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

时间:2022-10-17 12:15:04

浅谈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激情,提高教学效果。

一、活创教学情景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思想政治课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师情绪饱满、激情洋溢、情调有度,学生的情感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学生就会视政治课为享受。法国作家雨果说:“微笑,就是阳光,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试着忘记自己的不快,做个乐观的人;试着忘记学生的过去,做个宽容、民主的人;试着忘记自己的权威,做个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人;试着忘记学生的种种意外,做个公正无私的人。有人说教师要具备演员的才华是不无道理的。其次,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为本”,讲求互动原则,突出开放式学习模式。因此,课堂上光靠老师娓娓动听地讲,活灵活现地演还不够,必须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合作、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它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讲故事、猜谜语、引用名人名言、图片展示、实物演示、谈话激趣、榜样激励、小品表演、现身说法以及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等形式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学道理

思想政治课堂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的许多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教师应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在分折问题、看待事物时善于透过表面看清本质,能够去伪存真,不要被一些片面的现象所迷惑。如在教学《做诚实的人》时,许多同学认为“诚实守信”在早已过时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老实人吃大亏,“聪明人”赚大钱。针对这种情况,我出了一个辨论题“诚实守信的人吃亏吗?”让学生自愿组成正反方两大阵营进行辨论。通过辩论,学生了解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认识了诚实的复杂性。明白了现代社会同样需要讲诚信的人,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活用生活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道德规范的内化,以及道德行为的训练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我们传授的道德知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能激活他们心中积淀的经验,这些知识的种子也就不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因此,我们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冲突,从学生的现实遭遇中抓紧教育契机,塑造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第一,用活课本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生活即课堂”的大教材观。“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教材、教室、学校、家庭、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课堂上,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教材只是为学、为研究、为问题解决、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种凭据,它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二,用活家庭教材。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出生后的第一个活动场所,也是学生内心体验最丰富的场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内化学生的行为。

第三,用活社会教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意引进社会生活的内容,坚持“社会即教育”的观点,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内化道德行为。为提高他们的适应社会能力打下基础,为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例如我在上“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先让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一份调查报告,然后讨论“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有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并简要分析原因”。于是同学们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展开激烈的讨论。同学们讨论、交流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后,周围生活中污染环境的各种各样现象及其成因都呈现在课堂上。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对自己的调查报告进行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看看“该如何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想想“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保护环境?若没有,该怎样改进?”由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意识、能力,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要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活”起来,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教师要“活”教,学生要“活”学;课内要“活”导,课外要“活”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使其道德认识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有效和有用。

(作者单位:河南陕县张湾乡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主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重构 下一篇:“自主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