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范文

时间:2023-03-05 02:38:28

生态学

生态学范文第1篇

《生态学杂志》(CN:21-1148/Q)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生态学杂志》登载有关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的综合性创新论文,创造性研究报告等。

生态学范文第2篇

杉木天然次生林金龟子多样性及季节动态变化 王淼,李秋荣,姬兰柱,赵敏,陈欣

葛洲坝及长江上游江面水鸟考察报告 胡鸿兴,潘明清,卢卫民,戴小羊,唐兆子,肖化忠

刺槐林下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分离及回接 田春杰,何兴元,韩桂云,吴清风

苇田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 朱清海,曲向荣,李秀珍

三峡库首秭归县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对策研究 吴钢,李静,孔红梅,赵景柱

遥感判图植被类型的研究 王宝荣,杨树华,王崇云,朱翔,李卓卿,朱云燕

云南西北部植被多样性特征分析 王崇云,欧晓昆,和兆荣,朱维明,张志明,苏文华,陆树刚

云南独龙江流域植被概况 王崇云,和兆荣,朱维明

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植被研究 李红旮,崔伟宏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遥感植被制图 王宝荣,朱翔,杨树华

梅里雪山地区植被概况 和兆荣,王崇云,朱维明,欧晓昆,张志明

昆明西山景观格局研究 彭明春,彭芳,蒋德盛

掌鸠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研究 代雪梅,李卓卿

GIS支持下不同温度带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杨存建,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

基于数字平台下的耕地及其背景的分析_以重庆市为例 杨存建,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周全斌

云南的生物资源特点和管理 闫海忠,陆树刚,张光飞

云南古树名木分布研究 闫海忠,张光飞,陆树刚

云南主要植被类型中的蕨类植物 陆树刚

多疣壁虎的雌性繁殖及孵化温度对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 许雪峰,计翔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枯枝落叶分解的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苏永春,勾影波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分析 刘向辉,戈峰,丁岩钦,潘卫东

不同施肥条件下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实验研究 宋玉芳,任丽萍,许华夏

土壤生物学性质对毛竹粗生长影响的研究 姜培坤,徐秋芳

杭州西溪河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李共国,胡天云,吴洁

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结构模式研究 张玉峰,白志明,杨武德,周乃键

抗UV-B辐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李祺福,黄胤怡,黄汝多

珊瑚礁生态系的一般特点 王丽荣,赵焕庭

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分析中国东部样带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格局 钱峻屏,李岩,廖其芳,廖圣东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鸿雁

啮齿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鲁长虎

绿道及其生态意义 李团胜,王萍

玉米根际与非根际解磷细菌的分布特点 赵小蓉,林启美,孙焱鑫,张有山,张美庆

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的生物学习性 王广和,钟文勤,宛新荣

高寒草甸矮嵩草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 邓自发,谢晓玲,周兴民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初探 杨传平

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葛承轩,杨琴,刘晓强

生态学的新进展评《人类生态学》 周纪纶

我国热带亚热带几种人工林体内营养结构特征 李志安,彭少麟

锌厂Pb污染农田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常学秀,文传浩,沈其荣,王焕校

广州地区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 管东生,钟晓燕,郑淑颖

温度、溶解氧对暗纹东方鲀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沈旭明,赵清良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降解研究 丁克强,郑昭佩,孙铁珩,张海荣

东湖围隔(栏)中的植被恢复对水中氮的影响 马剑敏,严国安,李益健,张甲耀

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P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 杨万勤,钟章成,陶建平

西双版纳大卡老寨农地景观格局变化 付永能,陈爱国,郭辉军,崔景云

乌鸫繁殖生态的研究 周立志,宋榆钧,马勇

阔叶红松林树种间竞争关系及其营林意义 邹春静,韩士杰,张军辉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重建的制度措施 段汉明,李传斌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曼旦村傣族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和变化 刘林云,吴兆录,许海龙

流域水质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林秋奇,段舜山,韩博平

小型食草动物的结肠分离机制及其食粪行为 裴艳新,王德华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 汪殿蓓,暨淑仪,陈飞鹏

基因的功能冗余 蔡昆争,段舜山

濒危植物矮牡丹的生态位研究 王琳,张金屯

红鳍原鲌鳃部寄生单殖吸虫生态位分析 姚卫建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黑线仓鼠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 鲍伟东,王德华,王祖望

青弋江芜湖市段水环境质量的蚕豆根尖微核检测 王友保,刘登义

布氏田鼠非取食性牧草消耗量的测定 宛新荣,王广和,钟文勤

70年代以来柑桔灾害性天气综述及防御措施 张名福

湿地土壤CO2通量研究进展 李兆富,吕宪国,杨青

亲缘关系与啮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 于晓东,房继明,孙儒泳

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 陈龙池,廖利平,汪思龙,肖复明

布氏田鼠洞群贮草面积与栖息地植被条件的关系 宛新荣,刘伟,王广和,王梦军,钟文勤

斗门地区养殖水源细菌数量的变化动态 晏荣军,林小涛,许忠能,梁郁强,朱建洪

两种还田模式下玉米秸秆分解速率的比较 马永良,宇振荣,江永红,罗维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黑土POM-C的影响研究 史奕,鲁彩艳,郑靖,陈欣

应用于贝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生物沉积法 周毅,杨红生

福建沿海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途径探讨 柯美红,黄义雄

福建红树林湿地鸟类区系研究 宋晓军,林鹏

绿色巴夫藻和四列藻种间竞争机制研究 郭羽丰,段舜山,陈洁,张亚楠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模式案例研究 林彰平,刘湘南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林冠截留动态过程研究 赵鸿雁,吴钦孝

