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18 01:22:52

“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课题研究报告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课堂效益就必须提高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的艺术。

所谓“教师评语课堂用语”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善于引导,让学生敢说;二是敏于点拨,让学生好学乐学;三是表达赏识,让学生乐于模仿;四是鼓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课题研究包括准备、实施、结题三个阶段(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三年来的研究,总结如下研究结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得出当前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的现状

1.评价语言的含糊性

“很好”、“非常好”、“棒极了”等成了当前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疏不知这样的评价很含糊,“好在哪”有几个同学能领悟呢?教师只有融合具体语言环境评价来弥补这不足现象。

2.评价语言的急切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独有特点,表达语言和思维方式上的特点,他们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表述完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教师本身的性格特点,或者是为了提高课堂知识传输的速度,他们经常会急忙的下结论,轻率地评价“对”或者“错”,或者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这样就会扼制其他同学思维的空间,发现不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丧失了许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宝贵机会。

3.评价语言的随意性

教师一味地盼望学生进步,害怕学生犯错误,常常只盯着学生的缺点和问题不放,而忽视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问题的苗头,便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尊心,加以批评指责,有的甚至用讽刺性、挖苦性的语言,严重伤及学生的自尊、自信,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意识。随意性的评价语言,严重挫伤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4.评价语言的冷漠性

评价语言冷漠淡然,缺乏感情,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评价语言的武断性

教学是一种对话,师生双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对话中,相互尊敬,相互学习。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很难做到。有的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完学生的心声,用武断性的评价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回答,封杀了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张扬的个性。

6.评价方式呆板化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基本上能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评价这一环节,但令人遗憾的是评价除了语言还是语言,没有其他花样。应该说真诚的评价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情与情的碰撞。所以教师和学生在用语言评价他人时再投以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眼神、一下抚摸、一片掌声,这样能使被评价个体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

二、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得出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的运用方法

1.丰富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融入师生真情。

教师的的评价语言要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着多样、生动、灵活、丰富的评价语,就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语言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课堂用语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教师的评语和用语要符合学科的特点,遵循学科自身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素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评语和用语,首先要转变评价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要坚持正面引导原则,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教师还应丰富评价语言,并且融入自己的真情。

2.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平等对话。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激励性”评语和用语的基础,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实施“激励性评语”的有效渠道。教学民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爱是教师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教师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能够真正实现“平等对话”。

3.坚持正面引导,寻求“鼓励”效应。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地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如“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们老师常进行的鼓励性评语,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真棒”……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当然,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的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多差异,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用的。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4.抓好课堂主阵地,注重全面评价。

课堂上老师们注意了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业业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过程中,以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为评价内容,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不仅评价认识层面,同时关注“表现”等行为层面,如当学生读课文流利、有感情时,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棒!”学生读的不理想时,一句“再努力一下”给学生以激励。在这样的激励下,每个学生一定会自信满满,不断进步发展。

5.加强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激励,鼓励学生“心中有阳光,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小步。”教师在运用评语和课堂用语的过程中,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以及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以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根据学生不用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

三、主要成果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效益。

课题研究实现预期目标,推广应用具有明显效果。正确使用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形成适合我校的教学风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实验教师撰写论文,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做示范课例和专题讲座,推介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让我们深深地觉得: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应真正实现课堂评语和用语的艺术与实效。

总之,有许许多多方面要重新认真研究,也有细节等着我们不断去实践,我们将在非常漫长的教学征途中心无旁骛地一直前行。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的逻辑之美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有效教学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