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时间:2022-10-17 09:53:29

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摘 要:21世纪是以质量为焦点的世纪,质量管理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其原理和方法在21世纪必须有极大的发展。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 质量管理问题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对策

一、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它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质量总方针、总目标。遗憾的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环――战略策划。

许多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之所以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全面质量管理没有完全结合到企业的整个方针、策略和目标中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未能结合到整个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现象最明显、最通常的表现是在战略目标往往是利润和质量目标的不一致上。因为从经营层到操作层,最关心的通常是收益(企业的利润,员工的报酬),最容易考核的也是与经济性有关的诸如成本、利润等指标。因此,在经济财务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在满足顾客需要和完成利税任务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抉择,往往造成顾此失彼。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应该而且必须追随目的而变。现在正面临着一场质量经营革命,由产品导向、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转变成更深层次的顾客满意的市场导向、社会导向及整体效益的成本导向、人本导向。也就是偏重于内向型的全面质量管理要转变成适合于外向型的更系统化的质量经营。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必须而且必然在质量经营革命中得到发展。

二、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新疆吐哈油建建筑公司长期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是经常应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和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三、质量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优选施工人员一奠定质量控制基础。首先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t氧,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2、加强质量管理中的接口管理。质量接口指活动之间、过程之间的接口及组织技术的接口。对建筑企业来说,组织内部单位之间的接口发生问题的频率最高,比如,混凝土浇筑的建筑工人和管线预埋的安装工人之间经常会发生配合问题,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接口处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没有识别和管理活动之间的接口、接口部位职责与要求规定不明确、缺乏有力的项目管理人员、内部管理人员失职、机构建制不合理等。因此必须从严实施接口管理,即识别接口、尽可能减少接口、实施归口管理、项目重要接口处实施专人管理、以标识形式进行管理、搞好质量策划、定期监督和检点接口管理的情况等。

3、发展“全面质量”这一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质量工作将以前的量化质量成本,全面质量控制,可靠性工程和零损失、零伤害、零缺陷等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今的社会又分为以下三种形态:

(l)主要致力于持续提高已有的各项经营活动的性能,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实施的全面质量都是这种形态。

(2)重视经营组织和运营过程的持续改进形态。

(3)是不断“追求卓越”的全面质量管理形态,即对工作程序的优化管理,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成熟形态。

在工程施工中要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有两种方法:

(1)通过利用技术更新,质量体系来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2)通过控制和抑制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波动,提高建筑产品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4、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当前,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保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要把好采购关。另外还要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5、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先进信息统计技术。以互联网技术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开发应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控制、网上查询、网上监督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各项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工程施工阶段,还可以利用internet为平台,实现施工质量管理过程全程跟踪,例如:通过internet,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随时掌握工程的施工动态,项目组成员之间可以随时交换资料信息,审阅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internet将施工质量检测信息直接上网到公司本部进行评定。

6、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四、结束语

要有效地实现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重视质量战略,重塑质量文化。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空前增大,在经营管理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的情况下,反衬出全面质量管理在其技术和方法层面上有待改进和发展。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如何更好地与市场要求协调一致,从而更好地进行工程质量管理还需要引起施工企业管理层的更多关注。

上一篇:军用软件质量管理浅析 下一篇:建筑结构中钢筋工程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