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局面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17 08:30:42

社区新局面建设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在城市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和重要。推进社区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有必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一、**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

**市社区建设从**年9月开始试点,**年初全面展开。三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区建设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四区28个镇(办)共建社区128个,社区总户数为250850余户,总人口为787900余人。在社区建设中,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对全市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社区的构成要素,将全市304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8个社区居委会,同时,调整组建了一支比较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按照“议行分离,突出自治”的原则,各社区分别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及各类中介组织。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公示制度、民主评议、干部考评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运行机制。

在社区建设中,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00余万元,新建各类服务机构184个,在区、街道办事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25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得到较快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特别是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共有46个社区居委会纳入全省首批“星光计划”项目,共投入资金434万元,建设了一批面向老年人的福利服务设施。与此同时,公安、文化、体育、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依托社区平台,积极建设基层网点及设施。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警务区93个、警务室76个、社区文化活动点、健身站163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20个。在日常工作中,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组织、指导社区居委会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居民提供信息中介、就业安排、低保救助、家政服务、健身娱乐、法律咨询、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系列化、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上,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使居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毫无疑问,城市社区在市民生活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已成为城市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带有基础意义的部分。但是,由于我市社区建设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制约因素多等原因,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区财力紧张,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社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二是社区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依然较差,制约了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社区内一些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还不够,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高,资源共享难度较大;四是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缺乏优惠政策作保障,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手段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许多社区就业岗位还没有开发出来;五是社区工作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等等。

二、加强社区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体制、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许多变动。从70年代开始。我国内地沿海的很多地区都普遍重视城市社区服务事业。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社区建设与经济建设齐头井进,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社会的繁荣稳定,被人们称之为“一把手工程”。**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之内地虽然有较大差距,但是,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发达地区乃至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新追求,成为全社会热切关注和努力实现的新目标。而社区正是推动地域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一个基点。据此,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进步。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描述了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建设。这些内容与小康社会的具体指标是非常契合的。因此,如果说农业和工业发展是经济工作的基础任务或基础工程,那么社区建设和管理就是社会事业的基础任务或基础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首先从社区入手,只有把社区这个城市的基层基础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实现**的全面小康。

其次,加强社区建设,是搞好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随着扩市提位战略的全面启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面貌和形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建设的硬件上去了,如果管理的软件跟不上,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就必然会受到牵制。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已经感觉到,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不仅需要职能部门依法管理,而且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社区。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可以开发出蕴藏在市民心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如果把城市的每一个社区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文化优雅的社区,就完成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加强社区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地。社区处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全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都带来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时、有效、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也要靠基层组织包括社区组织做扎扎实实的工作。社区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稳定了,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坚实的根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加强社区建设,是增强党的工作渗透力、影响力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必须以更严密的组织体系,更有效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社区是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党的大量的日常工作,都要由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如果能够把社区党组织凝聚各种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党组织贴近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发挥出来,对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区建设和管理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如何在现代化城市管理中寻找出切合实际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融洽的现代化社区,最终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当前,**市社区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坚持基础优先,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的重点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建设“有形”社区,增强居民群众认同感、归属感,提高社区形象的载体。一是统一思想,搞好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特别是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社区的办公和活动场所,确保社区长远发展的需要。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社区发展后劲。目前**市的财力状况无法满足社区建设的需要。因此,要想方设法,努力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投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抓住机遇,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民政部门正在实施的“星光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星光计划”资金,拉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依靠社区兴办经济实体,开发产业化服务项目等措施,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增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驻共建。社区基础设施除新建外,还可以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目前,社区闲置的设施资源较多,除采取发动驻区单位将内部设施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外,还可以通过改造、转换、租用等多种形式,解决社区基础设施匮乏问题。

(二)立足实际,囤地制宜,推动社区建设的社会化进程。社区建设是一个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的长期过程。要针对**市街道社区基础条件差异大、工作开展不平衡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工作导向上允许和鼓励各区扬长避短,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形成各区、各街道、各社区的特色,使社区建设从局部向整体扩展。同时,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区自身的努力,市辖区各级机关、各个企事业单位都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工作在社区,也有责任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只有各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共管,才能把社区建设和管理推向前进,实现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要继续加大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宣传社区建设工作,大力营造人人关心社区、人人建设社区的浓厚氛围,为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社区是个“小社会”,在这个环境中,有相当数量的待业、失业人员、离退休老干部和流动人口,他们的社会活动主要依托于社区。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深入,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将会逐步增强。因此,社区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要大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友爱精神,注重加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等设施,组织社区居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卫生等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要从美化社区环境入手,结合全市“四创”活动的开展,积极成立社区保洁、绿化等专业队伍,落实、完善相应的环卫措施,改善社区生活居住环境。通过努力,逐步在全市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市民、人人参与社区管理、人人维护社区环境的良好风尚,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搞好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开展社区服务,要坚持贴近生活、便民利民、保本微利和与市场互补的原则,从社区居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综合中心,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以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要建立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积极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关心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社区出生人口的素质和质量。要建立健全社区保障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求助网络,大力发展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要特别关心社区弱势群体的困难,组织开展一些低偿、无偿的福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社区老年人和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党员提供服务,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搞好社区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五)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在新的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从社会最基层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因此,社区内各级组织要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实行社区居务公开,切实保证居民群众依法行使管理社区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民利,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要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要树立没有社区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稳定的意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活动,尽可能地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安定团结的局面。

(六)健全党建网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轴心作用。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是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同志曾指出:“加强社区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把社区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完善机制,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的首要问题是要理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要通过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与单位党组织联系协调机制、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在职党员联系和发挥作用机制等,努力形成一个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加强社区各类组织党的建设,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的指导,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与生产经营管理相配套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社团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党组织。对目前暂无党员、不具备建立条件的,可依托工会、共青团组织或通过商会、个私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的工作。三是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抓好社区党组织的班子配备,尤其是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干部。要从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从下岗职工党员、复员退伍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中选配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成员,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同时,要加大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社区干部到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城市社区工作,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积极探索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新途径。应建立流动党员支部或流动党员管理站,通过直管、代管、协管等办法,始终保持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人等方法,把培养和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做到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去,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要求,不断壮大社区党员队伍,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上一篇:领导班子配备问题思考 下一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