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丙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时间:2022-10-17 07:37:30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丙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 要】全卷题(丙卷)既沿袭了2014年和2015年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和考查结构,又考虑了四川卷的命题风格,整体格局平稳过渡、稳中有变,读写能力至上、力求改革创新。

【关键词】2016年高考 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25-02

一、总体评价

纵观全卷,试题(丙卷)既沿袭了2014和2015年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和考查结构,又考虑了四川卷的命题风格,整体格局平稳过渡、稳中有变,读写能力至上、力求改革创新。一是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二是积极探索语文考试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改革,突出立德树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等内容;三是选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考生,体现了经典性、时代性,增强了综合性、文化性,四是努力考查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和学生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筛选、整合文本信息,进而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

二、试题板块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选文摘编自周振鹏《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让考生懂得历史与文学的渊源,历史中有文学,文学中有历史,富有传统性、经典性和人文性,语言朴实易懂,适合高中学生阅读。选项设置主要考查偷换概念、强加因果和曲解文意等错误类型,除了继续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能力外,还考查了信息整合和推断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推断能力的考查要引起重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依然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节选自《明史・傅传》,叙事性强,语言浅显,篇幅不长,突出传统文化意识,延续了全国卷的考查特点。第一,选文方面:一段式选文,选材内容多集中在《宋史》和《明史》,字数在600字左右,彰显正能量。第二,题型方面:没有变化,考查了断句题、文化常识题、概括分析题和翻译题。第三,能力方面:除了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外,特别强调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引导考生从字词识记走向文本解读,从局部整合走向整体认知,从文意理解走向形象分析。比如,翻译题仅设置了3个文言现象点,加大了考生对句子大意的整体感知。

2.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多集中于考查表达手法、炼字炼句、形象和情感等,以唐诗宋词为主,命题形式上强调与高初中教材篇目的结合,一般考查不同之处。2015年炼句提问为“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教材结合的提问为“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今年选取的是宋代名将曹翰的《内宴奉诏作》,细心会发现,两道题的考查点分别为“炼字炼句”和“情感基调”的对比鉴赏。问题的核心指向是对诗歌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文本的细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的考查设置为情景类题目,不是静态的考查,而是在动态的语境下考查识记、理解能力,3小题共6句,其中高中部分4句,初中部分2句。今年的默写考查内容都是对古文内容的理解,没有对艺术手法运用的要求,但是考查的角度又所变化,有从对名句的考查转向对名篇的要求的迹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继续保持了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和考查特点,小说阅读的鉴赏,选材富有时代性、经典性,内容通俗易懂,牵涉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要人物形象的概括、作品中人物观点态度的探究等内容。多项选择题没有变化,通过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思维水平的高低来调节赋分梯度,检测学生对文本的分析鉴赏程度。第2题和第3题没有变化,围绕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设置问题,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整合。探究题的考查形式有所变化,既有内容的创新,也有形式的创新,在题型的上放弃了与教材的无缝对接,比如2015年的“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而是“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既需要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还要求考生在“情”“法”“诚信”“宽容”间理性分析,多元思考,充分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观点。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主要是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体裁,依然选取人物传记,在身份和时间上有所变化,选择的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增加了试卷的传统文化韵味,在思想情感上对考生也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在题型的设置上大致与文学类文本保持一致,在难度的控制上比往年的难度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一是文本内容的理解有难度,二是考查范围从文本内容扩散到相关链接材料,三是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要求,既要结合材料外,还要结合相关知识。

(五)语言文字运用

继续淡化对字音、字形的考查,强化了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从静态性知识向动态性知识转变,主要题型有成语辨析、病句辨别、语言衔接连贯(虚词)、语句填空和构思框架图,稳定中有创新。比如13题的成语辨析题,由近义辨析向数量积累的变化,课内外搭配;15题的语言连贯题,由句子排序或语句连贯向虚词的考查,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17

题的图文转换题,由徽标或图形回归到2014年的构思框架图,表面看是回归,实则是再次强化考生的抽象逻辑能力和语言的精准表达。总之,整个板块,落脚于考查考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了语用性、实践性、灵活性的特点。