沈阳市建成区行道树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金莹杉,何兴元,陈玮,徐文铎,宁祝华,马润国

散放条件下春季梅花鹿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刘振生,吴建平,滕丽微

北方农牧过渡带农户农业生产系统模式的生态评价和改良研究 樊江文,梁飚

湿地土壤及其生态功能 田应兵,宋光煜,艾天成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光合细菌生长的抑制效应 周茂洪,赵肖为,周峙苗

岷山山系黑熊的种群数量及分析 鲁庆彬,胡锦矗

布氏田鼠摄食量、累积摄食量与日龄的关系 宛新荣,刘伟,王广和,王梦军,钟文勤

湖州主要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蒋文伟,俞益武,姜培坤,姜志林

峡谷暖区柑桔气候生态的定量研究 罗宏

塔里木沙漠公路灌木固沙带的防护效应 何兴东,赵爱国,段争虎,董治宝,李志刚,陈珩

不测土条件下半定量施肥原理和模型评述 侯彦林,郭喆,任军

啮齿动物巢区研究进展 刘伟,钟文勤,宛新荣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 吴玉环,高谦,程国栋

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进展 陶颖,周集体,王竞,严滨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夏汉平

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周鸿,赵德光,吕汇慧

桃儿七不同器官中营养成分分布状况及其生态学意义 马绍宾,杨桂英,赵念玺

广东和巴西玉米气候生态条件比较分析 钟克友,梁秀兰

次生林区斑块形状动态与森林恢复过程分析 张丽珍,张芸香,郭晋平

冷季型草坪杂草的季节性发生与演替 崔延堂,李智选,任毅,岳明,张亚军

红头长尾山雀繁殖生态的研究 周立志,,宋榆钧

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商值(qMB,qCO2) 张崇邦,金则新,施时迪

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宋进喜,李怀恩,李琦

资源竞争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南春容,董双林

GMO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聂呈荣,骆世明,王建武,冯远娇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梁继东,周启星,孙铁珩

生态系统健康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肖风劲,欧阳华,牛海山

林火迹地森林恢复研究进展 孔繁花,李秀珍,王绪高,赵善伦,石秉路,高振岭

土壤各组分呼吸区分方法研究进展 易志刚,蚁伟民,周丽霞

高榕隐头果内寄生蜂种类及生态学特征初步观察 谷海燕,杨大荣,张光明,彭艳琼,宋启示

云南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热力特征 张一平,马友鑫,刘玉洪,郭萍,窦军霞

蒙古冰草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生境间的相关性 解新明,云锦凤,卢小良,李秉滔

Ca2+对铬胁迫下木麻黄种子萌发的生态效应 周希琴,李裕红

植被(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评述 张继义,赵哈林

污水污泥土地投放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朱广伟,陈英旭,田光明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 李锋,刘旭升,王如松

动物的性选择 张建军,张知彬

海洋浮游桡足类滞育的研究进展 吴荔生,王桂忠,李少菁

以种子为繁殖体的植物更新模型研揪 肖治术,张知彬,王玉山

非Allee哺乳种群系统的最大持续生产量 林振山,刘冒松,Lary Li

性诱剂监测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成虫动态及发生世代研究 盛承发,宣维健,伊伯仁,陈日曌,齐晓宁

鸭类摄食对海三棱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赵雨云,马志军,李博,陈家宽

播种时间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戈峰,门兴元,苏建伟,刘向辉,丁岩钦

不同氮水平对春小麦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冯兆忠,王效科,段晓男,冯宗炜

安徽皇甫山野生太子参生态环境分析 王晓鹏,刘胜祥,代东进

划分土壤类型的一种新方法--以功能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尹光彩,A S Kerzhentcef,V V Bugrovskiy,周国逸,温达志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的遥感分类与制图 李俊祥,宋永昌

长春市人口综合调控对策研究 曹勇宏,王德利,金明川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余久华,吴丽芳

干旱区内陆流域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阜康三工河流域为例 陈鹏,潘晓玲

人居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态学途径--以西安市为例 李团胜,刘哲民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王兵,崔向慧,杨锋伟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植被生产力与生物量研究进展 戴小华,余世孝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章家恩,饶卫民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 王丽荣,赵焕庭

应用遥感技术评价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丁圣彦,李昊民,钱乐祥

持久性有毒物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籍国东,倪晋仁,孙铁珩

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张晗,沙伟,高永超

产业生态学的新思路 彭少麟,陆宏芳

亚洲象与竹/蕉分布隔离的生态效果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许再富

根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郜红建,蒋新,常江,王代长,赵振华,卞永荣

水体污染物"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研究进展 郑相宇,张太平,刘志强,潘伟斌

我国湿地评价研究综述 杨波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李振鹏,刘黎明,张虹波,帅文波

植物竞争研究综述 杜峰,梁宗锁,胡莉娟

河北省临城小天池森林区被子植物区系 李瑞国,李海燕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非人灵长类现状和生存威胁因素 向左甫,霍晟,马晓峰,马世来

芋对斜纹夜蛾的诱集作用 吴才君,范淑英,蒋育华,姚海华,张安波

小型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预警技术--以武汉市汉阳地区为例 郭怀成,刘永,戴永立

生态学范文第3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CN:21-1326/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生态学范文第4篇

3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6(1988年5月1日)

居住地:扬州

电 话:166********(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

公 司:XXX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行 业:电力/水利

职 位:环保水保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生态学

学 校:扬州大学

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办事效率快,学习新事物能力较强,才思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性格开朗,能与他人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熟悉环境监测的相关操作步骤,能操作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熟悉环评的理论知识,能进行基本的报告的编写。性格开朗,待人友善,积极参与各类集体活动。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力/水利

