替代控制活动,用于同一细化控制目标;

(4)内部控制缺陷定性、定量标准的事项是否同时达到。

2、按照内部控制缺陷的本质分类

(1)设计缺陷,是指企业现存的控制并不合理未能满足控制目标,或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必须控制。

(2)运行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及有效,但没有被正确地执行。包括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不恰当的人员执行等等。

3、按照内部控制严重程度分类

(1)重大缺陷,是指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从而导致无法及时防范、发现严重偏离内部整体控制目标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

(2)重要缺陷,是指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发现严重偏离内部整体控制目标,其严重程度仍然重大,管理层必须关注的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组合。

(3)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及重要缺陷以外其他一般缺陷。

三、 绩效考核及其方法

1、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效考核指企业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评估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利用评估的结果引导员工正面的工作行为业绩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它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常见绩效考核方法包括BSC、KPI考核等。

2、常见绩效考核的方法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分解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目标的一种工具,作为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它能够使部门负责人明确本部门主要责任,且作为明确本部门员工业绩衡量指标。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切实可行的明确的KPI体系。它涉及个人素质、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被赋予不同的评分权重,其中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占50%。

平衡计分卡(BSC:The Balanced Score Card)是绩效管理新思路中的一种,它是通过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体现组织的经营战略,是实现绩效考核――经营改进――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实施过程。它将绩效考核的地位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层面,使其成为企业的战略实施工具。

四、 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关系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绩效考核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二者共同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所服务。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1、 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包括绩效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需要有效的绩效管理,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2、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内部控制,都体现出了对事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监控,这种监控体现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3、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企业的绩效管理都是针对人进行的,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要体现人的价值。

此外,从最终的目标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的绩效管理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为组织发展服务,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组织的经营优化,以至实现企业目标;企业的绩效管理则通过对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协调,促进二者之间达成一致,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 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绩效考核的实施

内部控制在监督环节中发现的控制缺陷, 利用对控制缺陷的指标设计, 同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的基础上, 评价各责任单位的内部控制实施绩效,兼顾内部控制设计层面和执行层面的评价,使内部控制改进效果的正绩效得到体现。

企业为了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得到体现, 在评价要素选择时,从“内部控制运行现状评价”、“内部控制改善程度评价”和“自我评估内部控制评价” 等三个方面来考虑评价各内部责任单位的控制绩效情况。内部控制运行现状评价主要评价对各责任部门内部控制设计健全情况以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下的绩效;内部控制改善程度评价主要评价各责任部门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力度和实施效果,评价内部控制动态改善后的绩效;而自我评估内部控制评价主要评价各责任部门的内部控制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使用内部控制自我完善机制管理绩效得以体现。各项要素下具体的评价维度和具体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在确定评价指标后, 需要界定每个指标,有利于指标计算的固化,进而使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得到保证。上述指标均为定量指标,但自我评估内部控制评价要素下的行动方案是定性评价,设定各指标的权重关系到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企业在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进行绩效考核时,需要在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管理需求的同时,从企业内部管理的和谐和人性化出发,通过对生产经营人员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充分利用上述内部控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关键管理点与企业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突出各内部控制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在企业引入平衡计分卡有助于完善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的部门主观性的不足之处。以企业经营目标为指导,展开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在对业务深刻理解和合理的因果假设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各个角度的成功关键因素列为企业层面的执行目标,即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进行具体阐释企业经营目标各个角度的分目标,从而提炼出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KPI),从而将企业经营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使内部控制评价与绩效考核得到有效结合。

六、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的介绍,分析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在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结合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有效建立内部控制绩效考核体系,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具体落实到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促进企业内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落到实处。然而,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仅是在实际工作中所搜集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方法的初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同时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缺陷和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较多,本文并未完全考虑等,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希望在日后进行深入探讨完善。(作者单位: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卫星,赵刚.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6):93-97。

[2]李绮;张静玲. 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J].财会通讯,2012(29)

[3]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指引。

上一篇:关于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关注经济增加值优化企业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