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7 07:16:5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分析,给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区别,系统设计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价值取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208—02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导价值取向定位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教育部对专业硕士培养的定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就在于分别强调“学术性”和“专业性”。相对于“学术性”研究生侧重理论的培养,“专业性”所强调的则是实践应用,包括培养过程中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就全日制学生而言,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的教育基础是相同的,但在教育目的上存在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可以说,无论是从专业学位的命名上看,还是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以及国家政策对专业学位的定位来看,其基本属性应是“职业性”。因此,“专业学位可以说是规范的职业教育”,或“较高层次的在职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最高层级,培养的人才具有特殊的“职业实践性”。这种特殊的“职业实践性”决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导价值取向为社会发展。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区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基于社会发展取向的定位决定了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应必须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应更多地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性的内涵表达,也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导价值观上,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为主,其主要价值取向是在学术上去追求。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特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社会发展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基础宽厚、强调理论扎实、强调原创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以实践应用、注重开发性研究和与应用设计。

(二)课程设置上,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重视传授系统的知识,突出知识的理论性,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能力为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三)知识传授和手段上,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理论原创性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是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外实际岗位的真实训练或采用案例教学等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训练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对实践环节要求较少,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更注重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五)导师配备及论文指导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只有一名校内导师指导,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应在校内导师的基础上配备一名来自企业实际部门的导师(即第二导师),学术型研究生论文要求系统的理论分析,强调理论与方法的运用综合运用,原始创新则是其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从针对实际问题展开。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思路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运行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培养目标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出发点,课程体系是达成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则是实施环节,它围绕具体的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培养模式,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合理,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等要素是否建构起“基于目标取向的内在逻辑联系”[1]。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不完全相同,所以培养模式的设计,必须考虑培养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特点。

(一)创新办学理念。各校应根据学校多年的办学积淀办出自身的特色。重视研究生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像学术性研究生那样坐在教室、实验室,而应走出去,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改造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载体,占据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位。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功能,而不合理即失衡的课程结构则将导致教育功能的失调。

1.在设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时,不仅应充分协调好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间、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还应处理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分配,使课程配置的最优化,从而提高培养质量。尤为重要的是要区别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减少理论课的设置,应针对培养对象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学生的特点,加大实践课程的设计比重。如:以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为例,就应增加到实务部门进行专业实习的课程和校内专业实验室的模拟实验课程或真实的会计岗位的顶岗训练,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2.调整课程体系,将职业领域的要求引入到教学体系中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比较早和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基本接轨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或先决条件, 形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注册与审核的相互衔接。在我国除了少数专业学位教育外,大都没有与职业任职资格考试进行挂钩。为此,鉴于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职业资格考试,而且这些职业资格考试都是经过相应行业顶级专家论证,并基于社会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就部分经管类的专业学位而言,完全可以实现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挂钩,如注册会计师与MPAcc学位(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到了CPA与MPAcc挂钩的新政策倾向,MPAcc的改革方案考虑推行CPA与专业学位双挂钩的政策,MPAcc毕业生,在考取CPA资格时可以免试相应的科目,CPA在考取MPAcc专业学位时可以享受加分等优惠政策)、银行执业师与金融硕士学位、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与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等。

上一篇:语言四技与汉语学习者词典编撰整合 下一篇:气候变化类科普读物与小说中的叙事与修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