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集群在地区发展中的功能

时间:2022-10-17 05:54:19

论产业集群在地区发展中的功能

内容摘要: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绍兴纺织的案例分析,从产业集聚促进分工细化、产业集聚突出市场经济下利润最大化目标、产业集聚促进专业化市场形成、产业集聚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以及产业集聚锻造服务型政府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在地区发展过程的巨大功用。

关键词:产业集聚 绍兴纺织

绍兴钟灵毓秀,代有人杰,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绍兴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为先导、以纺织产业为支柱的块状特色经济格局。2001年,绍兴县拥有织造企业2687家;职工79224人;各类织机30899台,其中无梭织机22296台,占全国的1/5。当年实际生产布匹20.25亿米;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36.09亿元,占全县的比重为

42.03%;销售收入228.39亿元,占42.42%;利润11.29亿元,占34.58%;税金6.49亿元,占35.29%。绍兴纺织的成功,根本原因是得益于由产业集群生发的核心竞争力,使绍兴纺织成为了产业集群在地区发展过程中巨大功用的生动例证。

产业集群对传统产业的继承和突破

纺织是绍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成为葛布、麻布的生产中心。唐朝时有“日出万丈绸”的说法。宋朝绍兴府乡村始有棉纱、棉布、土纺土织业。清乾隆五年(1740年),绍兴府的印染业随着纺织作坊的兴办而发展。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绍兴地区棉纺织业一度中兴,后因日军侵略而衰落,但到70年代后期,绍兴纺织工业又开始迅速发展,毛、麻纺织、针织、合成纤维业兴起。80年代后,在绍兴地区形成了棉、毛、麻、化纤等门类,以及纺纱、机织、针织、印染、整理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

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在绍兴人民心中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在当地有一种浓厚的纺织氛围,几乎是人人懂纺织,人人会纺织。这一方面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产生的必然性,即为熟练纺织技工的使用提供了丰富的来源,解决了一般性的组织生产问题;另一方面使得产业集群产生后就天然的具备了传统产业的文化优势和群众基础,令该产业具有很强的仿制与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在非产业集聚的地区开展纺织,织造、印染、运输、设计、销售、采购等各环节都只能在一个企业内完成,至多也仅被分拆至有限的几个企业。由于每一环节负责人的收益只能与最后的产值实现挂钩,收益兑现存在时滞,因而企业部门的生产动力不强。然而在绍兴,最初,每一个环节经分工细化后仅由一个企业负责,负责每一环节的企业主就变成了自己的老板,这样他们只需负责好本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有限部分即可,效率较原先有所提高,收益变大、收益兑现的周期随即缩短,对员工的激励性增强。在下一轮生产中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要求分一杯羹。随后新的利润点不断被发现,分工逐步细化。最后,在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环节的微小组成部分都有大量企业在从事相关生产,产业集聚形成。

产业集群突出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市场经济强调利润,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产业集群推动技术改造、方便成果扩散,以提高生产力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各个纺织企业在空间集聚,为了利润最大化、长远发展的目标,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又因为空间上的集聚,一家企业改造而得的成果可以容易的被其对手发现。通过对手企业的揣测效仿,新技术改造的突破口又有可能被发现。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便可在短时期以高速度扩散出去,形成一股态势、一种潮流,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

在绍兴纺织产业的诸次技术改造当中,当属自1994年开始的无梭化生产工具的技术改造影响最为深远。从考察生产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无梭化率”来看,截至2001年底,绍兴县的无梭织机数量就已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无梭化率高达72%。伴随着无梭化率的明显增高,当年的产值增幅也表现明显,从2000年的1.6%一跃为2001年的19.7%。

在无梭化改进生产设备的同时,绍兴的纺织企业还通过从国外引进近2万台世界一流的新设备来提高生产力。这使得绍兴纺织印染业的生产设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拥有了集群化的纺织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推动了技术改造,方便了成果扩散。对单个企业来说,企业能够得益于其外部正效应,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最大化获利;对整个集群来说,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整体创新能力的持续,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升级产业,延缓集群衰退。

