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及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17 01:54:19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及路径探析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困境,也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央视《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从结构、语态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新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和个人化评论,在满足观众收视期待的同时,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新闻1+1》;平行逻辑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上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困境,其生存空间正不断地被压缩。面对这一挑战和困境,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又该如何从根本上破解――是做“应对新媒体”的电视还是“成为新媒体”的电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对现有节目传播定位、传播模式进行重新界定,综合考量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度,对节目的传播影响力进行重构”。而重构就“意味着打破原有的模式或结构,是对相关要素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是一种结构秩序的改变,体现在数量级别、逻辑顺序上的调整”。中央电视台《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何进行突围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路径。《新闻1+1》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自2008年3月亮相以来,观众好评如潮。特别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推出的19期系列专题《奥运1+1》、十期间的8期“‘十’观察”,以及2013年两会期间的12期《两会1+1》,在内容上以平行逻辑结构的版块形式、在报道方式上以个性化的全新传播语态实现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大胆突破和创新,正因为如此,白岩松才在回顾“‘十’观察”这一专题时说:“整个过程很开心很放松,说得有趣好玩,原来党代会也是可以这样报道的。”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等方方面面。本文拟以《新闻1+1》的系列专题为例,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创新问题。

一、结构的创新:平行逻辑

《新闻1+1》被定位为一档多媒体电视栏目,也就是说它具备某些在互联网上得以广泛传播的特性,尤其是其系列专题节目,即使是在电视这一播出平台上,平均收视率也“比平时高出近40%,一个小奇迹”。

那么,《新闻1+1》的系列专题在内容生产上有什么不一样的举措呢?对此,白岩松曾在一次业务研讨会上提出了“平行逻辑”的概念,他说:“我不再按照过去那种完整逻辑,设置一个很累很沉的作品,而是把我精彩的东西,平行分到我的节目当中,你什么时候进来,都有这一时刻可以迅速把你拿住的内容。”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结构具有一种使整体超越个体之和的意义。陈P曾说:“利用结构的力量来深化主题。这是我们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不同于报纸新闻结构。报纸是平面新闻,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接受不同的新闻内容,因而遵从一种线性逻辑的规则。但是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过程中,往往不会聚精会神地完整收看一期节目,甚至会出现中途换频道从而错漏感兴趣新闻内容的可能。尤其是那些具有专题性质的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很难从节目的第一分钟看到节目最后,因而完整线性逻辑的制作模式,不符合当下观众看电视的习惯。

平行逻辑就是将精彩的内容分割为不同版块,可以随时切割,适合新媒体时代对信息需求的碎片化、微型化、移动化等随意性的传播,从而延展了节目内容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伦敦奥运期间,《新闻1+1》以《奥运1+1》的专题形式出现。《奥运1+1》以平行逻辑来结构节目的内容,形成版块式的内容单元,主要包括:“1+1瞬间”,“1+1人物”,“1+1‘冠军”’,“1+1关键词”,“1+1期待”等五个版块。如果某一版块内容较为精彩,则在时间和陈述力度上将其放大。最后就像搭积木一样,通过一个个新闻点,串起伦敦奥运会的新闻全貌。如在8月5日播出的“林丹成功卫冕奥运男单冠军”中,在开场的“1+1瞬间”中介绍了林丹获得奥运冠军的情况,然后又在“1+1人物”中详细介绍了林丹和李宗伟作为对手和朋友之间的缘分;接下来在“1+1关键词”中阐述了中国弱势项目实现的突破,白岩松在评论中说,这可能比金牌本身更加珍贵,它“不是一个金牌的意义”;继而在“1+1‘冠军’”中选出了俄罗斯的竞走运动员博尔钦,虽然体力不支但却一直坚持;最后的“1+1期待”,白岩松谈了对于接下来几场比赛的看法。

《奥运1+1》共19期系列节目,每期节目的平均时长为22分钟左右。《奥运1+1》的版块设置非常灵活,不拘泥于每个版块的顺序,每期节目也不一定求全,各版块的时间分量也不尽相同。在这19期节目中,分量相对较重的是“1+1人物”版块,这说明《奥运1+1》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在8月7日播出节目中,“1+1人物”版块就把时长延展到了43分钟,详细介绍了刘翔从比赛准备、赛中摔倒到赛后状态等全方位的情况。“1+1关键词”版块的时长也较多,在节目中担当新闻评论员的白岩松善于提炼总结关键词,他能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中发掘新闻点,并围绕着新闻点进行层次清晰的评述。

