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里的“五角星”

时间:2022-08-25 07:11:09

苹果里的“五角星”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展示展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你看,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看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想一想我们的教学,教师认认真真地教,学生循规蹈矩地学,在学生还未以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学习之前,大量的实例和方法已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情不自禁地按照教师的模式和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这样,我们还会得到更多的、有创意性的思考吗?加德纳说:“改变思维是永恒的话题,我们要为学生未来做好思维方面的准备。”美国的教学目标里,有一条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可见思维方法的训练对培养创新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自己的实际,我在教学《衣架的联想》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就在班里做了切苹果的实验。我请学生将带来的苹果切成两部分。全班43人,只有两名学生切出了苹果里的“五角星”。 我问这两名学生为什么不按照常规切苹果的方式去切,他们的答案也都是源于当时看过的那篇文章,想切一切,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五角星”。 我问学生:“通过切苹果你有怎样的启示呢?”学生总结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根据切苹果的实例,我为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便做了以下思维方式的训练。对直线进行联想:比如,它是中文里的一,也是一根平衡木、电线杆(如果有的学生联想到书边、门边、桌子边,这只能算一种联想),2分钟以内看谁想得最多。对直线进行联想,大家想得最多的是横直线。这个环节的训练就是告诉学生,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式,直线可能是“横直线”,也可能是“竖直线”,还可能是“斜线”。如果我们多角度地进行联想,将会有更大的联想空间。

做完了上面的小游戏,我再让学生对衣架进行联想,学生似乎找到了联想的方法。他们把衣架正着放、倒着放、斜着放或者进行组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联想,把衣架联想成弓箭、秋千、相框、跷跷板、蝴蝶、渔具……学生的思维角度开阔了,作品更有创意、更有趣味了。

这堂课,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我看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也需要我们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由、自主地进行实践探索。我想,学生呈现给我们的结果将会更加精彩、更加多样化。

在课的最后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一个13亿人口大国,应该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近百年来,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竟然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中国人的创造力到哪里去了呢?我希望中国创新型人才从咱们班起飞。

学生看了这段话后,教室变得更安静了,每个人都若有所思,这的确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作为美术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将成为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

通过切苹果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模式化、常态化,也通常习惯沿着一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走下去,然而这种思维模式往往阻碍我们的独创性,所以只有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鼓励创新,才会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刍议绿色消防技术 下一篇:教师——学生灵魂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