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乡一体化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16 05:34:51

国外城乡一体化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启示

一、引言

从上世纪后半段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些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带动了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实现了居民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变。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处理城乡关系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农业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关键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农村和农业会在城镇化以后消失吗?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在城镇化以后,农业和农村作为生产的场所和人类聚集的社区都不会消失。农业除了解决人们的温饱以外,还有具有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态平衡等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农村也将长期存在,因此城镇化的最终结局是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

通过实践教训和国外经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而是要形成一个有大有中有小的合理的城镇体系。我国从“十五”规划开始,城镇化发展思路中已不再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跳出“规模政策”的框框,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这一思想延续到“十一五”规划中。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互相配合的城镇体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集约化、多样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并举,构筑一个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

四、协调城乡工业发展

城乡工业对资金、资源、市场的争夺,过去、现在及未来相当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而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村工业,只有农村工业得到顺利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及农民收入的根本提高。也唯有农村工业得到发展,社会的产业供给能力才能与全体居民的需求能力取得对称地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三次产业间的总量循环关系才能理顺。第二、第三产业将由于占人口主体的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找到他们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余地,农业内部将由于富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农村工业及农村工业发展带动起来的第三产业而大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可承载起农业进一步发展要求的物耗上升的负担,保持与国家工业化过程相适应的稳定增长。

五、注重政府在城乡一体化中作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韩国“新农村运动”的起步、拓展和深化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在国家财政资源扶持下进行的。同样在日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都是在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下完成的。正是政府的积极主导,才使分散的农村改革得以成功发展,正是政府的积极主导,才鼓励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在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参与程度,深刻影响社会参与度和农村面貌改变程度,深刻影响城乡关系的统一与和谐。为此,政府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必须定好位,有所作为;制定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计划,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把提供就业岗位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等。

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在2011年初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一个法制国家中,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通常是其经济与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经济行为的法律界限,有法可依。首先要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制定法律法规,进而实施。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就能保证稳健、持续的发展,就能取得经济社会建设效益的历史最大化。

七、关注“反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种不能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反城市化”,即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被城市人口向农村的回流所取代。工业不是向城市集中,而向着农村转移,原因在于农村具有空间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潜力。“反城市化”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西方学者在工业地理学中用到这个术语,指的是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中心从原来的大都市中心向较小的聚落或者尚未工业化的农村迁移,形成了一些城市活动混合在乡村的新形式。国外学者把它称为“反城市化”,我国有的学者把它称为“乡城一体化”。在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对立引起学者们对城乡之间的各种关系与想象的研究。

在我国,应该如何协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应该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经验,而是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卫华, 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

式[J]. 中国农村科技, 2007, (7).

[2]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

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

上一篇:关于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下一篇:对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