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措施

时间:2022-06-23 07:20:27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措施

学习动机就是引起个体的学习行为,维持这种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

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和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和目标的教育之中。为了搞好学习,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标,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还要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的高低、大小,往往与一个人的抱负相关。因此,在学习动机教育培养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学习目的性教育要贯穿语文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应先说明学习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我们敬爱的便是典型的代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崇高而远大的学习动机,在总理的一生中始终推动着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2.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立恰当的具体学习目标。具体学习目标的设立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一般来说,目标的设定应在其原有水平上增加20%为佳。每一堂课的开头尽可能生动具体地阐明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目标明确,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熟悉、掌握语文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叶圣陶先生早就主张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课上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教师相机诱导。“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其内容和形式要尽量避免重复,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

2.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从而严格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此,教师首先要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目标,树立自信心。其次,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意义。再次,要把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个目标的确定,能诱导学生的动机,教学效果很好。

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

反馈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结果的了解。反馈在学习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励动机,二是提供信息。反馈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反馈要及时。及时反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较深,可以使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防止错误的认识或动作巩固下来。第二,反馈要全面。能提供正确的答案的反馈就比简单的判断为“对”或“错”的反馈更有效。如果能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而且知道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反馈的作用就更大了。

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掌握知识情况、今后的努力方向等方面来评价。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但也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我班有名学生长期不做作业,而且经老师屡次教育仍我行我素。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上完一节课后,让他琢磨并布置作业,且请他第二天检查作业,结果他既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又认真检查了同学的作业。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强化激励,这个学生后来成了优秀生、教师的好助手。

研究表明,反馈和评价的结合使用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更有益处。

四、合理开展学习竞赛

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斗志,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获取优异成绩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充分发挥竞赛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要注意学习竞赛的合理组织。第一,在组织学生竞赛的同时,可适当开展一些团体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互相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第二,可以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竞赛。这样获胜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加强,失败的学生也不会灰心丧气,因为差距不大,只要加倍努力下次还有获胜的机会。第三,提倡个人的自我竞赛和团体的自身竞赛,把超越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作为奋斗的目标。当然,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竞赛标准上应体现出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而少用个人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这样,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团结友爱向前进;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骄傲情绪和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五、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教师在引导、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分析时,注意归因要全面、正确,更要注意归因分析要起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能力则可加强自信心。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成败归因于学习策略,以促进学生改进或寻求更好的学习策略。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欲望和求知兴趣,自觉地主动去探求知识的奥秘。

(作者单位 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回龙中学)

上一篇: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习题的有效作用分析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