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2 10:58:22

探析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摘要: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从施工全过程和施工企业(项目部)的质量意识抓起 ,确保建设资金投入的有效发挥,监督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把质量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才能把工程建设成用户满意的放心工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日益完善,建筑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现代建筑业中,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当前,在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质量为生存之本”这一意识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1人员控制

1.1人员管理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施工过程中都是人与人在打交道,从项目经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到作业人员,都是为工程服务,如果协调不好那将是一事无成。因此,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好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这就是项目负责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集体氛围,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和不同工种人员的岗位职责、权力要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有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工期紧、技术复杂的工程,也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1.2各级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确保现行标准、规范的执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就要求从事质量活动并承担规定职责的人员都能胜任其所担负的工作,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对现行的标准、规范内容进行系统学习,针对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施工队的所有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也只有通过培训,找出工作中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1.3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质量意识就是人脑对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的反映。在施工中要实事求是,按照图纸、图集等文件正确施工,通过检查客观的反映工程质量。这就要求施工队的所有人员主动的去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做好工作,对不合格的要主动返工,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使工程不留质量隐患。

2施工机械安全使用和测量的控制

施工机械是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必须的物质保证。因为只有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维护管理制度,对各种施工机械定人定岗,专人管理,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安全使用。

测量设备是保证产品成形的重要工具。水平仪、经纬仪、磅秤、尺子等要按国家规定的鉴定周期及时鉴定,及时掌握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造成工程的几何尺寸错误或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的不准确。

3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保证

3.1严把材料采购关

建筑材料占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材料采购人员要了解建筑知识,知道材料的性能,应该明确采购回来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要求。

3.2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查

对进场材料,首先要检查其资料是否齐全,有无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单。再进行外观检查,看材料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表面是否损坏等,要按规定,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样送检,这个过程要有现场监理人员参加“见证取样”,以保证取样真实可靠。对于合格原材料进入现场后要进行适当标识,防止误用、混用。与规范上规定不同的水泥品种不能混用。

4施工方法的控制就是过程控制 ,以保证产品合格

建筑工程产品是将原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在组合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合格,要建立一整套的施工程序,而整个程序是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其所引起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质量控制应在项目部自检的基础上,企业进行质量监控。

4.1项目部主要通过“三检”来实现质量控制

4.1.1“班组自检”和“互检”是班组自我控制的手段

各分部分项的施工操作班组,每天下班前各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进行一次认真的质量复检,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应立即返修。

4.1.2“交接检”是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交接时的检查

交接检是上下两道工序互相把关的检查制度,施工班组分项工程结束后,下道工序跟上之前,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施工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工长和上、下两个作业的班组长共同参加进行交接验收。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在限定返修时间内进行返工,返工完成后,再组织原参与交接人员共同进行复验工作,认可后下道工序才能进行,否则,下道工序不予进行。施工中再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公司技术部门研究解决。

检查制度既然订立就有它的必要性、重要性,要层层把关,要把得住关,质量检查不能口头说说,而要落到实处,要去做,不能是光例行检查,目的是要早发现问题早解决,不给工程留下隐患。因此,检查中不指出对方的错误,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应予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有效。

4.2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如:钢结构焊接施工、防水施工、混凝土工程等。这些工程一旦做好,就再无法验证其质量,基础混凝土是一盘一盘混凝土浇筑起来的,基础浇筑好后,你就再也不可能检查出每一盘混凝土的质量。而砖砌体则不同,在施工完成后,通过尺量、观感检查,能够知道其施工质量。因此,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容忽视。

4.2.1对现场产品的质量检验

砂浆和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形成的产品,其质量关系到主体结构的质量好坏,国家强制性条文规定: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等,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因此现场拌制的混凝土和砂浆必须按规定取样送检,并且对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要做的混凝土试块组数都有规定。资料里要有28天标养和同条件养护累计温度达到600℃时的强度报告。只有通过正确取样才能反映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使隐蔽的工程不留隐患。

4.2.2对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①检查编制的特殊过程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是否报工程技术部门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方案认真执行。

②检查特殊过程施工的施工人员是否参加专项技术培训,有无考核合格证,否则不能上岗。必须使用经过鉴定合格的设备进行操作,查操作记录。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到位,做到交底到位,各工种人员到位,严把施工过程的操作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不留隐患。

5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对现场的管理,使人、物、场所三者达到最佳结合,以便形成生产全过程的有效动态控制,实现现场管理的科学、规范、标准化和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生产的目的,特别是对有储存期限要求的物料分别存放,可以防止过期或变质物料投入生产或使用。对各类易燃易爆、有毒易污染的物料要进行安全存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不安全因素,为安全生产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创造一个整洁、明快、舒畅的生产环境,必将消除工人因脏、乱、差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劲头,增强项目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达到文明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总之,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就要全面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控制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因素,编制周密的质量计划,不断改进过程控制,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产品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 下一篇:大跨度桥梁桩底压浆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