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01:30:05

也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优秀学生主要在于他的优秀思维,而优秀思维的培养更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质疑,营造一定的思维空间等几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优秀成绩 优秀思维 创新思维

“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的优秀成绩,而在于他的优秀思维。”(杨振宇),而优秀思维的培养更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这也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一个彻底的转变。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本人认为:

一、热爱数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已证明了这一点。而培养兴趣则是热爱的先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起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一)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教师尊重学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长关系,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无拘无束,激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孔子所培养的子路、颜回的经历足以体现这一思想。

(二)建立乐学情境

“课堂教学应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苏霍姆林斯基)也只有建立一个宽松愉悦的乐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放得开、驰得远。把课堂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无所顾忌,思维活跃,创新能力有所发展。试想:在一个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多大的发展。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学习的知识精编成简短的故事或一个个情景片段等。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设计:王大妈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每2个月回家一次;二女儿每3个月回来一次;三女儿每5个月回家一次,中秋节团聚后,下次至少几个月后三个女儿才能团聚。既贴切生活,学生也有兴趣学习。

二、猜想、预感――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质疑。调动直觉思维去推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猜想不是空想,而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的一种推测。其前提是敢想。试想,没有猜想怎么会有飞机上天等伟绩。猜想,预感是创新的前提与动力,也是萌发学生思维的火种,点燃智慧火花的手段。“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这一点上也正是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的。当然,学生有的猜想在现有知识水平状况下并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答复,但只要有一点猜想能去预感就已是难能可贵的了。长此这样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三、营造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精神的双重力量”(《学会生存》),如果教师给学生的问题过于单一、枯燥甚至机械,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没有空间,也就窒息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传统应试教育下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敢于放飞学生的思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这里思维空间包含两个方面:

(一)时间上

这里的时间指教师指出问题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要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去等待智慧火花的点燃。这一点许多老师平时都没有注意到。往往花好长时间编出一个好的题目,结果匆匆收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开发,反而得到了窒息,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空间上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空间上的跨度即要有深度,要注意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有所创新,有所空破,哪怕是一点点。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这一个方面的能力,这当然不是指那些难、繁、编、旧的题目。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求异思维的练习。在学习圆时,我问学生:车轮为何做成圆形?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上楼梯圆形车轮还有优点吗?你能帮助设计吗?作为活动题让学生思考,是很有好处的。

四、创新人格――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的功利性的影响,不少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要他们循规蹈矩、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完全按照他们的模式培养孩子,孩子因此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也完全变成学习机器。教师教学什么学什么,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表现在学生做具体的题目时,完全受学生个性心理、性格、品质的影响也非常大。研究成果还显示,凡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儿童与成人,在家庭中都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有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这难道不给我们一点启示?这也证明人格因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所处的地位。要培养良好的创新人格必须做到独立性、兴奋性、幻想性同时与顺从性、情绪稳定性、自制性、反对现实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活泼、好动、既注重实际又不囿于传统,敢于突破常规的具有否定精神的良好个性人格。

五、实践操作――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眼过百遍,不如手动一遍”,“实践出真知”。人类的智力成果无一不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然后加上智力转化而高于生活。实践、操作能调动学生多方面感官的参与,也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像爱因斯坦等科学工作者的儿时经历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要想培养创新能力,一定不可忽视这一点。多动手、勤实践、多操作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一些课内的实践操作活动,而更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到实际生活中去结合所学知识大胆实践、操作,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更丰富的素材。如:给一块不规则土地让学生求其面积,学生一定会调动起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它。总之,我们不要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给他们条条框框,要让学生生活起来、动起来。既要注重点,更要注重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州华南师大.中学数学研究.

[2]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3]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上一篇:聆听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