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教学法在钳工实训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1 11:07:32

分段教学法在钳工实训中的应用

[摘 要]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钳工技能,提高钳工实训的教学效果,将整个钳工实训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重点和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钳工技能的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钳工实训 分段教学 教学效果

钳工技能是机械专业学生必备的一种专业技能,但学生对钳工技能的掌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 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思考,笔者认为, 将整个钳工实训过程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合理分段教学,逐项落实技能训练的阶段目标。实践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

一.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

主要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动作要领、操作方法为重点,同时介绍钳工基本知识、工、量具和设备的使用与安全操作。采用理论讲解结合示范指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每项基本技能训练前,要先向学生讲清与本技能相关的工艺知识、动作要领,再用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操作的每个细节,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去模仿训练。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坚持手把手地指导。发现个别不规范的姿势、动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地集中示范纠正,并且有意识地抽调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操作表演和经验介绍。有些经验从学生口中说出会更易于被其他学生接受,而技能好的学生在介绍经验时也能对知识再次升华和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在操作中出现废品的原因。例如,在锉削训练中,经常发现学生站立姿势不对,锉削速度过快,工件装夹不正确等现象。这时可以给学生分析:两脚间距太小,不利于锉削推力控制;两脚间距太大,重心过低,不利于锉削压力控制;锉削速度过快,不但人容易疲劳,而且会使锉刀的平衡失控;锉削时两手的用力程度要随锉刀的移动而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以工件为支点两手的力矩随时相等;工件装夹时,一般在台虎钳中间且一定要水平,在两边会容易使工件歪斜,所有这些若不规范操作都会影响平面的垂直度和平面度。通过分析,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废品的产生。

在传授新的技能时,教师要讲清各个技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技能的迁移,以促进对新技能更快的掌握。例如,在讲解锯削时,应指出锯削与锉削的站立姿势、操作速度等共同点,同时,还应指出锯削与锉削在两手用力、左右手的摆动等不同点,让学生在操作时注意,防止干扰新技能的形成。此外,对有代表性的单项课题,如平面、圆弧面、角度等的锉削以及孔位的精度控制等要反复进行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好基本功,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基本工件操作训练阶段

通过上一阶段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接下来主要以培养学生对基本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编制能力,逐步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以及测量技术,并达到一定的精度为重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在训练中讨论解疑,在讨论解疑中训练的教学方法。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时间思考和训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理解和掌握。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理解,在训练中提升技能。例如,在制作燕尾样板训练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有关的工艺尺寸如何计算?对称度误差对转位互换精度有何影响?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再通过自己加工,编制工艺步骤及相互间的探讨,从而提高了工艺分析能力、尺寸精度控制能力、解尺寸链能力,促进了操作技能技巧的形成。

三. 综合课题训练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上面两个阶段所形成的技能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逐步要求学生能对中等复杂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编制能力,使他们能分析和处理在锉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达到锉配精度的要求,强调对典型工件的反复训练,全面提高操作技术和测量技术水平。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和分层次教学模式。

如先让学生观摩操作任务实体——六角螺母,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也可以用钳工方法把它加工出来,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后,再向他们介绍六角螺母的制作流程和必要的加工工艺,如:划线、锉削、锯削、钻孔、铰孔、攻螺纹等钳工操作技能。学生便会非常努力地学习并积极去完成,最后由老师就本项目进行思路和技巧总结,把每一种加工方法不管难易都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加工一个工件并不是只有一种加工工艺,但有优劣之分,好的工艺不但加工效率高且精度易控制。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增加了他们对掌握钳工技能的信心,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果。

由于学生的素质有差别,体质有强弱,接受能力有快慢,所以要分层次教学,针对每位学生的素质和体能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课题,这样一来,接受能力好且体力充沛的学生觉得任务有挑战性而不断冲刺,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各项实验,还能对工艺提出改进措施,能举一反三;而接受能力欠佳且体力不够的学生也认为自己还是行的,也能积极参与,这样所有同学的能力都能不断提高。完成任务后就再布置难度相应高一些的课题让他们尝试。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再做下面的课题就有更大的冲劲。

四. 装配操作训练阶段

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编制装配工艺规程和解装配尺寸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常用机构调整的能力及故障原因分析和检验的能力为重点。采用教师列表归纳讲解,学生分组探究训练,工艺知识的讲解与技能训练交互并进的教学方法。

在工艺知识讲解中,可采用列表法。例如,把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及轴承和轴的装配这三种部件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装配方法、装配注意事项、检验及修复等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合理归纳,制成表格,以凸显知识点的系统性、条理性和直观性。 再按步骤进行示范操作,然后分组让学生进行齿轮与轴的装配、箱体尺寸和形位精度的检验、齿轮啮合质量的检验与调整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装配、调整、检验等项目的操作中。在训练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和总结,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融会贯通。这样不但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而且可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互补互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 等级考核强化训练阶段

针对钳工等级工考试的基本要求,着重指导学生对典型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的编制。对一些典型工件的加工工艺应一个个进行详细分析,精心编制,再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对工件的加工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件加工速度。这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关键部位的锉配、测量方法的灵活应用,启发学生寻找省时和先进的加工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让每个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分段教学要围绕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做好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要落实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还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别,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才能在钳工实训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增明. 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贾华川. 分段式教学法在钳工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尝试职业教育研究,2006.(5).

[3]黄智华. 钳工实习课教学心得[j].职业论文,2009(03).

[4]张雅. 关于中职钳工实习教学的思考.《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5]王宝红. 浅谈钳工实习教学中教与学的感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第30期.

作者简介:

陈秀霞(1972.2-),女,莆田,学士学位,讲师。

上一篇:审视新时期中职院校的武术教学 下一篇: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