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18 12:00:36

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分析了生物科学专业当前生态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从精选实习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实习设备、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措施,并建议在实习时间与实习内容、实习广度与实习深度、学习知识与生态保护方面进行适当平衡。

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实习则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野外实习教学一直被一些固定模式所束缚,学生实习效果并不够理想。笔者从实习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及模式构建等内容进行研讨,探索适用于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的野外实习模式,以期为新形势下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认识不到位

很多生命科学学科的教师认为,目前生态学实习没有技术含量,只有掌握分子克隆、干细胞等操作技能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合格的,殊不知,很多现象的发现都是依赖于这些经典的方法,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对生态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将这种态度灌输给学生,就很难端正学生野外实习的学习态度。

2.学生缺乏学习意识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真正融合到教学实践中,认为野外实习是“游山观水”的好机会,导致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野外实习教学的实效甚微。

3.经费紧张缩短实习学时

多数野外实习选择保护比较好的自然园区,近年来,不断上涨的门票、住宿费和交通费使实习经费变得异常紧张。因而在实习教学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安排上受到实习经费限制。

二、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措施

1.精选野外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建设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实习基地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动植物资源和生境特征等因素,而且要满足经费、交通、食宿和安全等基本条件。为满足野外实习的需求,笔者所在单位台州学院选取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生态学实习基地。浙江天童森林公园位于宁波市,距台州学院仅1.5小时车程,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浙江植物基因宝库”。另外,有陆生脊椎动物96种,鸟类20多种。森林公园拥有8个典型森林植被群落,是亚热带北部生长最好最典型的植被顶极群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2.加强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培养青年实习教师是当务之急。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野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工作,主要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并能独立带队指导。坚持动物学和植物学任课教师、实验员、辅导员参与每年的野外教学实习工作。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机制既为任课教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而将理论课讲活、讲生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利于培养年轻教师,使后备力量逐年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我们已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精诚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野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改善野外实习装备

由于实习时间仅为一周,实习内容较多,配备现代化的野外工作装备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纲和计划是完成野外实习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我院购置了GPS、对讲机、望远镜和多种野外便携式生态观测仪器等,为改革实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实习装备的不断改善和实习内容的不断改革,实习时间虽然短,但学生学到的内容并没有减少,相反还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环境因子定性定量测定和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后生态环境的恢复等。

4.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野外实习的目的,除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此,教师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开展野外实习。研究型野外实习是将学生的专业野外实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通过专业野外实习锻炼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学生在积极参与科研过程中提高了科研素质和能力。如教师提出科研思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自主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和协助;引导利用实习基地承担校级或省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上述野外实习方式结合科研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野外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教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为了确保野外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发挥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当前急需开展并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平衡:

1.实习时间与实习内容的平衡

许多高校生态学野外实习时间一般在l~2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面的实习内容需要教师预先进行充分的实习计划安排和实习项目的设计,并将实习内容、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特征等提前分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尽可能提高实习效率、做到在短时间内达到野外实习的效果。

2.实习广度与实习深度的平衡

本科生生态学野外实习的首要目标是巩固所学的书面知识,并掌握有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和野外工作流程。因此,实习安排首先需要考虑能够涵盖理论课本的重要内容,同时根据本单位的学科特色、本地区的生态系统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对知识深度进行适当增加,做到既照顾广大同学们基本知识的广度的需要,又能满足科研兴趣深厚的同学对知识深度的需求。

3.学习知识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野外实习是学生认识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破坏自然的过程,如鉴定植物时,会让有些植物甚至被连根拔起;重复拉样方时,使得大片的林地被踩踏得一毛不拔,这些都是对自然生态的极大破坏。因此,在实习时,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向学生介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时,需强调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它们,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必需遵循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1]皮妍,林娟,朱厚泽,娄慧玲,杨继,乔守怡.野外实习与生命科学学科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38-140.

[2]邱清华,邓绍云,邹玲,杨金红.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9):168-170.

[3]惠岑怿,孟秀祥,周宜君,冯金朝.民族院校中专业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2):189-192.

[4]徐驰,刘茂松,杨雪姣,张明娟.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58-161.

上一篇:对煤炭高职院校的煤炭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