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掷球青年锦标赛つ凶哟蠼鹗舻ト肆续抛击成绩分析

时间:2022-08-07 09:58:33

全国地掷球青年锦标赛つ凶哟蠼鹗舻ト肆续抛击成绩分析

1.前言

1.1选题依据

2013年全国地掷球青年锦标赛在江西婺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6支比赛运动队参加了这次比赛。单人连续抛击是其中的一个比赛项目,男子单人连续抛击有13支运动队共13人参加比赛,而我校也派出队员参加该项目的比赛。该项目共进行了三轮的比赛(预赛、复赛、决赛),决出全国前六名。

1.2 文献综述

1.2.1金属地掷球运动概述。在 1998 年 7月,西安体育学院受中国地掷球协会的委派,组队赴法国里昂学习和引进金属地掷球项目。目前大金属地掷球包含 5 分钟连续抛击、准确抛击和对抗性比赛三个项目,其中对抗性比赛包括单人赛,双人赛和联合赛。连续抛击项目最能反映人的身体素质和毅力,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要求较高;准确抛击是培养运动员集中注意力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最好运动项目;而对抗性比赛通过对抗双方制约与反制约的技术水平的对抗,不仅很好的锻炼的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而且能更好的培养运动员勇于拼搏、不轻言败的心理品质和精神。

1.2.2 大金属地掷球连续抛击。男子单人连续抛击的比赛规则是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地内在有规律的往返跑中连续地抛击出球。命中第一个目标球后,放置并抛击第二个目标球……命中第六个目标球后,则重新放置并抛击第五个目标球,依此类推,按顺序往返进行(1、2、3、4、5、6、5、4、3、2、1、2、3……)。比赛时间为五分钟。只有有效抛击(即掷出球直接命中目标或落点在目标前标出区域弹起命中),才允许继续抛击下一个目标球。在比赛期间每当目标球被有效抛击击中一次,计一分,分数多者名次列前。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3年全国地掷球青年锦标赛大金属单人连续抛击比赛中我校男子运动员与国家前4名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大金属地掷球连续抛击项目的相关资料以及中国掷球协会的网站(http://.cn/)收集近几年大金属地掷球连续抛击在国内的发展情况、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

2.2.2 访谈法。对吴立春、李冬等多位专家及曾多次参加本项目比赛的运动员、裁判员进行咨询、访谈。

在比赛期间,经我校教练员李冬教授指引,对吴立春、高卫等专家教授,李芬作、吴立柱等裁判员进行咨询访谈,同时对部分国家队队员进行访问。访谈主要集中在地掷球比赛场地,全国地掷球开展情况,大金属连续抛击成绩影响因素,运动员临场发挥影响因素及运动员自身比赛状态等几个问题与表1中的专家,教练员及运动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2.3 数理统计法。用excel 2010软件对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学原理,结合以上研究法方法,对本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归纳和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 男子大金属连续抛击比赛基本信息

2013年全国地掷球青年锦标赛8月6日至16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婺源县举行,大金属单人连续抛击比赛共进行了三轮的比赛(预赛、复赛、决赛),决出全国前六名。最终,西安体育学院的马东获得了冠军,河南理工大学的李盼盼获得亚军,我校的许明超同学位列第八名。

3.2 男子前4名及许明超单人连续抛击三轮成绩对比分析

3.2.1 从总掷球个数方面分析。从表1可见,在总掷球次数上,西安体院的马东位于首位,是48个,而我校许明超仅仅掷出39次,与马东相差9个。总掷球次数为整个比赛的末等水平。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总掷球个数偏少,是比赛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现场观察,全过前四名助跑均采用4步助跑方式,而我校队员助跑步伐较乱,没有固定的规律。另一方面,总掷球个数与国内强队相差太多,也反映了我校队员在身体素质方面与国内强队有很大差距,同时,全国前四名运动员均来自体育院校,也进一步说明,该比赛项目对耐力素质有很大要求,应该在青年群体中开展,更适合体育院校学生参加。

表1 各运动员最好成绩统计表

技术指标队员 总掷球个数(个)总命中个数(个)命中率(%)

马东484184

李盼盼484389

郑文志422969

秦建宇431841

许明超391128

3.2.2 从命中率方面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冠军的命中率高达84%,而我校许明超仅有28%,在这中间,表面上看,身体素质的差距是导致命中率低的主要原因。但和吴立春等多位教练的交谈中得知,命中率低除了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的差距外,心理压力对命中率有极大影响。而比赛中较好的心理素质需要以丰富的比赛经验为前提。据了解,马东,李盼盼都曾多次参加全国锦标赛,青年锦标赛,比赛经验极为丰富。

3.2.3 从每轮比赛综合分析。马东在第一轮,第二轮均没有第二名的李盼盼命中率高。经过与马东的交谈了解到,其在预赛,复赛中保存了实力,并没有用尽全力。反观李盼盼和我校许明超都是在预赛的时候就打出了最好成绩,导致体力消耗过多,在后面的比赛中没有能发挥到最好水平。根据赛程安排,大金属男子连续抛击项目比赛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在同一天上午进行,决赛在当天下午进行。所及,合理的体力分配可以提高比赛成绩。因此,比赛经验的缺乏是导致我校队员在整个比赛中体力分配不合理,没能发挥最好水平的重要原因。从这三个表中也可以看到,大多数参赛队员的命中率都呈上升态势。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掷球数,命中率的比较分析表明,我校队员与国内强队还有很大差距,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4.1.2 我校队员身体素质不高。对于将技能和体能融为一体的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很高要求,尤其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在临场比赛中,我校队员明显表现出了耐力不足的问题。

4.1.3 比赛经验缺乏。从所有三轮比赛的命中率来看,我校队员比赛经验明显不足,没有合理分配体力,在预赛中用尽全力,以至于后面的比赛无法正常发挥。

4.2 建议

4.2.1 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远点的抛击训练,助跑技术的更新。

4.2.2 加强体能训练。5分钟单人连续抛击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耐力素质作为基础,对男子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更为必要。(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王梦琪.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金属地掷球单人连续抛击比赛特征的分析[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3.

[2] 吴立柱.关于提高地掷球课质量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2):79-80.

[3] 索文涛.第三届体育大会金属地掷球连续抛击技术分析[J].科技信息,2011, 9:155-156.

[4] 王美.2012年世界女子大金属地掷球单人连续抛击比赛成绩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3,3:91-93.

[5] 王 美.对地掷球连续击技术的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7.

[6] 高 卫.第八届世界运动会金属地掷球准确击技术分析[J].体育世界,2011,7:65-66.

上一篇:电力多经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深度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