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单招学生教学管理问题探析

时间:2022-10-17 07:54:28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教学管理问题探析

[摘 要]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所招录的单招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单招学生的现状出发,就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单招生 教学管理 建议

为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要,克服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一种更富弹性和开放性的招生机制,2007年,教育部在4省区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到今年,更多的示范院校参加了试点工作,这一改革动向显示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

所谓高职单独招生,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由高等职业院校“单独确定入学标准、单独组织入学测试、单独实施招生录取”,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招生的高职院校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政策、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招生录取。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

从这几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情况来看,克服了传统高考招生形式中只看考试成绩、缺乏综合评价机制、忽略考生专业意向和潜质、仅凭分数录取的弊端;在单独招生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良好声誉。虽然,各校都建立了一套单独招生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录取机制,但在建立科学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招生程序规范、招生办法公开、选拔录取方案健全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需要各个高职院校不断努力创新,建立完备的制度,增强单独招生的透明度、科学性和人性化。

二、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状况

1、单招学生主要来源

高职单独招生从2007年试点以来,招生的范围不断扩大,除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允许“三校生”(中技、中职、中专)、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报考。通过单独招生,学生和家长可根据考生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理性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与方向;学校可以解决生源问题,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招录到最有职业潜力、最为满意的考生。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所招录的生源状况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或各门学科不太平衡,综合成绩不太好,对参加高考没有太大信心的学生;但也不乏有文化课成绩稍微欠缺、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强、职业潜质较好的学生。

2、单招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所招录的单招学生与其他统招生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单招学生中,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之间也有其明显的差异。

(1)普高单招生的特点

从我校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的单招生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公共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或各门学科不太平衡的学生,在跟其他统招学生同时接受基础文化课比如说英语课等学习时,显得有些跟不上进度,比较困难。跟单招的三校生相比,他们又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对专业课的学习显得也相对比较吃力。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上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惰性强、缺乏自主性、需要老师“填鸭式”的灌输、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等。进入大学后需要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所以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业就感到无所适从,缺乏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进取意识薄弱,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学生每学期都有几门课不及格,有的补考后仍不及格一直挂到毕业。

(2)三校单招生的特点

三校(中技、中职、中专)毕业的学生,跟普通高中生相比在基础文化课学习上可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在专业课学习上,由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所以进入大学后有比较大的优势,学习起来相对比较轻松。当不同专业底子的普高生和三校生同时接受专业课学习时,会给三校生一种学习内容重复的感觉,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习的激情,觉得现实与理想存在很大差距,产生失落感,甚至会觉得进入大学根本就没什么意思。

虽然在学习上普高单招生和三校生各有各的问题,但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在单招生中不乏有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强、有专业特长、职业潜质较好的学生。这些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乐于与人交往沟通感情,并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对各类知识竞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三、高职院校单招学生教学管理建议

如何根据单招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管理,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突显单招生的优势,是高职院校不断思考和摸索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计划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对于单招生和其他统招高职生实施相同的人才培养计划,没有专门的单招生人才培养机制,这与单招生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应根据单招生的基础和能力设计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科目的设计上应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发展学生在本专业的技能专长和能力。从学生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了解自已,发现特长,既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又能显现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

2、教学安排灵活多样

由于单招生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放开固有的传统的教学安排形式,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管理办法。

(1)适宜的教学进度

根据单招生公共文化课基础薄弱的特点,入学后应与统招高职生的教学进度区别开来,教师应根据单招生的能力和基础制定出适宜的教学进度安排,不能一股脑儿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去关心学生有没有接收并掌握老师的信息。还应多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不能一味的责怪学生基础差,对学生失去信心。

(2)不同的教学内容

关于单招生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上也应有所不同,特别是专业课程。普高生和三校生在专业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如果相同的教学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种是普高生乐于接受,但三校生会感觉重复听课;另一种是三校生乐于接受,但普高生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同是单招生,相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效果却不一样。教师就应该进行调整,设计出适宜各自特点的教学内容。普高生应从最基础的专业课学起,而三校生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一些难度,扩充更大的范围,更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强化。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能发挥自身专长且能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上一篇: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导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下一篇:家具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