(六)作文

今年的作文在形式上是熟悉的新材料作文,但是在热萆鲜怯忻魅沸醋魅挝裰赶虻囊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选材延续了时代性、思想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考生必须围绕“小羽的创业故事”来构思立意、选材行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四川卷作文和全国卷作文的综合体,也是四川卷作文向全国卷作文过渡的新题型。在能力要求上,继续淡化审题难度,强化立意角度多维,强化理性思维多元,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能够反映出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品质,说出心中的话,亮出手中的剑。

总之,整套试题从陈述性知识走向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从静态性题型走向动态性题型,从基本能力走向核心能力,更加关注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理性思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从考查取向的角度,深入研究试题的考查价值和考点分布

考试是教学的风向标,是课改的前沿地。努力钻研试题,敏锐地发现全国高考试卷是如何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考试大纲》的六大考查能力要求是如何隐藏在试卷背后的;具体的考点要求又是如何与命题材料结合、分布的。从考查取向上探本溯源,才能深刻体会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

(二)从命题者的角度,详细分析试题的能力考查和命题规律

命题材料涉及领域众多,信息丰富,语文味、文学味、文化味较浓,对考生的阅读面、阅读量和表达力有较高的要求。文言文阅读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诗歌鉴赏考查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考查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着重考查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明确考查点后,反复训练学生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这套题考什么?怎么考?从阅卷人的角度去思考:这套题要求答什么?怎么答?将近三年的试卷按板块归类整理,对比分析,探究问题设置的规律,发现题型设置的变化,总结试题命制的特点,做到 “手里有粮、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应对从容”。

(三)强化素养,循序渐进,在要素整合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指导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应达成的目标。比如现代文小阅读一般考查判断、筛选、分析、整合与推断的能力,强化了信息素养与基础性探究素养的整合考查。文言文阅读一般考查实词、虚词理解,文意把握与概括,文言翻译,文言断句等能力。诗歌鉴赏既考查了美词的鉴赏能力,也考查了学生把握和分析心境的能力。现代文大阅读的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一般考查了理解语句、语段含义,分析文章结构、风

格,鉴赏表达效果,探究文章主题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彼此割裂,而是在彼此整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阅读能力应重在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上进行训练,表达能力应重在辞章构段和思辨立意上进行训练。

(四)读练结合,以读促写,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核心能力是说写。在高三复习阶段,如果只是简单的加大训练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难有质的飞跃。练是输出,读是输入,没有输入的写犹如巧妇无米之炊,有了输入的写犹如枯木逢春,只有读写结合,以读促进,学生头脑里面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灵动飘逸的思维,语文能力才能产生“共振”效应。因此,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自己的阅读面,扩大自己的视野面,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五)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母本功能

全国卷虽然在能力点上对考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材料以课外为主,重点考查考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考查形式和考查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能力的生长点。因此,应高度重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尤其是教材上的经典、传统篇目,教会学生解读这些篇目的分析路径,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语文的规律教语文。比如小说应紧紧围绕主旨、情节和环境展开思考,教会学生如何解读小说;诗歌应以读译背为主,教会学生如何借助意象解读诗歌;人物传记要教会学生抓住时间脉络、叙述角度等方面解读实用类文本,真正发挥好教材的母本作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现教会了学生解读“这一篇”文章,就等于教会了学生解读“那一类”文章。

(六)紧扣材料,继续加大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训练力度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真实写作,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说理分析,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倡导提出,这种新型作文样式能够有效地扭转当前“浮华空洞”“无病”“穿靴戴帽”“套作作文”“宿构作文”的不良风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材料,基于材料就事说事、就事说理,写出有自己思考思辨、内容充实、观点明确的文章。因此,高三复习中,从任务驱动作文的审题要求、写作形式和写作内容上,进一步强化对该类作文的写作指导,务必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任务驱动型作为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要领。

上一篇:浅谈忠言顺耳利于行 下一篇: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