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水平的研究

时间:2022-10-17 05:04:56

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水平的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领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土建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是确保土建工程施工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探讨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水平是提升建筑质量水平的基础,质量是建筑真正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水平尤为重要,想要提升土建工程施工水平就必须清晰土建工程中问题,并从技术和管理上提供有效防控措施,更好推动土建施工的运行,从而提升建筑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竞争力。

一、土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挖坑槽时出现塌方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主要原因: 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土方堆放位置不合理而造成塌方。

2、土方工程中场地积水

一些施工企业在建筑场地完成场地平整后,场地范围内局部或大面积积水,主要原因:场地平整时,尤其当挖、填方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碾压密实度差,或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要求,有的在平整场地时甚至用淤泥、冻土、膨胀土做回填

土,遇水后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陷,低洼处造成积水;排水措施不当,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泄水坡度不合理,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周围无截水沟;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人员不够重视,测量时误差较大,或出现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致使场地积水。

3、砌体出现裂纹不达标

砌体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砌体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主要原因:进行砌筑施工的操作人员不具备进行砌砖的水平,不宜进行此项工作,是砌体砌筑时对组砌形式无规划或没有确定,或施工操作人员未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砌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砌砖柱需用大量六分砖,打砖较费工时,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六分砖,用包心砌法。在同一单位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同时,没有严格按照皮数杆进行砌筑。

4、地下防水工程的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主要原因: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没有认真清除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混凝土黏结严密;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流出。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5、钢筋表面锈蚀呈鳞片剥落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原因是保管不良,现场存放时无铺垫,雨雪天气不采取措施,或存放时间过长,仓库环境潮湿等。

6、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是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黏结造成麻面;是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对策与思考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土建工程施工水平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控制。

1、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1.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邹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

此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1.2 提升技术水平

要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要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预;要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1.3 仔细领悟施工设计图纸

在施工技术管理中,最关键的是要领会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在企业中标之后,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及时做好技术审查工作,保证施工目标能够有足够的技术保障。在施工中,要把施工设计图纸的意图融入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之中,既要依据图纸施工,又不能完全依赖图纸,而忽略了工程的实际情况。

1.4 创新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土建工程技术管理的创新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建筑工程的发展迅速,施工技术管理只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和目标。同时,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要适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建筑企业不断的发展中,要通过发展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开拓市场,让施工技术管理做到高水平发挥,做出科学的决策与应对。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在生产运行方面也有淡季和旺季。建筑企业在开展创新的管理模式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以确保管理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筑企业应努力建立灵活的管理模式,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对施工管理部门进行划分式管理,合理的分配职权,保证工程的顺利运作,有效地解决问题。

1.5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由于土建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来自进城务工的农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都比较低,这样会对土建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的不利。因此,施工单位要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能够使施工人员掌握企业新

注入的设备,工艺以及新材料的使用规范,能够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工程的施工,更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施工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履行好岗位职责 在土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员要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与施工队一起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严格执行每道工艺的落实,确保质量要求。主要是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验收,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决不使用;二是坚持开展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制;三是当日施工完成的工程量应分批、分段验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结语

要提升土建工程施工水平,就必须从问题入手,以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为主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双管齐下,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提升建筑物的水平和安全水平,提升企业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大勇.房屋结构设计通病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2] 查全平.浅谈房屋结构设计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东科技,2006,(10).

[3] 冯春林.浅谈住宅结构设计的通病及防范要点[J].科技风,2009,(11).

上一篇:特大型多层建筑防火设计研究 下一篇:天津地铁3号线金狮桥站开挖过程中所遇问题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