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时间:2022-10-17 10:28:26

浅谈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42-01

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广大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其中“掌握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其规律,找出形成的原因,从而不失时机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转化学困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捉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方法。学困生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一、意志因素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人的意志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影响,就学困生中的多数而言,往往是缺乏理想、目的,认识不到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或者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社会、家庭等外界一些微小的刺激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干扰,这样使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大大减慢并且增加错误的数量。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把学习物理作为内在需要,把学好物理作为学习目的,未能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他们认为学习物理是一种负担。

2.缺乏学习的坚韧性。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识形为,意志力的培养只有在克服困难的锻炼中进行,离开困难,对意志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学困生中的多数人,学习物理的毅力和耐力较其他学生差,对问题不愿做较长时问的刻苦钻研,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一旦遇到题目做错了,不去寻找错误原因,没有回到教材和实际中来,因此经常犯同样的错误。遇到更困难的问题,就一眼扫过,不作更多的思考,回避失败,不善于使用智力活动,导致智力水平停止不前。

3.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与记忆力的好坏,自觉学习习惯的形成,智力水平的发展,信心和恒心的建立等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物理学科,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描述,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等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尽量将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然而,学困生的心情多数处在厌烦、焦燥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高中物理太难,即使有时对某个问题、某些实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也只是凭借不需要意志力支持的直接兴趣而已,一旦听不懂或看不懂,做不出题或做错了题,就觉得无味,自己的学习兴趣始终未能调动起来,使成绩越来越差导致越学越不想学,进而丧失兴趣,进一步在思想产生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最终走向学习的失败。

二、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如愉快、憎恶、热爱、仇恨等。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情感。而在物理教学中,与学困生需要不符的地方有许多,导致学困生的情感障碍。

1.教师对学困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中,教师常常以中等生或优生为标准,往往忽视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课堂例题难度较大, 提问时以中等生、优生为主,学困生常常有“坐飞机”的感觉,对一些问题似懂非懂,而教师好象忽略了他们,没有注意他们是否掌握等;在一些常规管理中与优生相比受到不同的待遇,比如:迟到、早退、课堂上讲话、作业完成不好等现象,往往学困生要受到处罚而优生却没有受到处罚或处罚较轻,造成学困生与教师形成对抗心理。

2.教师或家长对困难生期望值过高。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提出合适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困难生的基础知识本来就薄弱、知识缺漏严重,然而教师或家长却要求他们和尖子生一样,在相同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东西,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而在同样多时间内,这些东西往往是他们无法全部接受的,由于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心理负担过重,逐步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了他们害怕学物理,甚至厌恶物理,最终放弃学习物理。

3.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组织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深入意境,唤起想象、妙趣横生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那么伴随的将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枯燥和权威式的讲解只会带来被动以至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有些教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客观实际以及个性差异灵活选用教法。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不会因材施教,更不会因时施教(能力是处在发展之中,时时在变化),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更不注意学困生实际心理需要,上课缺乏诱惑力和感染力,从而导致学困生的情感障碍。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转化和防治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工作,因为它无论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来看,还是从目前课程内容来看,或者从生理、智力发展水平、心理发展规律和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来看,有其潜伏性、客观性和必然性,所以我觉得要想减少学困生数量,防止过多学困生的产生,首先必须懂得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以防为主,防止和转化并举的控制措施,并给予专门的指导。

上一篇:提升学困生语文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高中英语整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