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双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时间:2022-07-17 12:08:22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双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摘要:通过对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双重目标的先个别再整体的阐述,试图从理论上完整的设计出全日制研究生目标培养模式的具体结构和内容,得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品质和科学的智能品质的培养模式,从而使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目标培养模式内部具有平衡、综合的特点。

关键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建构

作者简介:严莉莉(1970-),女,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46-02

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而在各个不同的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担负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任务。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归结到底是思想品质和智能品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等教育的目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质和智能品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次高层次,其基本目标仍没有超出思想品质和智能品质两个方面,但其在深度、广度和强度等方面,与普通中等教育有所不同,与大学本科教育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异质性。具体而言,研究生教育的双重目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否认,在普通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中,其教育目标的实现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都表现为“重智能品质,轻思想品质”。因为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受教育人口众多及主流的一种迫切提高总人口知识水平的社会潜意识等诸因素的存在,所以这种倾向性有着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同时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受教育人口数量相对减少、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近似于精英教育的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目标要实现一种综合型、平衡型目标培养模式的构建,体现一种折中理性。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品质目标的建构

《南方周末》曾登载的武汉大学博士论文疑造假事件,使人们重新对人才的道德品质给予了极大关注。古人说,“欲成人,先成才”,在对道德品质极为崇尚的古代,“才”的标准必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当然,传统的道德观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原理的统摄下,与传统精神同质性结合在一起、与我们的大时代相结合才可能具有指导人生的意义。而传统精神也做过类似的表述,如“志不强者智不达”。因此,研究生的思想品质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的融合,包括道德品质、学术品格、心理素质等内容。在现实社会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质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向纵深方向发展,物欲、享乐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副产品对青年人有着不可低估的诱惑力。由于受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思想的裹挟,在研究生中出现了“收入第一,安逸第二,事业靠边”的择业倾向。有些研究生视研究、教育岗位为“穷途末路”,慕高收入,恋大城市,由此形成人才布局的“马太效应”(越是人才奇缺的地区、单位,越是没有后继人才)。对于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最好的攻击炮弹。

其次,大多数研究生在其青少年时代没有经历过“抗逆性”磨练,缺少应对逆境所必备的各种心理素质。“玉不琢,不成气。”目前研究生绝大多数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且独生子女占较大的比例。他们自小生活在父辈们的精心呵护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极差。据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明,17.34%的女生心理健康有问题,16.07%的男生心理健康有问题。[1]根据马克思的德育环境理论,[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赖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3]研究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下一步将走向多元化的社会,所以有必要提前为研究生提供一个“抗逆性”磨练心智的场所。

最后,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纵横交错的庞大知识体系。研究生从事的学科研究、技术开发繁难程度的提高和平时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括人的思想的自由发展、心理调节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是人思想自由发展的一部分。

总之,研究生马克思思想品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学术品格、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小学、中学阶段的思想品质教育侧重于爱祖国、爱人民、讲道德、守法纪等基本思想品德教育,而大学本科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思想品质教育则应把人生道路、政治方向的诱导和学术品格、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人生道路、政治方向的培养是人们一直以来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延续和主题的升华,是人们的长项和一直注重的一个基点。而学术品格、心理素质的培养既是人们忽视的盲点,也是对人们提出的挑战。

从内容上讲,研究生的学术品格包括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诚实的学术作风。人文情怀是研究生应具备的一种胸怀,它使人更能理解人性,更讲究人性层面的温情,使人有一种宇宙主义的情怀,思想更具开放性和宽容性,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独特品性。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而不是恶人作恶的工具。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与本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生是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学生,书本的知识并不满足开发工作中所需的知识量,因此“学研产”必然伴随着创新的过程。研究生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很难在激烈的学术竞争和社会竞争中站住脚。诚实的学术作风直接指向的是学术腐败。学术腐败已正式成为腐败的衍生物,与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并列而为世人所深恶痛疾。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伪造事实、抄袭剽窃掠人之美占为己有、追逐名利自我吹嘘夸张宣传、投机取巧浮于表面懒于深入已不是个别现象,连某些博士、院士都卷入其中。校园本是一方纯净乐土,高贵的学术品格和道德修养才是它本应有的那堵看不见的围墙。可见,诚实的学术作风是学者们抵御社会不良习气的精神防线。