目标地点:扬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 环保水保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3 /8—至今:XXX水利工程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电力/水利

环境与生态工程院 环保水保工程师

1. 工程建设涉及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监测、监理及验收;

2. 对项目组织生产、现场管理全面负责;

3. 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就工程建设过程中我方承担的工作进行协调。

2012 /8—2013 /8:XX科研技术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学术/科研

固废处理设计所 市政工程师

1、参与国家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及工程设计;

2、参与实际示范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

3、熟悉及掌握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及工艺-两段式厌氧消化处理工艺-CSTR;

4、单独进行科研研究,并独立完成科研成果。

2011 /8—2012 /8:XXX建筑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GIS实验室 景观生态学实习生

1、全面学习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红树林生态系统,滩涂生态系统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及解决途径;

2、负责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的研究及从红树林、滩涂、海洋等生态系统方面进行编写;

3、根据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对规划提出建议;

4、用图示的方法表现地区生态特点。

教育经历

2007 /9—2011 /7 扬州大学 生态学 本科

证 书

2009 /6 大学英语六级

2008 /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生态学范文第5篇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及胃粘膜分布研究 王红杨,潘亚萍,Wang Hongyang,Pan Yaping

一次性细菌药敏测定装置的研制 李建秋,于元龙,熊德鑫

四种厌氧菌生化性状检测方法的比较 吴晓岩,熊德鑫

口服补液增效因子的研究进展 王树坤

屎肠球菌DM891129菌株对大鼠高血脂症的调节作用 袁杰利,矫东风,康白,赵恕,孙立梅

皮肤益生素霜与粉刺消护肤霜在治疗痤疮中的比较 游宝娥,王丽,孙广娣

菌肥及其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郭冬青

乳杆菌与滴虫性阴道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邓燕杰,袁会敏

非复制期病毒的微生态环境 舒煦,刘荣敏,刘必刚,吴俊辉

实验观察小鼠肠道菌群潜-生序形成的混沌过程 邓国宏,丛延广,刘俊康,黄辉,徐启旺

培养条件对筛选根瘤菌突变体的影响 陈今朝,张红,顾素芳,韩善华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易旭,王和,YiXu,WangHe

C96-z菌发酵液轻体作用的初步研究 宁安红,黄敏,张丽,吕鹏,惠芳,袁晔英,金鑫

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 刘琥琥,廖筑华,谭绮君,温秀明

置IUD与宫腔厌氧菌感染的探讨 苏红,李荷莲,孙凤荣

广东地区健康人肠道菌群调查分析 曹亚平,张秀荣,潘令嘉,严浩,刘勇

临床微生态学及其理论基础 曾忠铭,潘令嘉,周殿元,康白

双歧杆菌对EPEC和ETEC粘附的竞争抑制作用 郑跃杰,潘令嘉,叶桂安,周殿元

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赵熙,冉陆,杨宝兰,姚景会,付萍,陈稚峰,李志刚

RAPD在双歧杆菌菌种鉴定及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张丽娟,赵月辉,马佳毓,田延东,王饮富,于增国,范饮信,蔡子微

双歧杆菌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初步观察 赖新峰,王立生,潘令嘉,周殿元

抗巨噬细胞移动因子对病毒瘤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杨晓峰,管美玲,李燕,叶萍,温瑞福,陆虹,朱慧萍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实验性大肠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立生,潘令嘉,郑跃杰

不同剂量异麦芽低聚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试验研究 付萍,冉陆,赵熙

双歧杆菌DM9227和乳酸杆菌DM8121质粒的检测及药敏试验 易庆,王关林,袁杰利

环境对产毒性大肠杆菌定居因子表达的调控 陈清,王雅贤,俞守义

益生芽孢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质粒的检测 倪学勤,陈智英,何明清

猪源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王建业,王永坤,朱国强

螺旋藻在体外对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增殖的促进作用 梁冰,于学军,吴力克

双歧杆菌培养滤液中核酸的提取及对肠癌细胞(AMI)CGMP的影响 唐立,赵宝昌

乳酸菌素片生产菌菌株特性及产酸条件的研究 贾土芳,那淑敏,陈美玲

妇女外生殖道感染与乳酸杆菌的相关性 赵广明,赵连华,张秀荣

酵母菌杀菌系统的杀菌活性 温旺荣,陈红,戴庚孙

老慢气患者下呼吸道微生态学的研究 肖纯凌,李舒音,韩秀珍

牙龈卟啉菌内毒素的化学组成和SDS—PAGE的特性分析 陈莉明,严杰,倪可夫

牙周微生态与龈沟液pH关系初探 李德懿,顾晶晶,章程

核梭杆菌与其它口腔细菌共聚及共聚抑制 陆卫青,李德懿

简易厌氧培养皿及厌氧罐检测厌氧菌的对比观察 朱江,孔繁林,储从家

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简便方法的研究 张淑兰,韩秀媛,路金爽

微生态血粉研制与应用 蒋长苗,刘旭光,丁建平

605例临床感染标本的细菌学研究 王跃,胡宏,陈淑惠

老年顽固性肠道菌群失调诊治的体会 吴安华,林敏西,郭思健

溶脲脲原体对胎儿发育的研究 李风云,唐素兰,席玉玲

对366份拟诊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血清的CBV抗体测定 王林根

156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李红,邵清,卢知吾

大剂量国产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疗效及其机理初探 陈国良,欧阳丽娟,吴晓鹭

臭鼻克雷伯菌致重型感染中毒性紫癜1例 宋国璋,韩双龙

整肠生纠正腹透中菌群失调1例 骆稽酉,曲淑敏,丁虹

输液后败血症5例临床分析 石勇明,盛吉芳

肺癌石蜡包埋病理组织结构菌L型检测 尚宁,刘英娜,蒋德升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试验 傅思武,邝欣,邹开勇,陆俭,吕存女,王棣