《新闻1+1》的系列专题之二“‘十’观察”在节目内容的结构上也采用了平行逻辑,这也是央视“重大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与评论语态的创新”。“‘十’观察”将二十分钟的节目内容同样以五个不同的版块来结构,即:瞬间、关键词、面孔、声音、数字。

以2012年11月8日播出的“‘十’观察”为例。首先是“瞬间”――“现场的红衣记者们”,以会场外记者身着红色,作为节目开场花絮;接下来的“关键词”――“人民,民生,民主,民意”,白岩松提炼了“十”报告中有关的“民”的关键内涵;继而是“面孔”――“中外记者”,展示了中外记者在抢新闻时的壮观场面;最后是“数字”――“1小时40分”,这是“十”开幕式的时长,简短的会议时长表明了一种务实的良好会风。

《两会1+1》是《新闻1+1》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关注“两会”代表委员、代表提案、会议情况的系列专题节目。在内容结构上,依然将节目分割为几个平行版块,即:瞬间、关键词、面孔、声音、数字。《两会1+1》把“两会”期间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新闻事件,通过平行逻辑的方式结构在一起。这使得纷繁复杂的会议情况变得更加有序,也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以2013年3月11日播出的“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为例,在“瞬间”版块介绍了俞正声当选政协主席的新闻事件,接下来在“关键词”版块引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之后,节目在“面孔”版块,介绍了最后一任铁道部长盛光祖。节目再往前推进是“声音”版块,主要播放了全国人大代表、最美打工妹刘丽关于打工潮下的“临时夫妻”的发言。最后的“数字”版块,介绍了农产品合格率为96%以及对此的思考,白岩松在节目中评论指出,数字不能成为食品安全的唯一保障。

二、语态的创新:人性化的视角

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做出新意,如何能出奇制胜?除了内容及其结构外另一关键点在于语态。孙玉胜曾说:“在过去的新闻语态中,好像只有把新闻写得不像平时说话,才会给读者以‘权威感’”,现在则需要“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而这不仅仅是改变“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文风,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其特有的电视语言吸引观众,而这些改变必须从转变语态开始。”

《奥运1+1》以人性化的视角审视伦敦奥运会,充分展现奥运比赛中所演绎出的一幕幕成功与失败,激情与落寞,寻求报道与观众情感的最佳吻合点。因为,“新闻的魅力正是在于当别人都已熟视无睹的时候,敏感的记者还能发现新闻的角度和关注点。”白岩松也说,《奥运1+1》的“五个小版块反映了我们的态度和追求。”尤其是“1+1‘冠军’”这一版块,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新闻理念,节目强调的是加引号的冠军,也就是说《奥运1+1》并不是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金牌获得者,而是关注那些超越自我、敢于挑战的运动健儿们,这些运动员也许不是金牌获得者,但是他的努力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就是大家心中真正的冠军。在《奥运1+1》系列专题结束后,白岩松这样总结道:“《奥运1+1》就以参与者的热情,战斗的节奏,去轻松地享受伦敦奥运会吧!……我们看奥运的心态可以很轻松,但是奥运留给我们的记忆与触动却并一定都是轻松。”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各大媒体更加关注热门项目,例如跳水、举重、体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而忽略了对其他比赛项目赛事的报道。《奥运1+1》则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摈弃奥运报道的“唯金牌论”,例如8月1日播出的“清白叶诗文”,从国际化的视野出发,也关注国外的运动员,节目中的“1+1‘冠军’”就颁发给了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在8月2日播出的“于洋、王晓理:被取消的梦想”的“1+1期待”版块中,白岩松说,中国女子曲棍球和女子水球虽然并没有取得极好的成绩,也一直处在寂寞之中,不被人关注,但她们仍然默默地比赛和努力,并称她们为“寂寞的姑娘们”,但是这些姑娘们没有忘记奥运的梦想,因而呼吁大家多关注她们。这就是《奥运1+1》报道中人性化的体现,不只关注金牌,而要关注金牌后面的故事和感动。

在2012年“‘十’观察”专题节目中,也总能从老百姓身边的事谈起,易于引起共鸣,显得真切感人。例如,在11月9日播出的节目中,“瞬间”这一版块关注手语翻译,重点提及了开幕式直播配以手语解说,白岩松在评论时说:“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如何照顾,我觉得是一个特别好的进步的标志,希望这一点成为传统。不要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它体现了对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的平等和尊重。”白岩松抓住了手语解说这个细节,进而阐明社会对于残障人士的关心和关爱,将“十”精神通过细节展示了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新闻1+1》的“‘十’观察”专题节目被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评为2012“年度致以掌声电视节目”,与《舌尖上的中国》等并列,理由就是“报道党代会的创新语态”。

