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析

时间:2022-06-27 11:14:09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析

【摘要】 本文探讨了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明显不同之处,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 问题 对策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正在由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逐渐向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过渡。我国教育部也于2009年下发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通知》,设置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一培养类型,从根本上推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通过比较两者在培养过程中的不同之处,指出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建设尽微薄之力。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比较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位,这两种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和学术论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我们只有把握这两类学位培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区分其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价值。

1、培养目标方面

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高校或科研机构,日后从事教学工作或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定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设置方面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以深厚的学术理论知识为依托,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符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体现学科及行业的前沿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并侧重实习实践环节。

3、专业实践方面

专业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上课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求至少有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用于专业实习实践,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4、导师指导方面

2009年,教育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要求。校内、校外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一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提供学术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则以培养专业技能、指导实践为主。

5、学术论文方面

学术型研究生突出理论性和学术性,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则突出应用性。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才刚起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还处于初期探索和建设阶段,因而在其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1、“双导师”制度未落到实处

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建立健全双导师制”要求以来,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时间较短,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等原因,“双导师制”的建设仍未落到实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高校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校外导师的作用,大多只流于形式。国家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决定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要求在其培养模式上建立“双导师制”。负责教授学术理论知识的校内导师固然重要,但是负责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校外导师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高校聘请的校外导师大多都是行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他们对该行业的现状非常了解,并对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甚至就业都至关重要。

(2)双方导师在合作培养过程中,双方责任义务不明确。在“双导师”制度下,校内、外导师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导师在指导上的缺陷,共同承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校内导师应以教授理论知识、提供学术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指导专业实践为主。校内导师多长期从事学术理论研究,缺乏特定职业领域的专业实践经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的指导难以到位。校外导师多为行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对行业领域发展更加熟悉,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但由于校外导师大多自身事务繁忙,且没有培养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很难保障其指导学生的时间和质量,甚至造成了很多“挂名导师”的出现。因缺乏合作培养上的约束,大多数校内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在专业实践阶段实行完全“放养”,对学生的专业实践不管不顾,而校外导师又无法保障指导学生的时间和质量,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效果不理想。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时间还短,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致使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现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是从学术学位课程设置中借鉴而来的,因而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区别不大,课程多为专业基础理论性课程,实践教学类的课程相对较少。另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相配套的教材,在实际授课中任课老师多采用与学术型研究生授课所用的教材,这些教材反映专业学科前沿的知识较少,而且对应用实践方面的知识也相对欠缺。

3、专业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及培养质量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一项重要体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而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然而就我国现状来看,专业实践这一环节的落实还不到位。

(1)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实践基地作为专业实践的主要载体,其数量与质量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的效果。就现状来看,我国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普遍不到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企业,首先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其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有能力且愿意接收研究生到其单位实践,符合上述这些条件的企业并不多;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专业学位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相关部门的就业压力大,造成实践基地匮乏。

(2)校企对专业实践的质量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健全。除了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以外,学校及企业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过程的质量监督和反馈机制仍然不健全。部分高校对在专业实践阶段的研究生处于完全“放养”状态,对学生实践质量的监督管理做得不够;而部分实践基地虽然接收了前来实践的研究生,但是对所接收的研究生的实习疏于指导,甚至安排学生从事与其学科专业完全脱节的事务。另外,学生实践效果多以书面报告形式于实践结束时上交给指导老师,至于学生在实践期间的行为规范和实践效果,学校和企业还没有联合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三、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本文前面提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双导师”制度未落到实处,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实践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得到有效改善。

1、加强师资建设,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

在聘用导师方面,校内导师应为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强、社会参与度高、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校外导师应为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且责任心强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在“双导师”制度下,应明确校内外导师各自的职责:校内导师以教授学术理论知识,提供学术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以培养应用技能,提供专业实践为主。只有明确校内外导师的各自职责,导师们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承担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供“双保险”。

2、优化培养方案,科学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将培养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上,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适当增加相应实践环节的课程量,加强学生对前沿领域知识的掌握,并开设具有职业体验的实践课程。除了强调实践教学类课程之外,公共选修课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设置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量,来避免学生牺牲专业实践时间来完成过多的作业。另一方面,也要对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选修课应涉及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知识,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注重对专业前沿领域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3、确保专业实践环节的质量,完善监管和反馈机制

专业实践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效果。要确保学生专业实践环节的质量,高校和企业必须联合加强对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和反馈机制。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对校企双方都是互利互惠的,有助于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在企业的专业实践,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可丰富自身的社会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处于专业实践阶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方和企业切不可采取不管不顾的“放养”方式,校企双方应重视专业实践的全过程监督管理,这才能确保专业实践的成效。高校和企业还应共同成立专业实践质量评价小组,通过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检查,全面考察研究生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2] 杨志超、葛乐、夏友桦、章心因.: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探[J].江苏高教,2013(3).

[3] 刘阳、王连静、孙慧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

[4] 李秀清、谭德荣、高松、李瑞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方案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5] 彭清艳、张敏: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0).

[6] 李军生、赵永生.论专业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地位[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上一篇:现代服务业企业有效经营的策略 下一篇:基于产权视角的营销哲学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