从调整肠道菌群研究黄芪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机制 邢德刚,高艳华,张桂芳,马淑霞,杨景云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型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吴爱武,陈艳珍,WU Ai-wu,CHEN Yan-zhen

激素替代治疗对阴道菌群的影响 蔡学泳,董德刚,邓燕杰,宋爱芳,文姝,王政玉

促菌生佐治婴儿浅部念珠菌感染疗效观察 王云峰,王红英,赵卫东

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 李燕华,古利明,张华

血清抗脂阿拉伯甘露糖抗体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吴玉平,赵月娟,王永明,于小仙,丁建祖,沈慧英,沈丽英

1120份阴拭分泌物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管琳,陈嵘,鲁毅琳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分析及耐药性测定 刘平,叶惠芬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王佩芬,WANG Pei-fen

116例小儿肺炎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宋玫,蔡桂丰,李旭,郑瑞丰,徐进

医院环境感染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 袁玮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物抗性频度研究 朱健铭,吴晋兰,徐天梁,姜如金

重症监护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施永新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与应用 赵广明

医院污水及污泥处理方法探讨 成东艳

双歧杆菌的厌氧机理及其基因调控 吕桂善,杨永山,霍贵成,刘宁,孟祥臣

微生态学与医学的关系简析 袁嘉丽,李庆生

劣性情绪与体内生物工程对生物制品疗效的影响 高伟良

现代细菌感染的变迁 孙剑刚,叶嗣颖

生态学范文第6篇

《生态学报》(CN:11-2031/Q)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生态学范文第7篇

【摘 要 题】出版业

【关 键 词】出版生态/出版种群/出版群落/出版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

【正 文】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出版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各种形式的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增长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出版界喊出了“狼来了”。“做大做强”似乎成了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出版集团、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纷纷组建起来,各出版媒介也纷纷扩大规模。由于出版业的高利润的诱惑,各路资金也对介入出版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3年我国出版图书190391种,总印数66.7亿册;期刊9074种,总印数4287万册;报纸2119种,总印数383.12亿份;录音制品1333种,出版数量2.2亿盒(张);录像制品14891种,出版数量3.54亿盒(张);电子出版物4961种,9320.89万张。[1](P1-9)我国已成为出版大国。

但出版大国并不意味着出版强国。在繁荣之下,我国出版界也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1)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新闻出版的审批制和出版资源的配置仍然是计划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不少出版媒介内部机制僵化,压制了人才的创造性和活力。2)粗放型掠夺式经营,使得出版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出版严重地浪费了出版资源。3)品种结构不合理,出版规模扩张过快,致使品种增加,印数下降,效益低下。4)市场不规范。出版物市场的区域割据和地区垄断现象仍然存在;行业内诚信意识薄弱,回款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出版媒介;假冒伪劣泛滥、盗版猖獗。5)出版媒介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如严重违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有的出版媒介甚至出卖书号、刊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出版生态,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出版的“大崩溃”[2]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国出版的“大崩溃”恐怕就为时不远了。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也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层次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对出版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生态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结合,已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如文化生态学、知识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媒介生态学等。[3-6]曾有人对出版生态问题作过一些讨论[7-11],但尚未见对出版生态学做系统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对出版生态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作粗浅的探讨。

一 出版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命体即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版媒介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不断地进行着人员的更替,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出版媒介有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或再生的过程。出版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继承(遗传)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变异),从而使出版媒介的组织形式、出版物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版媒介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否则就会被淘汰。出版媒介也是在不断进化的,从最初的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胶印;从单一的纸质出版物,到现在的包括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出版物;从过去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跨国出版集团,这些都是出版媒介进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出版媒介看作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出版现象。

所谓出版生态就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是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出版生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介环境,即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都影响着出版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政治制度决定了出版政策和出版法律、法规,也决定着出版工作的性质。经济的发展对出版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出版无不打着其文化的烙印,而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也离不开出版载体。教育的发展为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为教育服务也是出版的一大职能。科技与出版更是密不可分,没有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就不可能有出版,出版也承担着和传播科技成果的责任。

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之间,以及出版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出版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出版学研究的结果。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的拓展,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开展出版生态学研究可以弄清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的相互关系,明确出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进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探索调节以至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 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

出版生态学既不同于编辑出版应用学科,也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它所研究的既不是具体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也不是自然界的生态关系,而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它研究的出版生态规律既不同于传统出版学中一般的编辑出版工作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因此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与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对出版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作为出版学的拓展,它与传统的出版学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创新。“出版学是研究出版物、出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图书和期刊。[12](P14)出版学的研究成果为出版生态学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出版生态学不去研究具体的出版业务知识,而是以整体的、发展的、系统的眼光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它所研究的媒介涉及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但并不去研究某一具体形态的出版物的性质和功能,而是研究同种媒介之间与不同媒介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在出版生态系统进化中的作用。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13]出版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学,因此出版生态学与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出版现象,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地向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历史、美学、伦理、 哲学等众多领域渗透,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14]传播是出版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出版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播学研究的媒介范围很广,但侧重于研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这样的新闻媒介,与出版生态学中研究的媒介各有侧重,研究角度也不完全相同。

此外,出版生态学与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也有密切的关系。

出版生态学研究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它有许多分支学科。按照出版媒介的层次性划分,可分为个体出版生态学、种群出版生态学、群落出版生态学和出版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分类来划分,可分为图书出版生态学、期刊出版生态学、音像出版生态学、电子出版生态学和网络出版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组织环节划分,可分为编辑生态学、发行生态学、出版管理生态学等。按照出版生态演替的过程,又可分为古代出版生态学和现代出版生态学。

