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创新

时间:2022-10-17 08:59:55

历史教学与创新

摘要:根据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与创新提出了几点看法,主要提出了“历史教学要从实际创新出发”的观点。

关键词:历史 创新

历史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副科,不太重要,考前背背记住就行。可是只有你认真研究了才会发现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辩证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所以历史对于青少年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容忽视。

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极其聪明,但学习历史时却十分吃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经调查,原因很多,其中学生对历史感到枯燥、烦琐、无味,没有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经过努力,认识到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讲授历史课要从实际创新出发,给学生提供趣味无穷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课上产生“我想知道更多的”意念,从而盼望着课下研究或下节课的来临。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必须遵照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要求,创新教学原则,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底蕴和历史文化素养:

一、创新观念,增强记忆

我们大家都清楚“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老师和学生应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和发展观。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历史的学习。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需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真诚的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最佳效果。教师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轻松自主的去思维和理解,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效果。

二、创新课堂,培养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也是人的思维创造发明的最好加速器。”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创新课堂新情景,提供“问”的大舞台是教师首先考虑的设计技巧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情感的真情投入以及现代教学网络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为他们的问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首先营造课堂情感氛围,鼓励他们“问”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要问“为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注意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好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位学生,让他们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而要神态平和,自然微笑。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想法,自由讨论。

另外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展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问的想法,刺激他们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想法。例如:当我们讲到三国时,可以先播放三国的历史画面和宏大的战争场面,了解历史史实,看明白人物的表情与神情,为学后的感想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地图标示,掌握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样既提高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还能就不同的历史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真是三管齐下,

效果极佳。这样来看网络技术适当改变了教学模式,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让他们提出质疑,极积极参与,通过有序的观看,讨论和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所以说历史课堂质量的提高,和现代技术应用相辅相成。适当的通过多媒体促进历史教学提高质量是每位教师首选的技巧和方法,对教育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历史教学是提高人民素质,道德品质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着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应给于重视,作为传道授业的历史教师,我们还会继续加油,革新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本质定位 下一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