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追求职业的幸福感

时间:2022-10-17 06:53:20

语文教师应追求职业的幸福感

回想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心里颇有感触,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教师职业侧目而视了。许多语文教师在忙碌时,常抱怨自己选错了职业,尤其是选择了与数学、英语相比不被家长重视的语文专业。自己已没有了身为教师的自豪感,只是机械地备课授课,由教师变成教书匠。如此一来,许多语文教师就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而没有了职业的幸福感,这种状态会对学生和教育的状态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从职业中获得精神的享受,感受到幸福的存在,彰显生命的价值。

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快乐主题。教师对幸福的追求是教师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资源,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真谛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运用教育智慧,获取教育对象及社会的积极评价,感受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快乐,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持续的快乐体验。

二、语文教师追求职业幸福感的意义

1.为语文课堂增添诗意的情调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它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语文阅读教学是最富有个性最具有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当我们的语文老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时,就能创造富于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语文课堂,就能为课堂增添诗意的情调,让课堂成为学生“诗意的栖居地”。学生享受在诗意中,富有激情的教师通过极具美感的语言熏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走进文本,自然感悟文本的情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进入“欲辩已忘言”“物我两相忘”的诗意世界。

2.教师自身的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

教师的职业使命,即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升华,启迪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快乐地学”。虽然现实中部分教师生活拮据、清苦,甚至时有捉襟见肘的寒酸,但这并不阻碍某些教师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从职业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实现了自我,充实了人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的存在,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三、语文教师怎样追求专业的幸福感

1.积淀自己,提升素养

魅力是什么?魅力是指吸引人的力量。要想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就要有文化,这个文化不是知识,不是学历,而是一种文化积淀。教师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教学,而不从“学”的方面去充实自己,是一种舍本逐末。只有热爱阅读的老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契机,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文化气息,才能情趣盎然。而教师丰富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可感染和熏陶每一个学生,在他们的心田播种下永恒的信念,打造出一座理想的丰碑。

语文教师还要勤于笔耕。语文老师不写文章,就等于理科老师不做习题和实验。授课与读书写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翼,授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没有写作,教师就像鸟儿折了一只翅膀,无法飞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勤奋写作能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从老师那儿获得了语言感染力和想象力的启迪,自然会产生创造的激情,受到精神的洗礼。语文教师的创作增强了自己的教学功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教学基础。

2.锤炼教学技能,不断创新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教育的执著与热爱源于对教师职业的热情与兴趣。因为,只有产生了热情与兴趣,才能享受到与学生亦师亦友、平等交流、和谐共处的幸福的感觉。

在走向“无技巧才是大技巧”的语文教学的宽广的路途中,对我们而言极为重要的是带着对语文教育的热情与兴趣,去积极锤炼教学基本功,达到一种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技高一筹”的教学基本功力。语文教学的方式也要不断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果不比较,每片树叶都是类似的;如果不留恋,每朵花儿都是一样的;如果不研究,每只昆虫的叫声都是快乐的。语文教师不能抱残守缺,不能一以贯之,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每一篇文章都似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价值的个性把握和解读,是实现共性目标和永恒价值的关键;现场灵感和教学机智生成的驾驭能力,是语文教师最为核心的着力点。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靠教师的灵动和创新。

3.坚守信仰,追寻幸福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信仰在于肯定灵魂。”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为的终极依据,它从终极关怀上指导人类的精神世界,它在终极价值目标上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它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它就像人的灵魂一样,永恒地伴随着人而存在。因此,具有信仰的人一定是个内心自由、心灵幸福、生活多彩的人。

然而,当前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严重的信仰危机,由此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失落、价值的迷茫,它使人生活在一种缥缈感、疏离感之中。教育需要有信仰的教师。教育信仰能为教师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引导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中,并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初中】

上一篇:飞红万点 情思如海 下一篇:美国高中走向应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