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命题研究 尝试命题实践

时间:2022-10-17 03:41:23

【前言】关注命题研究 尝试命题实践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什么是命题的研究。建构主义理念指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因而,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数学命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命题者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过程。比如:在《菱形的判定》一节中,教...

关注命题研究 尝试命题实践

摘要:命题能促进教师对教材、课标、试题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的深度剖析,教师在平时养成钻研问题、多尝试命题实践的好习惯,把平时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转化为教育实战利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达到轻负高质。

关键词:命题研究;试题剖析;一题多变;命题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38-0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内容要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注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因而,作为数学评价主要方式之一的“考试”,命题应创新,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由此可见,数学命题改革不但不违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验,而且也是课程改革追求的终极目标。数学课程改革呼唤数学命题进行必要的改良和改革,以适应课程改革这一现实。下面就命题研究,命题实践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命题的研究。建构主义理念指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因而,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数学命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命题者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过程。比如:在《菱形的判定》一节中,教师出示问题:用一张宽为2,长为4的矩形纸片折一个菱形。要求:面积尽可能的大。传统的复习,往往从知识结构入手,教师会提出诸如“什么是菱形?菱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的问题。而以上问题的提出,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教师试图通过“折一折”这样一种蕴含着从单项到多项思维活动的动手操作,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新的背景下来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从而使得理解得到升华、内化。与传统的教师讲解相比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能力,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命题。

2.什么是命题实践。命题实践从普遍意义上讲就是命题行为,比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试卷评价。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学习行为,只有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实际的命题内容才能引起学习者的充分注意。我们在实施命题行为中要分析清楚学生的“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促进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

二、命题研究的必要性

1.从学生自身的需求来看。学生对严肃、冷峻、呆板的命题不感兴趣,而轻松、热情、活泼的命题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尺度——数学命题,也应改革、创新,使其有意义、富有挑战性。也只有教师通过研究,提高命题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平时的练习、作业设计中,以精选、精编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从教师自身成长来看。命题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备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一个概念或定理、性质,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题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知识的内涵。在课堂上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现场生成及时编写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辨析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清晰。在布置作业时也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作业及时巩固新知。在考试时我们通过试题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一位教师如果持续不断地关注命题研究命题,不仅能为学生谋取利益,而且也能让自己快速成长。

三、尝试命题实践

(一)命题研究的方向

1.把现实的情景转化为数学模型,编制数学试题。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于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去发现数学、理解数学,能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例1:“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

2.重视基础,回归课本,进行原创改编。“回归”课本,重视基础,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复习时,考生最后一定要“回归”课本,浓缩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同时,许多中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因此,考生必须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例2(浙教版八下P40)

一块长方形的绿地长为100m,宽为50m,绿地中需要开辟两条道路,若要使绿地面积不小于原来的88.32%,问图中的x至多为多少米?(改编题)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花坛,花坛上底100m,下底180m,高80m,在良药的中点连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哟能量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六分之一,甬道的宽度应是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如何立足课本,以研究的姿态进行有效教学,是命题的研究方向之一,本题显示出方程模型在解决几何背景的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认识。

3.营造新情境,定义新概念。课标2011年版倡导的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命题者的理想和追求,因此我们在命题的过程中应该从常规的套路中走出来,开辟新颖之路,在此,评价关注的是新情景中学生研究的能力,同时,也将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拯救出来,从模式转向灵动。这对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思考与实施,必然对教学起到良好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超越。

例3(2012浙江台州)定义:P、Q分别是两条线段a和b上任意一点,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叫做线段与线段的距离。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系中四点。

(1)根据上述定义,当m=2,n=2时,如图1,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是_____,当m=5,n=2时,如图2,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为______。

图1 图2图3

(2)如图3,若点B落在圆心为A,半径为2的圆上,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记为d,求d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

(3)当m的值变化时,动线段BC与线段OA的距离始终为2,线段BC的中点为M。①求出点M随线段BC运动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周长;②点D的坐标为(0,2),m≥0,n≥0,作MHx轴,垂足为H,是否存在m的值,使以A、M、H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D相似,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哈佛校长M·劳厄尔曾说过:“教育,是指所有学会的东西都忘却了以后仍然留下来的那些东西。”考出与评价的指向,如果能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层面上关注,并以希翼学生长远发展的母的为教学思考,必然引起和导致命题在立意和构思上的超越。

(二)命题存在的问题

对于存在问题的命题,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要做到适当地取舍,只要合理地修改,我们就可以做到取其精华。这也是作为一线命题教师要关注的问题。

上一篇:影响山区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