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情感教育实要性

时间:2022-10-16 05:39:02

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情感教育实要性

护理情感教育对护理人员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直接决定和导向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能促进良好的职业态度的形成,进而影响护理工作的实践行为。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护理事业未来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促进职业情感领域的积极转化,有利于学生良好护理品质的形成和护理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本文对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1、护理职业情感的内涵护理情感是指与护理职业相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广义的护理情感包括对护理工作的情感状态与体验以及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活动,如护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对护理工作的动机、态度、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等;狭义的护理情感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尊重、同情等[1]。护理情感对护理人员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直接决定和导向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能促进良好的职业态度的形成,进而影响护理工作的实践行为。

2、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情感的属性和本质都能在态度中表现出来。高职生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中,情感态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情感教育的意识淡薄,情感教育的能力不强。目前,高职护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高学历、高能力的教师比较缺乏,有很大一部分老师情感教育意识淡薄,难以将教学工作与情感教育工作充分融合,或者说在操作过程中比较困难。可喜的是已经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讲,这方面的工作还显得比较薄弱。

2.2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不高。现如今,学生报考专业的风向标主要是看就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家长的高压下选择专业,另外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职院校的门槛较低,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更有一些学生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来上学。

2.3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强。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度不够,了解不够全面。学生在入校选择专业时,主要参考的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在护理实习操作时,表现出对操作规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规范。

2.4学校缺乏科学的情感教育管理、评价机制。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但此项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学生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老师,在目前高职护理专业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要想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3、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合理路径

具有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护士。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有具备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而,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情感教育应从入学时就入手,在新生入学时增强护理专业认识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3.1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人文现象。而我们要想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改变这种现象。积极地引入人文教学,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师生之间不仅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而且还通过情感内容发生交流。根据护理学中“人、健康、环境、护理”基本概念来指导课程设置,摆脱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新课程,如: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社交礼仪、医学社会学、当代青年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新课程,增强课程间联系,拓宽护生的视野,加强护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注重高职护生在沟通交流、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等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临床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等,增加临床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必然对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3.2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3]。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容的情绪状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在教学课程外,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兴趣,但不会主动学习,找不到学习方法,只认为自己能够考过国际日语能力测试N2级,不太敢考虑最高级N1级,目前只从图书馆借考级的书,同时非常希望教师能够给介绍日语考级的实用书籍,他们对日本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并不了解。对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将来非常想从事于日语有关的工作的这样一个学习者。由此表明,对于这样的学习者,急待于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没有正确的日语学习方法;(2)没有合适的考级用书;(3)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欲望也并不十分强烈。针对这3点问题所在,笔者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法。

(1)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日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听、说、读、写这四门技能都有各自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2)教师除了备好课,利用其它时间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考级信息。2010年开始,日语国际能力测试已经有新的标准。教师应该将每年的N1,N2级题都仔细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的时候能够更加把握重点,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分清主次,对考级中出现问题频繁的语法点等加以详细的讲解。

(3)教师应该多利用网络媒体,了解现阶段考级实用书籍,介绍给学生购买。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样的书比较实用,有的书答案有很多错误,有的学生家境稍困难,负担不起价格稍高的书,多数学生只从图书馆借书。借来的书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的上面已经写满了答案,有的版本很旧,有的续借不到等等,使用起来效率很低。

(4)中国日语教学研究界泰斗,徐一平教授曾经说过,日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日本文化背景知识。面对着肤浅的喜欢日剧、日本动漫、日本游戏,但对日本文化进步了解的欲望并不十分强烈的学生,怎样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今后很大的课题之一。但是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在要求学生了解日本文化之前,先要要求教师对日本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传授知识。不仅仅是日本文化,更应该了解中国文化,这样通过中日文化对比,定会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

总之,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日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较普遍的问题,做为今后日语教学改革中的一环,要求教师们做的工作并不是轻松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被动,被附加到教师身上,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努力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日语人才。当然,本问卷调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也许存在着其他的问题,等待着今后进一步的考查与研究。

上一篇:国际法角度下的妨害国交罪思索 下一篇:运用农行作用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