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中的尝试

时间:2022-10-17 03:06:30

历史新课程中的尝试

新课程中的教学关键在于将教法与学法进行最优组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成为一线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简单谈谈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始终坚持集体备课

课时紧张是当前一线教师在实施高中新课程过程中的普遍反映,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的优势显得尤其突出:可以节省备课时间,为自己减负;可以资源共享,事半功倍;可以相互交流、切磋,提高教学水平。

二、始终坚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质疑,反驳教师的观点甚至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也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得以发挥,他们才敢于大胆思考,敢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此外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也应体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三、让课堂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取得最佳效果。于是开学初我们就明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活力张扬课堂。”换言之,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挖掘有趣的知识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从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历史。讲授古代政治制度,必然要讲到丞相一职,这个宫职学生很熟悉,可学生一般都不会去思考丞相名称的来历。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叫丞相?这个‘相’与无锡伴娘伴郎的俗称‘傧相’中的‘相’意思一样吗?”这个问题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出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依照文字原义,所谓“相”,是“副、辅佐、帮助”的意思,现俗称“傧相”,就是新娘和新郎的“副官”,新娘和新郎不能做的事,由傧相来帮助做。所谓“丞”也是副、辅佐、帮助之意,丞相就是一个副官、一个帮手。从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他就是皇帝的“副官”。实际上皇帝并不能管理一切事情,所以由丞相来。这样一引申,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2.巧妙设计实例。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是一个重点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教材中附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尽管如此,如果教学中就官职解释官职、就机构解释机构的话,这种复杂的制度只会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枯燥无味。我尝试创设情境,设计实例,引导学生探讨:“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无锡挖一条运河,按三省六部制规定,这项工程要涉及哪些部门?这些部门是怎样运作的?”学生们经过讨论逐步推小这么一个方案:第一步由中书省做出在无锡挖运河的决策,第二步送至门下省审议,第三步审议通过后由尚书省安排主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工部执行。这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既掌握了各个部门的职权、运行程序,又培养了他们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每课和每单元的知识小结。首先,重视每课内容的巩固小结。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了重点知识在课堂上一般能重复强调三次,即新授一次,前后复习巩固两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其次,重视每个单元的知识小结。虽然新课程都是按模块设置,每个模块间的关系不是很突出,但是每个模块内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单元小结时尤其应突出每个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我们在总结必修1第一单元时紧紧扣住“相权和皇权”、“中央和地方”这两对关系的演变来总结,使得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单元的整体知识结构。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的理念,采用多种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浅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下一篇:新课程中历史评价手段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