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语文“讲·学稿”使用的回顾和反思

时间:2022-10-24 02:55:36

对我校语文“讲·学稿”使用的回顾和反思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校于2008年秋季决定进行讲学稿的大胆实践,决定实践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的参观、学习和借鉴,以及探索、实验、总结和反思,我校于3年前全面推行了讲学稿,并已经形成富有我校特色、切实可行的“讲·学稿”。

“讲·学稿”是一个集教师教案、教师集体智慧与学生学案为一体的文本资料。对于学生来说,“讲·学稿”所提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无疑加强了他们的预习环节,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给他们提供了课堂展示的机会,同时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因为预习扎实了,上课时学生就有信心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因为表现好,就会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就更加有热情学习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态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高,甚至是大面积的提高。

一开始推行“讲·学稿”,我们都有些不赞同,甚至抵触。但在部分班级、部分时段、部分教学内容上进行尝试后,我们发现效果很好,这才大面积铺开。为了打造自主、高效的课堂,我们首先进行了我校“讲·学稿”的编订和完善工作。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投入到《“讲·学稿”编写指南》和“讲·学稿”编写工作当中。在大量学习、总结、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们首先编写了语文“讲·学稿”。有部分教师还进行了相关课题立项研究。

我校先后有一大批教师去江苏等地的学校进行了反复观摩学习,对我校语文“讲·学稿”的编写和使用做了重点研究。

一、我们使用“讲·学稿”的情况回顾

1.编写“讲·学稿”。为了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集体备课日常化,教研工作生活化”的新思维指导下,我们全校二十多位语文教师经常在一起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反思,解决“讲·学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语文组总的做法是把每篇课文分配到每个教师,进行主备,然后通过集体讨论,最后定稿。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探讨交流,一次次的修改纠正,使得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使得“讲·学稿”不断得到改进。

2.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接受新知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熏陶下,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前预习的质量,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反复告诉他们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是受益终身的事情。我们还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碰到问题时不要畏惧、退缩,要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并告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还会重点讲解,打消了他们的担忧。此外,我们还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成果给予肯定,同时引导他们由原本的题海战变为三先三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先准备后展示)的学习程序去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慢慢学会了预习,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讲·学稿”也得到了普遍认同。在编写“讲·学稿”预习环节时,我们先编写复习巩固部分,把学习本节课时要用到的知识点列出来,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样,整个预习环节就体现出本课的基本框架,而不是一些简单的练习,使得学生在预习时就知道本课的学习线索。我们还要求学生先熟悉课本再看“讲·学稿”,然后在“讲·学稿”的引导下再去预习新知,而不仅仅是完成讲学稿上的习题,向教师交差,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习的效果。

3.检查监督学生完成自学情况。每天的“讲·学稿”我都会收起来进行检查,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既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又能从中发现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及上课时的计划、侧重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使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学。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与学如何协调,教师应如何导,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实现,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最初使用“讲·学稿”时,由于学生在基础和自学能力上有一定差异,预习所达到的效果不同,为了照顾每一个学生,我们仍然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知识点都细细讲解,因此课堂效率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搞得教师自己更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不断进行探索、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做到精讲和少讲,可以不讲的不讲,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使用“讲·学稿”的好处

我们发现学生开始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了,学习成绩提高了,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课堂的主体改变了,师生的身份地位转变了,教学的方法途径改变了。实施“讲·学稿”以后,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传授灌输,而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或生成的疑难进行点拨,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指导者、评价者。每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脱离了以往的盲目形式主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交流频繁了,教师也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可以随时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2.学生负担减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实施“讲·学稿”,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讲学稿上的内容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也基本没有课外作业,把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了,所以学生学习变得轻松了,真正实现了“愉快学习”。由于“讲·学稿”学生已事先预习,所以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了如指掌,在课堂上,往往经教师数语点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并且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讲解,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甚至有的学生为了一道题目争论不休,吵得面红耳赤。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也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逐渐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技能。

另外,教师也从以往课节节必备,作业节节必改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了,有效工作的时间增加了。备课实行轮流备课、集体备课,使得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研讨、交流,提高了效率。学生的“讲·学稿”交到教师手里以后,教师经过认真对照、批阅,很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加详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3.学生学习主动了。实施“讲·学稿”以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很多学生进步相当大。“讲·学稿”上的每道题基本上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学习、理解,所以知识巩固相当好。“讲·学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讲·学稿”刚开始实施,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因而不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渐解决。

总之,“讲·学稿”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帮助,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也轻负高效了。“讲·学稿”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讨论和实践。“讲·学稿”的使用是需要一定时间去探索实践的,我们语文教研组、课题组会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讲·学稿”的实用性和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浅谈数学分析中的一道计算题 下一篇:刍议绿色消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