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28例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17 11:30:32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28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 28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结果 28例患者均给予临床抢救及治疗, 抢救成功27例, 成功率为96.43%(27/28), 27例患者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死亡1例, 死亡率为3.57%(1/28), 该患者因肝脏破裂严重发生失血性休克从而导致死亡。结论 在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早期实施准确的临床诊断, 给予急救干预, 并及时进行剖腹探查以及手术治疗, 能够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 腹部开放性外伤;普外科;临床治疗;分析

腹部集中了人体胰腺、胃肠道以及肝脏等重要脏器, 如果有突发性事件导致腹部外伤,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上述多个脏器受累, 引发休克及大出血情况出现, 且此类外伤疾病的突发性强, 伤势较重[1]。腹部开放性外伤通常是由于外力或尖锐性物质导致腹壁破裂或穿孔, 通常合并腹部内脏多处损伤, 导致实质性脏器损伤、腹膜炎、腹腔内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其出血量通常较多, 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如未及时救治或治疗不当, 容易导致死亡。本次针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相关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现将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脉搏增快、皮肤黏膜苍白等临床表现, 并伴有程度不一的腹膜刺激征, 其中, 合并失血性休克5例。28例患者中, 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37.89±9.54)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 锐器伤9例, 高处坠落伤7例, 其他伤2例;其中, 15例单一脏器损伤, 13例多脏器损伤。

1. 2 方法 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急救治疗, 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 比如血压、呼吸频率以及神志等, 给患者进行体检, 对受伤的部位、时间以及原因进行详细了解, 对患者瞳孔的大小以及对光反应进行观察, 并检查肺部是否有音, 以此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评估, 并确定是否还有其他伤害存在[2]。②在患者住院早期, 最首要的措施是对患者的受伤情况进行全面并准确的评估, 初步判断可从患者的受伤部位、伤口深浅、伤口方向及多少等进行, 判断有无穿透伤、腹腔内脏器的合并损伤以及剖腹探查的必要性。因此, 不仅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全面评估, 还需进行CT、B 超等检查来对受伤情况进行判断。③其后进行急救措施处理:首先开放气道, 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其次应用面罩来吸氧, 确保氧饱和度有效增加;建立两条以上合理的静脉输注通路, 并及时进行补液, 确保血压平稳, 以此避免休克及失血性事件的出现。④针对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治疗, 包括临时手术的实施, 即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对污染、出血等进行控制;给予呼吸支持、纠正低体温、酸中毒、凝血障碍等重症监护复苏;针对生理条件允许的患者及时采用腹部确定性手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相关抗感染、病情观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 包括受伤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治疗效果、预后、临床结局等, 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2 结果

经过临床抢救及治疗, 28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抢救成功27例, 成功率为96.43%(27/28), 死亡1例, 死亡率为3.57%(1/28), 该患者因肝脏破裂严重发生失血性休克, 抢救无效导致死亡。27例治疗成功的患者给予相应手术治疗后, 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腹腔感染, 给予积极抗感染后均全部痊愈, 治疗后均顺利出院。

3 讨论

在现代临床中, 腹部开放性外伤作为腹部急症的一种统称, 一般多因锐器、高处坠落以及交通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所引起, 可同时造成一个或多个脏器出现损伤, 如果不及时进行施救, 会导致多脏器失血性休克以及功能衰退甚至死亡等情况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及健康。而对此类患者构成最大威胁的原因主要为内脏损伤后导致的休克、大出血、腹腔感染、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3]。

对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而言, 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能够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患者是否存在内脏合并损伤进行确定, 并判断脏器损伤的性质以及有无多发性损伤, 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并正确地选择确定性治疗方案, 能够有效改善预后。针对单纯腹壁贯穿伤的患者, 进行彻底清创后即可给予一期缝合;针对腹部脏器损伤确诊的患者, 应早期行手术治疗[4]。本次研究选取的28例患者中, 经过积极救治后, 存活27例, 死亡1例, 27例抢救成功的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

综上所述, 在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早期实施准确的临床诊断, 给予急救干预, 并及时进行剖腹探查以及手术治疗, 能够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创荣, 黄晓平.腹部开放性外伤58例临床治疗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0(24):3634.

[2]张伟峰.浅谈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治疗.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32(16):63.

[3]王梦炎, 孙刚, 周建平, 等.开放性腹部外伤102例救治分析.临床军医杂志, 2012, 19(3):616-618.

[4]黄尚书, 罗莉芸, 梁伟新.腹腔镜及腔镜辅助技术在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2, 21(6):597-599.

[收稿日期:2016-02-03]

上一篇: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并发心衰的临床特点探讨 下一篇: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