在2013年《两会1+1》专题节目中,也总是从会议的细节处入手,寻找会议代表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联系和共鸣。例如在3月9日播出的“大国的‘大外交’”中,“瞬间”版块发掘了28个两会代表驻地都提倡给没喝完的水瓶做记号这一细节,演播厅的欧阳夏丹还特意展示了白岩松从“两会”现场带来的瓶子和标签,从细节人手,却不止于细节,节目强调这一事件的社会示范效应,以小见大,呼吁社会民众节约用水。同时,《两会1+1》不是政治化的歌功颂德,也要发掘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3月7日播出的“同呼吸”中,“瞬间”版块讨论了代表团驻地禁烟难的问题,对代表委员抽烟进行一种委婉的批评,也呼吁代表能以身作则,从而为普通民众树立榜样。

三、传播模式的创新:丰富的电视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新媒体的媒介属性更好地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是丰富电视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更需要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电视主要由画面、声音和音乐三个部分组成,电视围绕这三个组成部分来进行表现,才能突出其视听效果。

《新闻1+1》作为一档在电视上首播的多媒体栏目,其受追捧不仅在于它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人性和媒介融合性,以及其评论语态的不断创新,关键还在于它丰富的电视手段的运用,即在利用口播评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早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报道中,白岩松就创建了一种新的专题片制作方式――用现场采访和叙述完成所有的解说,回来一分钟解说都不配。在《奥运1+1》中白岩松也大量采用了这种制作方式,例如8月7日播出的“刘翔:最后一枪”中,白岩松就采用了这种方式,一句解说都没有,全是现场的叙述,显得很流畅。相信大家对此的印象很深刻。还有,在《奥运1+1》中,除了生动有趣的画面、故事和视频等电视手段外,很多节目都同时配上了合适的或悲伤、或欢快的音乐,增强视听感染力。这些配乐都是节目的评论员白岩松自己挑选的,因为白岩松自己一直很喜欢音乐、也很懂音乐。8月7日,针对刘翔因伤再次退赛,白岩松给刘翔那段MV配的歌是《对你的爱越深就越来越心疼》,他在节目中这样说道:“面对这一切,我们期待梦想,但是没实现,面对挫折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就完了嘛。在我的脑海当中,过去的几个小时一直浮现的是这首歌的旋律,送给刘翔,送给我们每一个人吧。”

奥运是一种娱乐和欢庆,因而新闻节目也要依据主题而变换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在8月1日的“1+1人物”版块中,播出了中国体操男队、自由泳等男运动员们的勇敢,为了表达中国军团的激情,在赛事回放的视频剪辑中配上《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中显得趣味十足。8月2日播出的“1+1瞬间”版块则分享了一个奥运赛场外的精彩视频,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为了庆祝英国队终于拿到了金牌,在公园中表演高空飞索,他滑到一半的时候被缆绳卡住,被悬挂在半空当中,但是他一点都没有慌张,还在挥舞着英国的国旗,大喊为英国队加油,并且大喊这才是奥运精神。这一段视频展示了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快乐和活力,也正像欧阳夏丹在节目中说的那样:“他的确是我所见过的最富有娱乐精神的市长。”

对于“‘十’观察”专题,也与其他会议新闻专题节目在风格上有着很大不同,体现了“十”这一世界性盛会的“放松”“有趣好玩”。在节目中,运用电视元素把新闻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节目画面中平行出现的有出镜记者白岩松和同步视频,旁边是演播室主持人欧阳夏丹,并配以字幕、解说等。例如11月8日播出的节目中,将观察视角放在了那些拿着长枪短炮、奋勇向前的记者们,通过视频、采访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反映了媒体在抢新闻时的壮观场面,也反映了媒体对“十”的关注和期待。又如11月12日播出的节目中,在关注携子参会的党代表时,配以几张女性党代表和孩子在一起的温馨照片,温暖中又有感动。

在2013年的《两会1+1》专题中,在严肃的会议议程中也加入了很多趣味性的视觉元素。例如,3月8日播出的“两会上的‘女人们’”中,在“面孔”版块以妇女节入题,关注奋战在两会现场的女代表、礼仪小姐、服务人员和女记者,配以温馨欢快的音乐节奏,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照片中的女性身影,还同步进行采访,其中不仅包括对女性代表委员的采访,也有对很多女性工作人员的采访,更表达一种感谢和敬意。

四、结语

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困境,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节目形式、提升节目的内容和品质,并在结构上融入媒介融合属性,不断创新新闻评论语态,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在系列专题节目中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多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放松”“好玩”的个人化评论,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上一篇:隔壁的声音(3) 下一篇:从经营管理视角看美国报业收割及其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