三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科学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出版学的一些传统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古今中外法、分析综合法在出版学研究中曾经是主要的研究手段,[15](P27-29)但这些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出版生态学研究的需要。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版生态学,应当在借鉴这些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并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加强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总的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从局部研究到整体研究。

(1)调查研究的方法。出版生态研究离不开出版活动的各种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不能凭空得来,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取得。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调查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完善。进行出版生态调查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研究目的,然后制订研究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抽样范围、抽样方法、测量方式、问题设计,并实施调查。取得数据、资料后,还要进行整理和归类,再根据需要,分析各类数据,抽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总结出观点,最后形成研究成果。这里就用到了概率与统计的方法,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法。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研究单位的属性,分析它的组成要素,并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定量分析则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揭示。在出版生态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定量分析则可以用以验证定性研究中的假设。定量分析之前通常要以适当的定性研究开路。有时定性研究也用于解释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因此,尽管定量分析能够得到精确的结果,但定量分析不能取代定性分析,而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只有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3)出版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法。系统分析是指在研究中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考察,研究如何优化系统的结构以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对系统的发展作出预测、决策和实行控制,可以找出系统从一种状态突然转化为另一种具有新功能的状态的条件、机制。而系统综合则是按照系统的诸要素、结构层次、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在思维中复制和设计系统整体的综合方法。在把部分综合为整体时,能够揭示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态、新规律;它着眼于系统的最优效应,通过对系统各部分的创造性组合,实现系统设计的最优方案。

(4)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相结合研究法。出版生态也可分为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宏观出版生态指整个出版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技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微观出版生态则指出版媒介与作者、读者、经销商、印刷商,以及出版媒介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宏观分析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宏观出版生态进行的研究。微观分析则是指从构成出版业生产与流通整体的各环节、各部门、各工序、各层次、各方面,对微观出版生态进行研究。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全面地揭示出版生态规律,又可以通过科学分析找到维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方法相互移植与借用的结果。因为一种方法就是一种视角,从新的视角就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扩大思维空间,促使新思想、新学科的产生,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就是如此。随着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体系也会逐步得到完善。

四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出版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把出版与生态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系统整体上去研究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至优化和调控。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生态方面,应当着重研究编、印、发、管等各个环节在整个出版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宏观生态方面,则应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研究出版的生态规律,这也是出版生态学研究的中心。

1.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个体生态学也称生理生态学,它研究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生理机制。生理适应使生物在不良或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提高存活力。同样出版媒介也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够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出版媒介(个体)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组成这些个体的部门如编辑部、发行部(器官),以至编辑人员、发行人员(细胞),甚至可以小到稿件(基因),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出版媒介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灵活的适应机制,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出版媒介内部的各个环节的联系,及其人员的素质是关键。那么,它需要建立怎样的联系,其人员需要怎样的素质?影响媒介的限制性因子是什么?出版媒介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这种反作用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如何提高出版媒介的耐度,以增强出版媒介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何使出版媒介对社会环境产生正面的影响,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这都是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2.种群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即为种群。[13]在自然界,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一地区的个体共享同一资源,因而在对待资源的关系上又表现出种内竞争或合作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严格地说不存在相互隔离的出版种群,但是为了研究方便,在目前我国出版物市场被 人为分割的情况下[16],我们姑且给出版种群下如下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一定的条件联系起来的相同类型出版媒介的群体,称为出版种群。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在这种分割条件下的出版媒介个体之间,以及其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版种群的数量、分布密度及其数量变动规律;研究出版种群的组成及出版种群的结构。各种形式的出版集团、报刊集团、传媒集团可看作是出版种群。目前我国的这些集团大多是靠行政手段组建的,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市场行为的产物。如何合理地配置出版资源,规范竞争,加强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研究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将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研究出版种群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书商。有些书商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书刊流通的中介,而是通过买书号、刊号、版号进入出版媒介的行列中,可以称之为隐性媒介。这样的隐性媒介有多少?可能难以统计。在我国出版审批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国有出版媒介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挑战,市场就会来配置出版资源,买卖书号、刊号和版号的现象就难以杜绝。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合理地解释出版种群的变动。由于买卖书号的不合法性,书商在资源分配上处于先天的劣势,但由于他们更加了解市场,畅通的销售渠道弥补了他们的劣势。但作为隐性媒介的书商也是不稳定的,其规模和数量均变动频繁。

3.群落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所谓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例如一片由多种不同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森林,和生活在森林里面的许多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结构、性质与功能、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群落的发展与演替、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等。[17](P4-5)我们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图书媒介、期刊媒介、报纸媒介、音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出版种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组成的整体看作出版群落。不同的出版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的出版媒介多样性;不同的出版媒介具有不同的形态,或具有不同的载体,它们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各自占有相应的生态位,表现出出版群落的层次性;出版群落中各种出版媒介的数量不同,由此可计算出各种出版媒介之间的比例,即相对数量。出版群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的出版媒介有不同的生态位。

由哪些出版媒介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在出版群落中,其结构关系如何?出版群落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群落怎样由最初的图书媒介演替到现代的多种出版媒介种群构成的复杂群落?不同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其演替的规律是什么?出版群落的演替趋势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是群落层次的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4.生态系统层次的出版生态学研究

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流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这就是生态系统。[13]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及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为出版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一定地域内的出版群落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组成的系统即为出版生态系统,其中的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出版生态系统也是出版生态学重点研究的内容。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通过怎样的联系组成了出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怎样的结构?出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什么方式流动?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循环?信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如何使出版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保持出版生态的平衡,以保证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出版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由于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中许多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其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还需要不断地深化研究,逐渐明确和完善出版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日]小林一博着.出版大崩溃[M].甄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4]陇菲,张一凯.知识生态学: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J].兰州大学学报,1990,(1):13-17.

