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竞赛建立道桥行业测量岗位技能训考评体系研究

时间:2022-10-17 01:17:28

基于技能竞赛建立道桥行业测量岗位技能训考评体系研究

摘 要: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受到高度关注,教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过分关注比赛名次、为赛而训的现象,偏离了教育主管部门开办大赛的初衷。本文以测绘技能大赛为例,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大赛为契机建立道桥行业测量岗位技能训考评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技能竞赛 道桥行业测量 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55-02

一、技能大赛训练普遍存在为赛而训,精英化教育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探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迫切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大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由此可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顺应时展、响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至今开办已超过6年时间,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在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职业教学理念,推动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技能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工作,但存在以下问题:

1.竞赛相关制度不全面,甚至缺失。由于大赛开办时间并不长,各院校思想观念认识以及制度建设上都仍处于探索阶段,表现为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全面,例如,只重视对大赛结果的奖励,而忽略了对基于大赛进行课程改革的肯定和奖励。所以大赛对常规教学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偏离了教育主管部门举办大赛的初衷。

2.测绘技能竞赛相对于其他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是,重点考核学生实操能力、计算能力、现场灵活应变能力,而对理论知识考核相对较浅。目前竞赛训练是由两至三名教师凭教学和竞赛经验进行指导,缺乏系统性、规范性,随机性和随意性都较大。指导训练的最基本的核心框架文件――训练大纲、训练计划、训练教材等在经历多届大赛后也未形成。不可否认,这些内容要写成文本教材,并能指导历届大赛训练,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凭几位指导老师是不容易完成的。再者,竞赛训练指导是教师的“额外”工作任务,不受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约束,他们很少会主动编写大纲和计划。文字性内容的缺失,导致每一年竞赛训练的指导工作都是“白手起家,摸石头过河”,而不是在往年基础上逐年提高。

3.未能充分发挥“赛项规程”的在构建岗位技能训练体系的积极作用、相关院校做好了“怎么用”的工作,但却没做好“怎么来”的研究。每年测绘测量项目组委会都会聘请行业专家、现场一线技术人员在参考国家测绘行业岗位技能考核标准基础上,将其转化为“赛项规程”,着重考核选手们是否具有协作完成某个项目的能力,每一个细节是否满足标准和规范。因此,他们把“规程”和“标准”每一条目都吃得很细,针对每一条目都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和考评标准。但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没有意识做好“岗位技能考核标准赛项规程”的转化研究工作,是建立和优化道桥行业测绘岗位技能训考评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极具价值的研究参考。

二、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技能竞赛对教研教改影响作用方面,世界技能大赛主席杰克・杜塞多普认为技能大赛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参加技能竞赛未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在回国后要反思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跟进技术的发展。2004年美国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基金组织进行的优秀参赛人员的追踪调查表明,参加奥赛对学校教育的开展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在奥赛影响下,美国的科学服务社、英特尔公司、西北大学共同开发了一门课程,在课程中,教师利用互联网讲授各种问题性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竞赛与进行科学研究。

国内关于技能大赛的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蒋建峰认为,应将专业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通过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

2.刘亚萍认为,技能竞赛的开展对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竞赛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有反馈的作用,同时加深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训练过程有助于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可提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

3.焦明连认为技能大赛激发了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学生提高能力的要求,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

三、研究对策

(一)研究目标

以省级、国家级两级技能大赛为契机,以指导竞赛训练为载体,撰写测绘技能竞赛训练大纲、训练计划、训练教材,初步构建一个有实际指导作用的道桥测绘岗位行业测量技能训考评体系。

(二)研究内容

1.测绘技能大赛指导教材编写。在训练开始时,教师首先根据历年指导经验,给出训练的指导大纲,大纲中给出训练大致划分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例如,二等水准测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训练目标熟悉仪器操作和测站心算,内容以单测站训练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优化配合提升团体能力,内容以四人配合完成一段水准路线为主;第三阶段是提质提速阶段,内容以模拟参加比赛完成训练为主。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每日(周)训练情况进行文字性的总结,总结中包括:人员的配合,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训练数据的统计情况,为了提升整体时间和成果质量所进行的单项训练的方法和实际效果。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在指导训练过程制定下一阶段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比赛结束后,教师将训练阶段所有文字性材料进行汇总,根据训练和比赛的情况,调整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编写指导教材。

2.道桥行业测量岗位技能训考评体系研究。以大赛指导老师为核心成员申报院级或厅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岗位技能标准转换为赛项规程,并进一步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建立测量岗位技能训考评体系。在指导比赛和研究课题过程中,形成若干道桥行业测量典型岗位技能训考评方案,并应用于大二学生的岗前培训并实时跟踪其定岗实习情况,以检验实际效果。最后通过走访和调查道桥行业对测量岗位的需求,以及对训考评方案的意见与建议,逐步形成训考评三位一体的体系。

3.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的研究。包括在学生社团组织机构中成立技能竞赛协会、进行选手梯队培养,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参训参赛的氛围;由二级学院制定选手选拔方法、前期训练经费使用制度、学生调停课、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等,将教师指导训练工作、学生参训纳入常规教学管理,使得训练更加规范。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一场高职院校间专业性很强检验教学成果的技术和技能比武,是全方位检阅和展示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一技能到职业素养的平台。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加强沟通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深化道桥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具有很强的推进作用,达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目的。

本文为院级教科研项目:《基于国省两级测绘竞赛构建路桥专业测量技能训练模式研究》(编号HJY14-15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蒋建峰.技能竞赛促进高职职业教学改革科技信息[J]. 2013,(26).

上一篇:增强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动策划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