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性教学

时间:2022-10-17 10:18:30

浅谈创新性教学

教育是一项远期工程,教育改革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大问题,是开启创造创新之门的钥匙。职业教育应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创造能力改革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书育人。职业教育应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首先要明确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步入地球村而面临知识爆炸、科学技术快速更新的问题。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必须进行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大变革。因为教育是一项远期工程,教育改革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大问题,是开启创造创新之门的钥匙。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会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研究教学规律,更新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型教师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教师必须经过自身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达到。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创新型教学风格,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情感,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愿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条件。教师可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首先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运用提问、操作演示、实验甚或表演等各种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再造,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和想法,这便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物。生活化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真实、实用,产生心情愉悦的成就感,诱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激发求知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须条件。首先要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激励机制,以激励促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多种激励方法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

1.荣誉激励

每个学生都有个人和集体荣誉要求。以此为切入点设定荣誉目标,以学习为中心,人人有责任。教师计划性、阶段性进行评价:评课堂纪律是否优良;评学习精神是否顽强;评学习成绩是否明显上升。

2.互帮激励

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互帮活动。按自愿、平等的原则结成互帮对子开展互帮学生,并进行结果评价。营造整个班级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教育、熏陶、激励的目的。

3.榜样激励

在班级中及时发现、培养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大力宣传表扬,把空的的说教转化为形象具体、直观的行为引导。在班级中树立正气,筑造一个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集体。

4.教师行为激励

教师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加强自身修养,以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影响教育学生。但教师应注意不要以我为中心,武断专行。应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可信、可敬的榜样形象。

5.教学激励

在教学中把学生当做知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把认知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力,引起兴趣产生的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执着地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展现创造的智慧和才干。比如课前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指定3~5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大纲进行预习,课堂上进行复述,提出问题。教师适时就各学科相关联的部分,提供相关知识,并提出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最终由教师将教学内容归纳整理成系统知识,指明相关知识,为下一步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三、鼓励质疑问题

质疑问题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是创造的切入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在不疑处生疑。鼓励学生在预习时,对教学内容发出疑难,提出问题,不迷信课本;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质疑;鼓励同学之间讨论争辩,让各种思维相互摩擦、碰撞,互相启迪。教师要注意引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有效的互动,自由交谈是提出问题的良好外部环境。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大胆质疑,真正做到创造性的学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在组织讨论、教师简明回答后,要设置新的悬念,给学生留有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形成一种绵绵不断的爱提问题、对知识不断探究的思维习惯。

四、启发学生想象

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这是创造的源泉。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的训练,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有效地改善学生思维空间,实现认知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伸长,从而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教师把讲课演变成精彩的演讲,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物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通过比喻、标本、模型和影像,使学生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要点和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把它转变成具体形象。同时让学生练习对具体事物要点和特点的概括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掌握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根据演变规律判断可能出现的变化。比如不同病人的同一类疾病可演化出相同的并发症,而每个并发症又有各自的特点。抓住特点,因人而异,对病人个体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因此可能产生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项伟大的工程。事实已经证明它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已毕业的658名学生反馈信息证明,经过创新训练的学生85%以上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二个月;一年内基本胜任本职工作,工作效率、质量均有上乘表现。而且继续学习能力很强,一年后有75%的开始上一层次学历教育。几年后少数学生获得硕士学位。但是,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工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大胆探索。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研究探索创新教育,为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奋力拼搏。

上一篇:给学生留点“余地”,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下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念引领下幼儿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