[5]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31-34.

[6]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EB/OL]./lw-view.jsp?id=810,2003-11-03/2004-07-12.

[7]张辉冠.改善中国出版文化的生态环境[J].编辑之友,2000,(5):2-5.

[8]吕瑞荣.编辑生态浅探——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3,(7):153-155.

[9]吕瑞荣.论编辑生态和编辑活动——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二[J].广西社会科学,2003,(8):164-166.

[10]范卫平.出版生态平衡与出版业治散治滥[J].中国出版,2000,(4):11-12.

[11]王坤.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出版生态平衡[J].出版发行研究,1999,(1):14-16.

[12]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贝时璋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4]许力以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EB/OL].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5]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6]王永亮,朱伟峰.柳斌杰:激情纵论新闻出版改革[EB/OL]./zhengfu/2004-09/28/content2032566.htm,2004-09-28/2004-10-06.

生态学范文第8篇

1.1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外仍然没有一本专业的《葡萄生态学》教材。虽然2009年以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主要参考了张光伦教授主编的《园艺生态学》教材,并结合葡萄生态学自身的特点制作了课件和讲义。但是,生态学的研究日新月异,分支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葡萄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理论视野,密切关注葡萄生态学领域科学研究前沿和动态,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过去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发现,《园艺生态学》教材能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组则结合最新的葡萄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补充和优化。如在葡萄气候区划方面,授课老师根据研究结果补充了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葡萄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再如我国优质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区域,保护生态环境一直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坚守的重要目标。在葡萄生态学的讲授中不断更新了沙漠产区、戈壁滩产区、盐碱地较为严重的产区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生态需求。另外,根据不同生态因子对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不同,课程组采用了区别于园艺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课程的授课架构和顺序,对涉及重要生态因子的章节加强了学时和内容。例如目前水分缺乏和低温冻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两章的讲授则更为详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只有深刻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对葡萄原料质量、葡萄酒质量和风格等方面的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和深入。

1.2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1.2.1提高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过去由于没有参考教材,并受“注入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上课时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忙于记笔记,强调讲授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提问、增加小测验,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温习和思考。另外,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由授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在下课前5~10分钟进行解答和评论。既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相互学习。改革实践中另一种互动的方式是提前定向生态学热点主题,如气候变化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影响、环境污染与葡萄生产等,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同学们经过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过去以教为主变为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1.2.2增加学生主导的课程讨论课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一直安排4个学时进行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具体做法为首先按照我国行政区划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每个年级全体同学分为31个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并结合生态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对每个区域进行生态评价,并结合当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进行论述。所有讨论内容需制作成幻灯片,并上台讲解5分钟。同时,随机挑选5名学生作为评委,授课老师辅助点评,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质疑。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授课老师主要进行引导和辅助点评,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讨论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锻炼了材料收集与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另外,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上台讲解,对该产区的生态条件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有小组通过集体交流,使得全年级的每一个同学对全国的生态条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为以后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学习,以及进入产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手段已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概念较多,所以仅依靠幻灯片进行讲解有时仍显得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授课老师在尽量制作更为优美的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章节内容,收集整理大量实地照片、视频进行讲解。授课老师利用科研活动、考察等机会,分别在新疆、辽宁、山东、吉林、四川等产区从生态学的角度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如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园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而直观的例子。另外,课程组还积极下载和制作各种视频,补充说明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课程组在新疆北疆地区拍摄了戈壁滩产区从原地选择、葡萄园管理到酒厂生产全过程的视频,以生态学知识为切入点,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北疆产区的生态条件及其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干旱地区葡萄与葡萄酒的特点及其生态学基础。

2改革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考试、课堂讨论以及小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可以综合评定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从以前的成绩构成仅为期末试卷考试加上平时考勤改为讨论课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4大块,而且期末试卷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80%降为65%,更加注重了对平时讨论、实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向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3展望与建议

经过5年的改革与实践,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得到了优化,教学手段和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学生对“三基”知识点掌握得更加透彻,基本能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我国不同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就教学本身而言,还需要从多方面进一步进行改革。第一、实行小班上课,尽量让每一个同学得到动手、动口、动脑锻炼的机会。第二、增加课时数,特别是增加实践教学量。葡萄生态学是研究葡萄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学生应多走出教室,深入葡萄产区和基地,进行试验、实践。第三、针对专业特点改革培养方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虽然是工科,但农科的知识点也非常密集和重要,建议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使学生前期先修完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等基础课程,为葡萄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生态学范文第9篇

