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中护士的角色转换

时间:2022-10-17 07:11:47

整体护理中护士的角色转换

[摘要] 目的:以自然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现代护理程序,人性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最佳效果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根据不同的患者实际情况,充当朋友、同志、慈母、亲属、老师、学生的角色,开展整体护理。结果:有效地解决患者的疾病问题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充当患者的朋友、同志、慈母、亲属、老师、学生的角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目标,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整体护理;护理程序;角色转换;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36-02

通常我们所说的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1],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整体护理强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现代护理观是建立在现代医学模式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现代护理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

1现代护理观的内容

1.1护理学的框架结构

护理学的框架结构是由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组成的。而其他的众多概念是从这四个基本概念上展开的。这四个基本概念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护理框架的四个基本概念。

1.2整体护理观

整体护理观的整体概念包括几方面的含义:①整体护理要面向整体的人,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②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护士要关心人的生命过程的整体。③护理是连续的,护士不仅当人生病时给予照顾,而且要关心其康复、自理,达到个人健康的最佳水平。④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通过整体护理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3]。

1.3护理发展的阶段性

护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疾病为中心开展护理活动;第二阶段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活动;第三阶段是以健康为中心开展护理活动。

1.4护士的职能与角色的扩大

以往主要是医院需要护士承担患者的护理工作,现在的护士职能将由医院向社会扩展,由照顾患者扩展到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因此,护士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地照顾患者,现代护士的专业角色将是多方位的,现代护理工作者应具备适应多方位专业角色的基本素质,集多方位角色一体。

整体护理要以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框架,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融入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整体护理所制订的优质护理目标。对于优质护理的理解,不同的护理观将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按生物医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躯体问题就是优质护理;而在现代护理观指导下的整体护理,则对优质护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即根据患者的身心、社会和文化需要所提供的护理才是优质护理的前提,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患者的满意度就是一项反映优质护理的重要指标,因为患者的满意度涉及其复杂的心理、社会和文化背景[4]。要实现优质护理,除了能有效地解决患者的躯体问题,还应从患者的心理、社会和文化需要出发,因人施护。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士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需要进入不同的角色。

2整体护理中护士的不同角色

2.1朋友的角色

在整体护理过程中,“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主要通过护理体格检查、阅读、观察及交流等方式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为确定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患者有的由一个健康人变成了一个患者,有的由一个轻患者变成了一个重患者,角色的转换,在心理上极不平衡,产生了焦虑、恐惧、灰心及逆反的思想。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善于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运用朋友间交流的技巧,使用和善平等的语言,具有同情心,特别是在为患者做护理体格检查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思想上的顾虑。使患者觉得你是他的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白衣天使。这样患者才会对你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而能使你收集到真实全面的资料。然后根据收集到的真实资料,综合分析,制订出护理计划,对症施护[5]。

2.2同志的角色

护士在收集到患者真实可靠的资料进行入院评估后,尽可能地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制订护理计划,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与护理目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护士在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应是和患者及家属共同祛除疾病,促进同志的健康。从单纯的患者护理发展为对同志式的健康人的预防保健,即护理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且包括促使健康人更加健康。

2.3慈母的角色

在护理过程中,患有慢性或致残的疾病,患者的悲剧观心理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那些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的患者,终日以泪洗面,对治疗失去信心。这时护士应特别给予同情和关爱,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极度悲痛时,护士应以慈母的爱心,给予极大的关心,用关怀的话语安慰他们,生活上给予照顾。在患者久治不愈,或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出现易怒,处处挑剔,对护理工作不理解时,应像母亲那样给予极大的宽容,而不是去与患者争吵。在做每项护理操作时细心并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避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忧虑。

2.4亲属的角色

人在患病时,特别是老年患者,最需要亲人的陪伴和关怀。而在住院期间,亲属不可能随时陪伴左右,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亲人的探视。久病不愈患者和年老体弱患者极易产生被抛弃和是家里人的累赘的心理,倍感孤独,终日闷闷不乐。护士应把自己放在患者亲属的位置上,像子女一样关心这些患者。勤巡视病房,多利用时间跟患者交谈,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了解生活需要,每当患者需要时,护士就及时来到患者的身边。而当患者在住院期间生日时,护士一句“祝您生日快乐”,送给患者小小的生日贺卡及生日蛋糕,给患者格外的惊喜与感动。衷心的祝福和小小的生日礼物,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

2.5老师的角色

在整体护理中,患者的健康指导是护士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体现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通过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早日恢复健康。在作健康指导时,应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对文化层次高、职务高的患者应采取建议使用哪种有关的健康方式及推荐有关的健康教育书籍为主,否则患者会产生一种护士是在教训人,患者被小看了的感觉;而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及年老记忆力差的患者,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多次耐心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同时也应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求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共同达到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2.6学生的角色

进行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6]。在进行评价护理的效果时,护士同样应请患者共同参与,此时护士应是个学生,认真听取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充实完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充当学生这一角色过程中,护理人员本身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业务知识和技能都逐渐得到提高,护患、医护等关系进一步改善。在患者康复出院后,护士一个关心的随访电话,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会体现出关心的真正含义,使人觉得现在的护理不光是关心在院的患者,而更注重人的健康保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并提高护士在社会中的地位[7]。

护理学作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它的任务已经超出原有的只对患者的护理,护理工作场所也由医院扩大到社会和家庭。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健康的内涵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护理着重点不仅在患者某一生物学意义的疾病上,更应把人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患者当作护士自己的朋友、同志、儿女、亲属、老师、学生,这样才能给患者提供适合于每个人的最佳的整体化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曹丽杰,白莹,等.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6):136.

[2]刘玉莹,黄津芳,翟晓红,等.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研究[J].护理杂志,2003,23(6):77-78.

[3]阎凤玲.患者对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68-170.

[4]王方方,张亦珍,潘绍山,等.现有人力资源条件下实施整体护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8):505.

[5]唐淑云.基层医院整体护理的实施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4(1):26-29.

[6]傅翠英.护理评价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3,9(6):F003.

[7]康秀平,陈祖玲.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中国全科医学,2002,5(9):730.

(收稿日期:2010-02-25)

上一篇:变应性哮喘吸入性变应原检测与健康教育 下一篇: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