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04:24:26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习的动力和贯穿学习活动的主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索的开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但我国学生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要素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养成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1.促进学生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事实证明,学生的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引导学生弄清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

2.引导学生形成“我要提问题”的内驱力

教师平日里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重要性的引导。如,教师经常说一些鼓励“问题意识”的话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是一个有创新的人”“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得出更为重要”等等,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种大胆质疑的精神,及时留下自己的智慧瞬间,增强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拓展问题空间,带着“问题”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平日里,教师要培养学生要留心生活中的事情,养成爱发现、爱提问的好习惯,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预习和思考,善于发现问题

预习是上课前对学习新知识的自学准备,是学好新课的基础。课前,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精心编制问题化的“预习思考”,使得预习作业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方法翔实,将预习作业真正落到实处。

1.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发现问题

新旧知识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延伸和拓展。教师要在课前明确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告知学生新课的主题,如“认识公顷”“图形的平移”“三位数乘两位数”等,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知道要学什么内容,从而自主地去寻找新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如,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新课主题和内容,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与本节课相关”“新、旧知识的异同是什么”“你从中获得哪些收获,存在哪些疑惑”等,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

2.让学生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把重要的概念和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如用“____”画出主要概念,用“.”标出关键词,用“?”标出疑问等,让学生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寻找问题,画出自己认为重要和不理解的地方。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没有思考交流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敢于提出问题。课上,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在预习时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当一当“小老师”。只要是学生说出来的,教师都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及时给予鼓励,如有不正确的地方应予以纠正或有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善于发掘其中的闪光点,使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乐趣,激活其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教师在上课时,还应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在课堂提问时,要经常用“你的观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等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四、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成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情感体验,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质疑,提高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质疑解惑,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凡是学生能说能做的,就让学生先说先做,说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寻求新知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会归纳、学会综合、学会创新,形成学生的解题经验。这样,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感受到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朝夕之功。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应成为我们持之以恒的教育追求;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编 高伟)

上一篇:浅析影响初中英语单词记忆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解析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轻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