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6 07:12:58

浅析高校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扩大。高校财务管理方面也日益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许多与高校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整体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高校 财务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120-02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20世纪末我国大学伴随“双向选择”就业机制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运动。在扩招浪潮下势不可挡地也带来了高校扩建大浪,由此也产生了高校以往来源经费供给不足与由于扩招带来的建设资金激增之间的矛盾。

1.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资金有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到2000年各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应达到当年GDP的6%的目标,而我国2001~2009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均未达到4%。这充分表明,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高教经费投入比例与世界评价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各地政府对高校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这样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2.筹资渠道单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到5000亿元,其中吉林大学贷款金额更是达到30亿元。高校每年用于支付利息的金额就高达225亿到250亿元左右。适当的银行贷款有助于改善教学、学生生活设施和提高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如果高校不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水平过度贷款,盲目扩建,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面临到期时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甚至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过度借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将影响高校的信誉,产生信任危机。

(二)重一级财务,轻二级财务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即学校和二级学院进行分级管理。而在逐步下放财权给二级学院时存在着制度管理不到位,对二级学院的财政开支和创收分配上存在明显的制度不明确问题,没有明确划分各级会计机构在财务工作的责任和权限,对经费使用、核算没有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造成上下资金财产流动管理脱节,有部分二级学院甚至出现业务招待费、劳务费等占总经费比重过大的现象。

(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一些高校在对外投资、物资采购和基建项目招标等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涉及刑事案件,从而使高校资产安全保障存在较大隐患。因此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力度,是保护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1.高层领导的个人财务决策能力过大

高层领导尤其是主抓财务工作的领导在相当程度上能支配本校的财务支出,他在财务的报销、借用甚至挪用方面均有较大的权限。而同级别的其他领导和财务人员对此做法基本默认,整个呈现离散状态。

2.控制内容不够全面、执行力不强

学校只针对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进行内部控制,而对于银行存款和科研经费的去向管理相对较薄弱。如有些学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等内部控制机制,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有些高校虽有内控制度,但执行力不强,对财务违规违章问题没有相关的处理措施和处理办法,这就造成了内控制度没有达到应有的控制目的,形同虚设。

3.财务部门工作内容单一

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财务部门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人员仍习惯于简单的记账和日常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所占比重小,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工作无暇顾及。而现如今需要财务工作人员投入到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工作当中去,以便高层管理人员对学校的各项财务状况有大致的了解,并能为日后的各项财务分配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积极拓宽筹资渠道

美国存在一些我国目前尚未出现的筹资渠道,如在银行贷款方面,政府可以担保并充当最后的债务人,一旦高校不能如期偿还贷款,则由政府负责向商业银行偿还本金和利息。这一制度一方面可以给银行以保障,从而大大提高银行贷款给高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轻了高校的财务负担,解决了高校的后顾之忧。另外,美国高校的高等教育债券融资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债券融资风险小、社会效益高,易为民众所接受,但发行教育债券必须具备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运作机制,我国目前情况下可以先选取知名度高、信用等级高的学校作为发行高校教育债券的试点,再逐步推广。

(二)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

1.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加强资金使用计划性

首先,高校可以组建“预算管理委员会”,选拔专业技能过硬的财务员组成,并由分管财务的校长或总会计师担任主任,增强预算编制的权威性,保证预算的可行性。其次,积极探索预算编制方法,以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不断调整编制制度,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再次,充分考虑资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按照预算确定的支出项目,做到资金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每笔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充分体现资金的使用效益。

2.加强财务分析力度

财务分析是运用会计资料,综合地对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结,做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高校要加强财务分析力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通过这样的财务分析制度,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高校的资金结构、资金的自给能力、单位的负债情况、积累情况等,这样可以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学校的经济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做出科学决策,也便于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以便不断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规范财务人员之间内控制度的确实落实。注重责任牵制,人员配置合理,在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个人承担的责任范围,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由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务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报问题。再次,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程序控制。此外还应成立财务决策会议表决制,对于金额较大的业务要进行集体表决,防止权力滥用。最后,要建立以预防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的运行机制,防治管理中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纪律控制等。

(四)重视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

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定期二级学院向上汇报资金流动情况,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实行二级管理后,应明确各院的职责、权限,最大限度地确立各院系的财务具体收支事项,以确保以学院为中心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的运行,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同时,应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和有关经办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其养成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良好习惯,使其在资金使用和开支方面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规模的扩张给财务管理方式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高校亟需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早日发展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张同功.美国高校贷款融资运营与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2月,第2期.

[2]毛爱军.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财经视点,2009年,第7期.

[3]陈小琴.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2010年,第3期.

[4]尹小娟.地方高校财务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师,2009年,第7期.

上一篇:翻译能力实证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