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医疗价格制度与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10-17 01:35:10

改革医疗价格制度与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医疗价格制度;医患关系;原因;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因素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加上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变化,使原本和谐的医患关系失去往日的宁静。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宏观调整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医疗价格管理,成为卫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

1.1医院面临的严峻形势

①国家对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逐年减少;②收费标准及收费结构不合理的调整,有部分收费标准,甚至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③个别患者及家属对医务工作者不理解,发生医疗纠纷,导致医务工作人员心理不平衡,同情心下降,使医患关系紧张;④私立诊所逐渐增多,使中小医院病人减少,门诊量、病床使用率下降,收入减少;⑤企业效益不好,抑制了人们的求医需求,使医院收入减少。

1.2医院一些不合理的措施

①乱收费,具体做法往往是巧立明目、自行定价,分解收费;②科室精打细算,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支出,简化程序结果导致院内感染严重;③靠大型医疗设备和开展新项目增加收入;④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⑤乱开大处方及非治疗性药品。

2 患者心理

长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认为看病应少花钱,或不花钱。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医疗及劳保制度改革,许多单位药费不报销,各种因素导致医疗费上涨。患者对医院抱有不满情绪,直接或间接引起医疗纠纷,并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

3 讨论

因医疗费用上升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笔者认为既有体制和管理上的原因,也有患者思想素质原因,既有卫生行政机关原因,也有医院自身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政策上没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价格管理体制,医院没有法律作依据;②群众的健康意识及卫生费用意识差。据统计农民用于烟酒的消费占总支出的15%,而用于医疗费用的支出仅占2~3%。

4 建议

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深化医疗价格改革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改善医患关系,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从改善有关政策入手,引导其医疗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走向健康的良性轨道。

4.1制定合理的医疗价格,为医院提供法律保障

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是一个政策问题,根据我国目前财力,靠国家拨款已不实现,这就要制定合理政策来关心和支持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医疗价格改革方面,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价格规律的要求,医疗价格既不能全面放开,又不能统得过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价格管理的理想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由省、物价、财政、卫生部门根据各市、县经济的发展,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当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指标,把各地分为较强、中、弱三大类,结合医院的等级,制定相应的标准及当地允许浮动范围,各地区根据当地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做到宏观管住、管好,微观放开、放活。有了政策做依据,医院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医务人员把精力主要放在提高技术水平上,而不是放在追求高精检查上,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总体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

4.2建立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

作为医疗价格管理,形式也要多样化,不一定全部实行固定价格,可以部分实行固定价格,浮动价格及议价相结合,对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需求弹性系数小的挂号费、一般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化验费、放射费、实行固定价格;对弹性系数大的检查,可由物价部门指导价格;对特需服务,如家庭式病房,可实行议价,对扶贫病房可实行优惠价,总之,医院应本着公平竞争,社会效益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制定既适合医院内部管理又符合社会需要的价格。

4.3建立医疗成本核算制度

目的在于通过成本核算,尽可能控制消耗,向社会提供优质低耗的医疗服务,减轻群众对医疗费用的负担,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善医患关系。

4.4调整收费结构,理顺价格关系

目前,我国医疗价格存在不合理现象,挂号费,各种治疗服务费偏低,而大型检查、药费等偏高,有等调整,在保障人们基本的医疗服务同时,避免不必要检查。

4.5 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我国经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费医疗及劳保医疗制度给国家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医疗制度改革,要求患者承担部分费用,加上群众的医疗意识及卫生消费意识落后。所以,需要大力宣传,制定政策,引导群众由传统的健康卫生观念向现代文明卫生观念转变,把健康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引导群众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加个人的健康费用支出。增加社会和群众对医疗价格接受能力,这同时也是医疗价格改革顺利的关键。

4.6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密切医患关系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端正行业之风,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以医谋私。不准对病人态度生、冷、硬、顶、推,塑造好医务人员的光辉形象,制定医德医风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使广大医务人员改善良好的医德风尚,爱岗敬业,提高医术,弘扬“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把无私化为春风,温暖病人的心房,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拨动病人的心弦,使原本互尊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加密切。

( 收稿日期: 2006-06-10 )

上一篇: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剖析与探讨 下一篇:稳定承载健康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