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探索

时间:2022-10-17 03:33:42

高职院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探索

摘 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为此许多课程都进行了改革。本文从高职院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提出改革建议,使课程能更好的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要有新的理念。《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做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必修课,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因此,为了使课程更加适应高职学院的教学需要,笔者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上进行了探索,力图构建一套适应市场需要、能培养学生营销调研实战能力的教学体系,真正体现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为“导”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时展、符合人才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任务的差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不同的教学方法,立足于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提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案例教学中,依据案例导入、知识讲解、分组操练、点评、总结归纳、能力拓展的顺序,根据市场调研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提取对应的教学项目。各教学项目均应以工作任务为依托,以问题导入的形式组织教学。

(二)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针对合作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确立调查项目,以实际的调查工作任务为驱动,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状态,以职业员工的姿态完成调查任务,体现出市场调查员的工作精神,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凸显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安排市场调查项目时,应考虑调查项目的大小、难易,根据工作量安排调查小组,把调查项目安排到小组的调查工作中,使学生在调查工作中处于工作状态,以调查员的素质、能力去完成调查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法的开展,能再现实际调查工作流程的结构设计,做到教、学、做无缝对接。

(三)角色扮演法

借助软件模拟,由计算机真实地模拟出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市场运行机制,使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衔接起来。例如在通信服务类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方现代营销软件中的市场调查与预测部分,引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将中国电信的真实调研项目带入课堂。在仿真环境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调研角色进行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各组互填调查问卷、问卷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训练,从而达到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的目的。

(四)实地参观

在分情境如日用品市场调查预测讲授时,学生在撰写调研方案时往往一头雾水,很多学生连某种日用品的种类、价格以及竞争对手的状况都不了解,如果单纯的采用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方法,最终撰写的方案会完全与现实脱节,缺乏操作性。因此,在这样的环节,可安排学生到易买得或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参观,使学生了解日用品的种类、价格、促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撰写市场调查方案。

(五)实战体验法

教学研究组的老师应积极拓展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能涵盖了课程情境所需的各种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学习情境下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教学需求。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我们的学生可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进行简单的项目调查,学生们通过“真刀真枪”的实践,能够加深课程及专业兴趣,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感受真实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毅力,也缩短学生与社会的适应期。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实战体验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的关键的作用。

二、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程应以课程教学为中心,注意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课件演示、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一)使用现代营销软件及EXCEL、SPSS等统计软件

采用现代营销软件中的市场调查预测部分,由计算机真实地模拟企业实际的经营决策环境,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市场运行机制使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衔接起来。在仿真环境中,学员可以像实际调研者那样,自主地进行模拟调研。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得出结论:这种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训练,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

EXCEL软件对数据量较少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通过柱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多种图表图形进行分析,使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更加的生动。同时,SPSS数据资料统计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可以对数据量较大的调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数据资料,利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处理的能力。

(二)开设网络课堂

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我们可开设网络课堂。在网络课堂中我们可添加课程标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训指导、案例库、作业练习、在线测试等栏目,使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下载课件、教案、进行在线测试并观看其他同学的调查成果等,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同时使学习的互动性和及时性成为可能,能大大提高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课程组教师可制作全程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积累大量的与课程有关的视频资料,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形象地诠释时间序列预测等定量预测的趋势图形分析部分,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性。

三、教学效果

笔者从事高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已经长达八年时间,从以往的教学来看,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学生在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游轮、中国电信日、旅游产业节等相关实践活动中进行问卷设计、问卷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调查分析和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最终形成了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报告等相关成果,也受到了企业的肯定和好评。

多年来,我们一直对学生的评教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学生对本门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认为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能够使他们在掌握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职业素质。同时,这种采用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模拟公司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去认识和学习该课程,与岗位结合密切,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就业信心。

因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构造立体的教学资源网络,突出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课程更加适应高职学院的教学需要,从而适应信息时代我国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需要,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对市场调查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轶,韩建东.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智能路灯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屌师杜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