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自制力、自我调节能力等。仅仅从事短期的研究工作是不容易产生厌倦感的,特别是能够见到成效的研究,研究者能够在一种较为兴奋的状态中完成工作。在漫长的科学探索之中,时间是异化人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的最重要因素。在有限的知识认识水平之下,要取得某种突破必须经受时间的磨砺,而如果没有出色的心理素质,那么这些都是空谈。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学术品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都不能只停留于口头的说教。学校、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必须在教学中、实验中和科研开发中将其融入其中,告诉他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这“玉”与“金”不是个人的,却是构成全人类的福祉。总之,在实践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其宽广的人文主义胸襟,锻炼研究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力,就能将表层的思想概念内化为内心的认同、自觉的行为指南以及自身的素质。

二、关于智能品质目标的建构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生智能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贯穿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渐进的过程,是受教育者由不会做事到学会做简单之事再到复杂之事的全过程。如果说中学教育是“做事”教育的话,那么高等学校的“做事”教育,则需要受教育者学会做复杂之事。对于研究生而言,“复杂之事”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还包括利用自己的能力对社会各种事物的管理。做这些复杂之事需要大量的知识,但更需要良好的智能。智能是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与做事(学习、研究、管理工作等)的思路、方法、技巧上。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智能的发展,培养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从智力方面看,一个人能够对社会做出多大贡献主要取决于它的智能水平,而不是掌握现成知识的多寡。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研究生教育应重在“授人以渔”,让受教育者真正掌握猎鱼的本领。

在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专业知识陈旧、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教师、学校不可能向受教育者传授他们在未来几十年工作中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因为将来所要运用的所有知识现在还没有出现。从这个角度上看,为硕士生开设的课程主旨并不在于为他们提供未来工作的“工具”,而是为他们创设若干个智能训练“项目”,让他们在课程学习中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前人如何创造了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了实际问题。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要以此为着眼点。例如,在教学环节上,法律类专业的有关课程应注意同实际的结合,并加强对学生思路的开阔,以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以教促智”的目的。

智能品质教育以发展智能为核心,实现由知识型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过渡是现代科学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出现了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早在几十年前,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对此曾发表过振聋发聩的见解:“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正是这些科学的边缘区域,给有修养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4]寻觅新学科的边缘生长点,开发科学的“无人区”需要充分发展的智能,及建立在广博知识基础上的远见卓识、机敏思维。这就是维纳所说的“有休养”。研究生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但决不要受既定专业的束缚,要能跳出专业看专业、学专业,要善于“探头探脑”、“左顾右盼”,适时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善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拿来“为我所用”,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

三、研究生思想品质与智能品质培养的有机整合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在思想品质与智能品质的培养上基本上是互不搭界的,具有培养目标的单一性。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实现思想品质教育与智能品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平衡发展。如果智能品质是人的一种技术性品质的话,那么思想品质则是承载这种技术性品质的土壤。没有了良好的思想品质,智能品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没有相应的智能品质匹配,思想品质也就徒有其形,教化有余而灵性不足。爱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更是一位有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家。由此可见,思想品质的建设必须与智力品质的建设同行,甚至先行。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培养模式的建构还不能脱离整个学校,因为研究生的大部分学习生活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所提供的软硬环境能影响研究生的发展。从软环境上讲,学校所拥有的一种校园氛围,包括人文氛围、民主气氛、学习风气等对研究生思想品质的影响甚大。从硬环境上讲,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科研经费等方面对研究生智能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软硬环境的建设应该同步,不可“立其一而废其一”,达到平衡发展。

其次,由于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核心作用,所以研究生教育目标培养模式建构的主体是导师,研究生思想品质与智能品质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导师与其学生在教学、生活中相处的各个生活片断的总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应做出新的合理解释:老师,其任务是既传授自然规律知识也传授做人的道理,既讲授专业知识也讲授与在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指导学生解决专业上技术上的难题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由此可见,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当然是具有“经师”业务素质基础上的德行高尚者、意志品质优秀者,这样的老师在他(她)的教学中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素质。具体说来,导师的课要讲好就不仅仅是介绍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告诉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想,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意志、行为产生良性的影响,其一举一动甚至应该具有某种无形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某种感人的精神气质。可以说,研究生培养目标模式的建立,研究生导师由“经师”到“人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因此,加快研究生导师角色的转变既是导师的一项任务,也给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了要求。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被动与主动的结合。研究生作为高知识水平层次的人,本身就有提升思想品质与智能品质的内在动因,他们想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在心理素质与意志方面的良好品质。这种主观动机恰恰给研究生教育双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实现性基础。因此,笔者所谈论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建构并非不切实际,并非局限于形而上的层面,而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但是理论的提出仅是改革的开始,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慧芳.马克思环境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南平师专学报,2002,(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N・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2.

[4]赵宝煦.经师易得,人师难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2).

上一篇: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