1.1技术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在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时,技术总是被一些学者认为与生态危机的产生密切相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技术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的想法,实际上是脱离了经济规律及社会生产方式抽象的谈论技术,这无益于探究生态危机与技术的关系,探究技术与生态危机关系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将技术及其背后操控技术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将技术置于其存在发展的经济活动之中进行考察,这样才能真正的厘清技术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依据上述的分析路径,福斯特指出,“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的技术进步就能解决生态危机,技术落后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的观点,用“杰文斯悖论”就能轻而易举的进行反驳。福斯特依据经济学家杰文斯通过统计学得出的结论,即当某种自然资源利用率提高时,非但不能减少对这种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反而会激发市场对这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从而揭示了技术进步背后的经济学规律,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进而对某种资源的需求与使用量也会增大,这样技术的进步不但不会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反而会加速资源的枯竭。结合“杰文斯悖论”及福斯特自身研究所得出的惊人数据,福斯特不免发问,“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研发的技术就能够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吗”[1]福斯特的回答是“相信技术奇迹能够解决生态危机的想法在本质上等于忽视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里技术的发展是从属于市场需求的[1]。”既然技术的发展不能解决生态危机,反而刺激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资源枯竭的速度,那么是不是“技术悲观主义”提出的通过抑制技术的发展就可以解决生态危机的观点更有道理了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样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本身无所谓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因为技术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也就不能利用技术根除生态危机,技术本身不具有独立性,它的生态作用是由其背后的生产方式以及这种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种追逐利润的经济理性所导致的,技术只不过是其控制自然、攫取利润的工具,“与资本在工厂中对技术的那种配置和运用方式———目的是为了控制劳动和生产剩余价值及利润———相比,也许技术本身不应受到更多的指责[2]。”至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完成了对“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双重批判,将技术从纷繁复杂的生态危机之中摘出,进而开始关注掌握技术的资本之手,逐步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定位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不是技术。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批判的矛头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时,他们便获得了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技术问题的机会,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资本主义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以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生态效益基本不在其考虑的范围内,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断定,那些有利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技术,即“好的技术”、“替代技术”、“软技术”、“小规模技术”也从来不会被以经济理性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所选择,由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正式开启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

1.2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根除生态危机

在对“经济简化论”、“技术乐观主义”以及“技术悲观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之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终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批判的理论准备,亮出了自己的理论底牌,即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且拿出了自己根除生态危机的终极方案,即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依据。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二类矛盾”,“第二类矛盾”与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的顽疾和本质缺陷。“第二类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扩大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而以生产条件为其表现形式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则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就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福斯特则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运行规律可以概括为,想尽一切办法地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地加快资本周转、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要求遵循生态原则,从整体的视角通盘考虑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显然是不相符的”[1],而这一切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本质进行揭示之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拿出了自己破解生态危机的终极方案,即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进而实现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生态社会主义是按照生态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倡导和坚持一种能够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的人类中心主义[3],它坚持自然资源公有制,通过以自由人联合体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来解决生态问题,政府拥有强有力的生态管制权,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生态的监管,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问题上的自由化缺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视为建立生态文明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具备生态理性萌发的条件,社会主义与生态理性相互需要,并天然的结合在一起。对此,奥康纳指出:“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它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2]。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态危机所引发的争议及其评析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破解引出了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三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即市场经济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技术的发展是保护了还是破坏了资源环境;资本主义制度到底是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如果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生态危机。对这些有争议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为客观的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并从中找寻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1市场经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利弊之争

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简化论”的批判而引发的市场经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利弊之争,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对于稀缺性自然资源使用规模的影响问题,即市场经济是有利于降低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还是刺激了其使用量的增长?笔者认为,在微观经济运行层面上,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高效作用,为自然资源制定反应其稀缺程度的,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市场价格体系,使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所承载的自然法则转化成引导、调节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源消耗量的价格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调节自然资源使用量的目的。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完全否定市场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未免有失偏颇。同时,“经济简化论”所主张的,完全依赖市场自发地调节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而不考虑生态规律,仅凭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所形成的价格体系来配置自然资源也是十分危险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受政府生态监管的企业往往就会掠夺性开发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经济简化论”将生态危机完全归结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是片面的。因此,无论是“经济简化论”,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都各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又各有其局限性。应该积极汲取两者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建立起在生态理性原则指导下的有政府进行生态监管的市场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在稀缺性资源配置方面的高效作用,又为市场划定生态规制,消除其生态负面作用,这才是通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生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正向效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技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利弊之争

技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利弊之争实质上是后现代思潮中“技术双刃剑”问题在生态领域的延伸,而“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在生态危机问题上的双峰对峙,正是传承了后现代思潮那种抽象的、符号化的理解技术的衣钵。笔者认为,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技术悲观主义”都只是抽象、片面的理解技术,并各自抓住技术生态作用的一端不放,片面地夸大了技术在治理或者破坏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只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技术应用的生态后果与其背后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以及经济规律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观点才是正确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单纯的技术进步可以解决生态问题的观点,也不赞成完全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而是主张通过转变掌握技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使技术获得生态学意义上的解放,主张转变拥有技术选择权力的经济理性为生态理性,使技术沿着绿色的方向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理解技术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其理论的唯物史观依据,为分析解决生态危机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笔者也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论述技术的生态作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在酣畅淋漓的完成了对“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双重批判之后,并没有给出如何发展技术、选择技术、发挥技术积极作用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的可行的方案,其所提出的“小规模技术”、“中间技术”等概念,尽管有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但又有在“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之间寻求妥协之嫌,有在发展技术或抑制技术之间折中处理的味道,没有体现出其所推崇的按照生态理性原则选择技术的设想。

2.3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为生态危机根源的争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特点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将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生态危机的根源。而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有着一定的质疑,质疑产生的缘由就在于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为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反而成效显著呢?笔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其只有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地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底线,才能满足其对剩余价值无限贪婪的内在要求,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进,资本不断地渗透到世界各地,必然使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论断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性质的揭示是一致的。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都那么成效显著,事实上除了少数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外,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仍然十分普遍,这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最后,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根源”一词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是无法克服的,这是由其社会基本矛盾———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但这不妨碍那些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暂时性的延缓生态危机。实际上这少数的本主义发达国家只是通过环境立法、环境行政监管、大众环境意识的培育以及生态殖民入侵等方式暂时性地解决了本国的生态危机问题而已[5]。其中其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利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生态殖民入侵。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解决本国人民生活问题之际,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来保障本国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毒垃圾废料,用贸易利益诱使发展中国家吃下污染的苦果;利用贸易剪刀差效应,从发展中国家大肆掠夺自然资源、能源来维持本国高消费、奢侈的生活。由此看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福利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生态贫苦基础之上的。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很严重的生态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社会主义作为解决生态问题最理想社会形态的观点应该坚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到了共产主义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而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则是在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完成的,它们二者都是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的社会形态,拥有着相同的性质,只是发展程度上有所差别,正如列宁在解释社会主义制度时所说的,“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公有财产,那末‘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7]。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具备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它的充分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次,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但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用邓小平的话说“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把本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为直接、紧迫的任务列为头等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被忽视,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反而许多导致生态危机出现的诱导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广泛存在,这就回答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生态危机的疑问。以我国为例,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首要任务,生态建设往往被排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后,加之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尚未建立起来,传统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尚在逐渐转型的过程之中,现代化的绿色技术体系远没有形成,体现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绿色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很淡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生态殖民入侵不断上演,这些都是导致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存在的现实因素,这也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瓶颈。

