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拓展技能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办法

时间:2022-09-22 08:38:30

高职院校开展拓展技能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办法

摘 要: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学生综合素质差、社会适应能力弱、就业面窄等问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论文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拓展技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推行拓展技能教育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3+1”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13-03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毕业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一定的创新意识、职业技能与适应能力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要求。为了响应国家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其中在全校大力推广拓展技能教育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本文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讨论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拓展技能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办法。

一、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拓展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一)概念界定

1.“3+1”人才培养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在多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提出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是指思想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证书;“1”指在合格毕业条件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接受拓展技能培训教育,再打造、再提升,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其中思想综合素质教育是“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核心”,拓展技能教育是“特色”。

2.拓展技能教能

所谓“拓展技能教育”是指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除了完成主修专业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选择一至两个拓展技能培训项目,接受严格的培训与考核,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填加就业面的作用。

(二)大力推行拓展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个人就业的竞争同样是个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学生通过参加拓展技能教育,可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平衡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能力。例如,学生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某一项技能强化培训,可提升学生专业深度,增加就业竞争能力。理工科的学生选择参加企业管理类的培训,或文科的学生选择某一门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库。学生选择艺术类的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观、艺术修养和自信心。

2.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高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般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以上网聊天、玩游戏为主,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通过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拓展技能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又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由于参加拓展技能教育需要重新组班,学生可结交新的朋友,从而提高了自信,增加了社会适应能力。

3.开拓学生第二专业学习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少部分学生不喜欢本专业课程,出现厌学、旷课等行为。这些学生多数因为进入高校前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专业难度认识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才发现学不进去,或根本就没有兴趣,于是出现消极学习的现象。由于拓展技能教育涉及专业面广,对报读学生专业限制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填补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作为学生学习第二专业。实践证明,学生对拓展技能教育的热情往往比本专业学习积极性高。

二、拓展技能教育的实施办法

1.拓展技能教育的实施原则

拓展技能教育以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班为主要对象,开设以实用性较强、培养周期较短的技能培训项目为主,目的是培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素质全面的学生,为学生的就业增添砝码,为学生生存拓展空间,为学生职业转换奠定基础。培训项目的选择要体现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因为任何一种职业岗位都有一种主打的、奠定从业基础的核心技能。它不随岗位的消亡而消亡,是相关技能获得的基础和实现迁移的关键,有利于应对职业频变的流动性。

2.拓展技能教育的组织形式

“拓展技能教育”主要依托技能培训学院、各二级学院、机电中心、建筑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其中技能培训学院是独立于各二级学院的一个专门从事技能培训的部门,技能培训学院对全校“拓展技能教育”集中统筹管理;二级学院、机电中心、建筑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向技能培训学院申报与本专业相关拓展技能培训项目,技能培训学院审批并监督施行;其他职能部门(例如,团委、宣传部、电视台等)可根据申报与本工作岗位相关拓展技能培训项目,经过技能培训学院审批后开展相关培训,所有的拓展技能培训最后都接受技能培训学院考核。拓展技能教育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拓展技能教育组织结构图

3.拓展技能教育所开设的培训项目

根据“3+1”模式中的拓展技能教育理念,重点打造学生主专业以外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挖掘人的无限潜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教学场所的设置理念,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场所应从单功能教室向一体化教学场所转化。所以学院在安排教学场地时原则上是不能安排在教室里上课,必须是一体化教学场所,例如,机房、实训室、形体房等。

现开设的培训项目有:舞台灯光控制、家电维修、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摄影、艺术鉴赏、舞蹈、健美操、演讲与口才、主持人培训等。项目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总学时一般不超过50个学时。学院要求每个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一至两个项目参加培训,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考取一个拓展技能证书。

4.拓展技能教育质量考核

培训项目主讲由技能学院聘请校内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或行业专家担任。培训以项目教学为主,充分体现“教、学、做”相结合。

在正式教学前,培训项目主讲将得到技能学院发的培养目标,主讲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提交给技能学院;技能学院再请校专家组审核;专家组审稿通过后,由技能学院通知培训时间。

培训过程中,技能学院会定期对技能教育培训进行过程性考核。考核方式包括:抽查教案、随机听课、学生意见反馈等。

项目培训完成后,以教学质量管理中心为主导,由技能培训学院组织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企业单位及技能鉴定中心共同考核,考核方式以实做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同时,学生可参加同一项目的国家资格认证考试,合格者还可获得国家技能资格认证证书。

三、结束语

拓展技能教育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凸显对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拓展技能教育打造学生主专业以外的特长、兴趣,主张与主专业存较强互补性,如文理渗透的观念,可以培养专业型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型的专业人才,又如职业技能叠加的观念,可以培养一岗多能的学生,如驾驶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并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拓展技能教育,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和“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教育观。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更好地创业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题项目:该论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3+1”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省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02409)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省级一般课题,项目编号:143139) 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敬峰,鲁保富.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普通高校职业技能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2]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路径[J].职教论坛,2008,(8).

[3]张丽颖,张学军. 德国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20).

上一篇:论如何把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 下一篇: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