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时间:2022-10-17 09:57:49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问题摆在了全体教师的面前。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对于这些知识,要想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必须借助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才行。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下降,也就无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交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不如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知识。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就会有兴趣,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欲望,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性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吸引人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简单重复,内容格式化,极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较强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当做是一种乐趣,会把学习看做是内心的满足,而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因而有很好的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培养的。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教师就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交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阅读的时间。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课外活动学生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呆在教室里学习,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禁止看课外书,禁止参加课外活动。

4.注重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原有知识基础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个体差异,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教学内容由简到繁,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考试或练习难度适当,使学生努力就能完成。如果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则给他提供再次获得尝试的机会。

5.适当利用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合理地采用奖励和惩罚措施,坚持公平、适当的原则,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

我想,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在学习方面,没有比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积极的心态中成长。

(作者单位 山东省垦利县胜坨镇中学)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 下一篇:浅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