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所引发的争议,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又要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不能坐等资本主义的灭亡来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而是要立足于当下,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首先,发展体现生态理性的市场经济。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生态学的意义上深刻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8]”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积极作用,让市场价格客观地体现生态规律、生态原则,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生态理性的角度重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将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用效率纳入到效率体系之中,通过市场的效率优先原则引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自然资源消耗量;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挤出市场;政府要以公平为原则使各种经济主体可以平等的利用、享有自然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付费的公平原则。同时,政府要依据我国的资源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为市场制定生态准则,为市场限定合理发展规模、划定生态边界,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重新恢复市场机制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活力,政府应帮助市场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责任,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生态监管,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严格管控那些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生态效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经济主体,进一步消除市场经济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市场经济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运行。其次,研发、选择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技术。应该将技术的生态作用置于具体的经济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探究掌握技术发展方向的经济规律,将技术的生态作用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我国政府应充分来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来引导技术的研发与选择融入更多的生态理性,为技术的绿色化转向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具体而言,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政府应积极地动用国家财政进行绿色采购,完善绿色市场准进标准,使运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此来鼓励企业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使企业的技术研发更加侧重以生态理性为原则,使企业努力将生态理性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技术中去,并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最能反映人与自然本真关系的客观规律注入到技术研发当中。在技术选择方面,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使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奖励,激励其进一步选择绿色技术、使用绿色技术;通过颁布有导向性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引导技术的绿色化转向,逐步挤压黑色技术的生存空间,抬高企业使用有害技术的成本,将其排斥于选择之外。同时,我国应该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契机,加强绿色技术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协作,通过合理的选择技术来转变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先发展生态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效率、低排放的高新技术,通过结构性调整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化方向升级,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入侵,突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告诉我们,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超出国家、民族的狭隘界限,演变为一个关涉利益分配、政治博弈、价值选择的世界性课题,因此必须加强国际生态合作。为此,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的吸取国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我国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的建设之中,联合各方国际力量共同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进行的生态剥削与压迫;充分利用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有利时机,通过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国际环境会议来抵制生态殖民主义的入侵,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另外,还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在生态学意义上凸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以公有制为保障的生态公平,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城乡、区域生态建设的均衡发展,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占有和分配自然资源,消除弱势群体的生态贫困,消灭富人对穷人进行的生态剥削;实现以人民民主为原则的生态参与,保障人民对资源环境治理规划的知情权,使人民切实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决策之中,依靠人民的参与来建设人民自己的美丽家园;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幸福,通过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来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通过倡导绿色休闲、绿色生活来丰富发展人的交往形式、生活形式以及休闲形式,进而丰富人性、完善人格,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学范文第10篇

首先,翻译生态学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跨学科应用。在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指导下,翻译选择适应理论应运而生。所谓翻译适应选择理论,是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体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的解释的翻译理论范式。在生态学上,我们把一种植物或者动物从一个地方移植或者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时,被移植或迁徙的物种只有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够得以生存。类似的道理,翻译也是将一种文化下的文化产物一直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如果能够做到很好的融合,能够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并且被其所接受,那么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其次,翻译生态学还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作为一个好的译者,要实现翻译材料从原语文化成功“移植”到译语文化中,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根据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特点,结合自身对原语文本及译语读者的先验判断和体会,实现成功的翻译文化。翻译中,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更充分考虑译语的受众,努力做到思想信息的有效“移植”,避免过度尊重或者尊重不足,由此实现真正翻译的“原汁原味”。

二、教学启示

1.关注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能否翻译出优秀的译文,关键是看译者是否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是否考虑到了译文的受众。因此,在培养学生时,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翻译生态环境”意识。授课时教师要注意把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教学重点由基于语法的分项讲解转向面向实践的整体关联,培养学生充分考虑译语国家的文化、社会等情况,建立由此文化向彼文化的相互关联,从而实现译文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使译文适应新的“环境”。

2.注重词汇、修辞等的区别

要想译出一篇好的译文要求译者能够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及其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差异。这一点上,除了平时多注重词汇的积累,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源语文章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来讲,学生比较难于掌握的像俚语,如果没有事前阅读过相关内容,单纯靠上下文联系去猜测是很难译出准确的译文。

3.时时更新社会信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市场交流加快,这就对翻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材更新太慢,学生练习材料与时代脱钩,联系不够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根据“社会”这一消费者的需求调整教学选材,把有效信息、知识、社会需求体现出来,并且针对相应的供求,制定课程内容,筛选教材。

三、结语

翻译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翻译生态融合了生态学理论与翻译理论,着重强调语言生态环境对于翻译教育的影响。在全新的理论指导下,翻译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教学中注入新的思维理念,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完善,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翻译教学模式,由此使得翻译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导向。

上一篇:生态系统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态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