产业集群通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为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纺织领域内众多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商在空间上的集聚,“近”而“全”成了两个明显的优势。众多的原料设备供应商可以最快的速度得知生产企业的原料设备需求,织造企业亦能方便周全的购得所需的投入品,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另外,据前所述,从产业集聚突破性的完成了分工细化的功用可知,它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还可以极大地降低由于大集团、大企业经营而带来的管理成本、组织成本和成本。

动态的看,产业集群是一种合同和准合同的经济关系,其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可以不断吸引更多的顾客和生产者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增强竞争,优胜劣汰,存留下生产成本低、利润水平高的企业。

产业集群有利于建立学习型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业集群内的某一个企业如果缺乏信息上的共享,则注定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具备不断寻求新策略以及迅速变革和创新的能力。能力从哪里来?从群内企业间的交互学习中来;从对当今世界竞争势态、方向的学习中来;从对一国范围内、世界范围内优秀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学习中来。在绍兴,这一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知晓。通过学习,企业家明白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重要性,明白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有效学习,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那么就不得不重演凭借仿制参与市场竞争的老套。

由上,产业集群从技术、成本、管理方面三管齐下,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在这其中还存在两重重要机制:竞争与合作。产业集群激化竞争的同时增进了企业合作。共享信息、共同学习需要合作;比学赶超、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侧重竞争。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绍兴纺织从纺丝、织造到印染,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绍兴人还要将这条产业链再延伸,有的放矢的发展服装产业,从而真正形成广义上的“大纺织”的概念。

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市场相辅相成

专业化市场是同类企业的营销平台。地处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是绍兴县纺织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齐、经营品种最全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中国轻纺城借助产业集聚的东风,始建于1988年10月,1992年6月正式更名,成为全国首家被冠名为“中国”的专业市场。1997年2月,全国第一家以大型专业市场为基础组建的规范化股份公司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轻纺城现已拥有东、中、西、北 四大交易区19个专业市场,其中纺织品市场13个、轻纺原料市场1个、纺机及轻工产品类市场5个,布匹万余种。

产业集聚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的产生,反过来专业化市场又推动了集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中国轻纺城是绍兴纺织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也是绍兴经济发展的窗口。轻纺城日客流量10万人次,来自外地的客商约占70%,有93条固定运输线通向除台湾、、海南外的全国省市。每天运出货物在2000吨左右。日均成交额约6000万元以上。同时,它也是国际大市场。 2002年市场成交额226亿元,自营出口14.6亿美元,名列浙江省第一;绍兴县的纺织品销售辐射全球,出口额占全国纺织品出口额的15%,外销率达到50%以上。第二,完备的国际性贸易平台功能使得“绍兴”成为了“纺织”的代名词,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创立。第三,完备的专业化市场也为产业区内的劳动力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内部经营者达到了3万余人,为市场配套服务人员也有3万人。

产业集聚解决企业资金问题

同一地区集聚的众多企业,彼此知根知底。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更多的途径来了解某一具体企业的信用状况,这便削减了贷出款变成呆坏账的可能性,使得企业从金融机构贷出款的成功率提高。同时,集群存在的基础在于群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由于较充分的信息,企业彼此间也可以贷款融资。绍兴的贷款逾期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企业间的贷款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回收率,都印证了如上分析。产业集聚还能吸引全球游资。截至2003年10月底,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本三菱株式会、麦当劳等10家世界500强公司已以不同的形式在绍兴进行了投资。

产业集群塑造服务性政府

绍兴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注意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培植纺织龙头企业,允许有实力的大织造企业上马印染项目,方便织造和印染企业的联合兼并,推动开发和营销优势的形成。绍兴政府致力于为产业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定发展重点,提供完备的基础性设施、做好服务性工作,使得政府对企业的经营不是大包大揽,而是以有限政府与服务导向型政府的形式为引导。由于绍兴大部分纺织企业处于由创业者向新生代交接的过渡时期,这种类型政府的作用就更显其重要性。

综上,绍兴纺织的生动案例证明了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功用。无论从分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角度,还是从塑造服务性政府的角度,产业集聚的存在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绍兴纺织借助产业集聚的巨大推动力一定能够成长为全国一流的先进纺织业基地和有特色的全国纺织中心。产业集聚下的绍兴纺织,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 韦伯. 工业区位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 浙江统计局. 2002年浙江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东南沿海地区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 下一篇:广东利用外资实践的总结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