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时间:2022-10-16 05:12:42

临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205-01

【摘要】 在医院的特殊环境中,护士是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人员之一,因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职业防护迫在眉睫。通过对临床护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针对护士所处特殊环境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指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

【关键词】 职业危害 护士 防护措施

临床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性因素。随着各种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一次性医疗用品、化学性药品制剂的广泛应用,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增加,护士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针头、安瓿、手术刀片、剪刀等,在使用中由于防护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1.1.1 细菌:工作护理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创面等途径感染护士。

1.1.2 病毒: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 、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79.36%―92.3%,被乙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6%―30%。

1.2 化学性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常用的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及挥发性,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是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

1.2.2 吸入性:手术室护士频繁出入手术室中,其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消毒剂及残余的吸入性。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中可致自然流产,胎儿畸形、不孕,同时对胎儿的听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1.2.3 异味:临床使用各种消毒剂的气味,高频电刀使用中产生的焦糊气味,手术室空气消毒后的残余气味,长期接触会让人心情压抑、注意力分散。

1.3 物理性因素

1.3.1 紫外线:护士常每日紫外线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等,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紫外线,可能会造成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不良反应。

1.3.2 辐射及电损伤:各种精密仪器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手术护士造成机体的损害,如白细胞减少、放射病、致癌、致畸等。

1.3.3 噪音:医院内一般病室均能保持安静,避免噪声,但有些辅助科室,由于工作需要,机器启动及工作声音较大,护士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在,势必会受到损伤,引起听力、神经系统等损害。手术室的噪音如电钻、电刀、电动吸引器及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的报警伤声均可引起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使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易出错。

1.4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1.4.1 护士的职责是保存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核心也相应地以疾病(病人)为中心发展为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模式的转变,同时护士也是母亲、妻子、女儿的多重角色,多重角色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多重压力。

1.4.2 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职业价值的看法总是受到他(她)们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职业存有社会偏见,导致护患之间产生冲突,在处理护患关系这一环节中,护士往往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会带有紧张情绪。据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疾病易发高峰。

1.4.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丰富,病人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有时病人及家属由于担心和焦虑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定程度会使护士产生畏惧心理。

1.4.4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卫生单位都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理工作不明细化,紧急繁杂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工作环境,高风险的工作,易导致护士产生厌倦情绪、疲惫感,甚至于滋生改行的想法。

1.5 职业病:护士由于工作性质长期倒班饮食不规律,易诱发低血糖和胃肠道疾病,且体力劳动强度大,如病区氧气瓶的频繁更换,手术室、急诊科等科室搬运患者,容易扭伤腰背。

2 自身防护与心理调节

2.1 自身防护

2.1.1 正确洗手: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和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在护理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等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洗手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洗手后及时用消毒液泡手。

2.1.2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物品尽量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严格控制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时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若不慎溅入眼内,立即用清水冲洗

2.1.3 生物因素危害的防护;(1)工作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择期手术患者的各种相关检查,了解患者有无乙肝、艾滋病、梅毒等,无论是否有以上疾病均视为潜在的传染源,实施隔离预防措施,正确穿脱隔离衣可保护工作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和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被血液、液体污染后或打湿应立即更换,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防止悬浮在空气中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吸入和防止感染性血液、体液、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既可以保护自身免受感染,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职业感染的机会,有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2)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2.1.4 意外伤的预防及处理:(1)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刀片,用后及时放入锐器盒等回收容器内,避免针刺伤。 (2)手术中传递锐利器械如手术刀、穿刺针等,不可直接传递,必须规范操作。 (3)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应立即从离心方向挤出伤口内血液,最好多挤压刺激出血,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处理,其次作相应的抗体检查,注射疫苗。

2.1.5 减少空气污染:治疗室、手术室空气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在保证手术间内无菌的条件下,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去除室内残留的挥发性气体,手术中用电刀时要及时吸引掉气体。

2.1.6 噪音的防护、防止电损伤:各种电器设备应定期维修,确保安全,防止电损伤,心电监护仪、呼叫器等设备的报警及输出音量大小适宜,工作时遵守“四轻原则”。

2.1.7 心理因素危害的防护: 工作中善于学习业务及相关心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休息时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管理者必须有超前意识观念,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给于正确引导,保持其生理、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2.1.8 防止职业病: (1)有计划合理统筹完成班内工作,做各种治疗及手术前熟悉操作程序,充分准备用物,减少来回奔波次数。 (2)重视姿势的自我调节,经常活动双腿,转动颈部、腰部,防止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 (3)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加强营养。

3 职业防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重视防护用品、用具的配置及使用: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具,是防范护士职业伤害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很难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这些都可能造成护士职业伤害的隐患,应引起充分重视。

3.2 切实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目前,在大多数基层医院中还没有建立职业伤害报告制度,更谈不上采取及时科学的救助措施,临床中应建立健全护士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各种因素的潜在职业伤害,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制定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科学的救助措施,以保证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

3.3 合理的人员编制:合理的人员编制,是临床护理工作必须的人才保障,如果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超负荷,致使护士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大大增加职业伤害的频率和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权辉 , 陈翔 .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措施的调查[J] . 现代临床护理 , 2005,4(4):75-76。

[2] 袁秀萍 , 李红珍 . 护士发生锐器的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 . 现代护理, 2005,11(23):1979

[3] 元秀梅 , 朱秀琼 . 从健康促进的角度看我国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 2006,12(6):507。

[4] 张利然 , 刘丽萍 . 临床护士职业防害防护研究进展 . 现代护理, 2007,6(13):1562。

上一篇:社区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效果... 下一篇: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