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社区归属感缺乏研究

时间:2022-10-16 01:54:06

【前言】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社区归属感缺乏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而对于社区归属感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认为归属感就是个体具有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产生出强烈的“我群体”的一种心理状态。由此,学者单菁菁将其定义为“具体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社区归属感缺乏研究

摘要:社区归属感对社区关系网络维护与开拓、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反之社会资本也会影响社区归属感的建立。然而,当前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使得社区在居民社区归属感的树立和深化方面面临挑战。本文将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城市社区归属感缺乏的原因。

关键词: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347-01

一、社会资本和社区归属感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社会资本被认定为社会的一种“粘合剂”,影响和决定了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状况。布迪厄看来,社会资本是一种赋予成员信贷的集体财产,当成员在关系中继续投资时,它的功用也在得到维持和强化[7];社区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发生场域和载体,社区社会资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掌握:一个是居民可以通过利用社区关系网络而获得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另一个是社区文化、居民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层面对于社区关系网络的构建及社区社会资本积累和发展的影响。社区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包含社区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1]。而信任则是社区社会资本作用发挥的关键要素,只有社区居民间存在信任关系,社区社会资本才能发挥作用[2]。也因此,在衡量社区社会资本中,就包含了社区归属感和社会信任这两个维度[3]。综合此,林南将社会资本操作化地定义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7]P24。

而对于社区归属感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认为归属感就是个体具有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产生出强烈的“我群体”的一种心理状态。由此,学者单菁菁将其定义为“具体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4]。作为群居生活的人而言,对集体的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所在社区归属感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对社区有归属感,作为社区主体的居民才会积极地投入到社区关系网络中来,努力维系和发展这个网络,从而获得和发展更多的社会资本。同时,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还可以提高居民间的人际信任,促进社区信任水平的提高[5]。下面,我将以自己在社区中的亲身实践经历,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当前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社区归属感缺乏之间的联系。

二、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表现

(一)社会转型期,社区关系网络突变和不稳定性影响了社区资本的聚合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传统的“单位制”体制解体和单位福利分房制的终止,原来有单位承担的生产、服务功能逐渐由社区承担起来。社区不但承担着向社区内成员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的职能,而且还是社区成员获得心理、情感满足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的不完善及社会各项体制的束缚,使社区成员在社区内的人际交往、相互认同等需求并不能获得及时的满足,社区社会资本的利用和调动存在不足,使得社区关系网络也较为单薄,从而造成了社区成员对社区归属感的缺乏。

(二)社会制度中的硬伤分化、消解了社区关系网络,不利于社区资本的嵌入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速了城乡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并入住社区。但是由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很难与城市居民享有相同的权益,使其无法从心理上真正融入社区;同时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排斥和标签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因此,社区流动人口这个群体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很难嵌入到社区固有的关系网络中,社区的社会资本的构成由此变得单一和有限。

三、城市社区归属感缺乏的原因分析

居民在社区居住的年限、彼此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社区的参与情况等因素是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指标。结合当前我国社区具体情况分析,造成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缺乏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社区的管理行政化的干涉过多,居民对社区的总体满意度低。

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低会造成居民对社区的总体感受和主观评价不高,影响居民在社区的居住情绪,很难对社区形成“家”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在现行体制下,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很难发挥好其在社区关系网络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维系和发展社区关系网络,进而更好的开拓社区社会资本。同时,我国城市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不健全,社区内的各项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使得是居民对社区有一种不信任和排斥感,影响社区关系网络的稳定。

(二)现代化和工业化对城市社区原有关系网络的冲击,使得社区居民之间的关联程度低。

在社区中,居民是以“户”为单位居住在一起,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使得原先的“单位社区”关系逐渐淡化,居民间的社区网络关系失去了原有的共同利益点,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加上现代化社区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单元化、独立化和封闭化,这使作为独立个体的居民很难从亲友以外的人那里获得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支持,这种现象在社区的年轻居民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缺乏目的性和积极性。

社区参与不仅包括对社区治理事物的参与,还包括对社区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志愿性活动的参与。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邻里关系的淡漠及社区组织功能的薄弱,使得居民在社区事务的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漠然和排斥,甚至对社区组织的不信任。

(四)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社区人口的异质性强。

随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涌入城市,使得社区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人口的异质性增大,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也因此不断加强。本地居民对新入居民的排斥和不尊重;新居民对本地居民的漠视与不信任使得社区的关系网络变得不稳定,甚至开始出现断裂和扭曲。进而,直接影响了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聚合和开发。

四、小结

社区归属感作为一种心理情感,始终贯穿在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情感支持,满足社区居民的身心需要,从而增强居民相互间的信任、情感和依赖[6]。社区归属感的缺失会导致社区社会资本的缺乏和不完善;社会资本的短缺反过来也会影响居民对社区的认可、信任和支持,即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因此,社区社会资本存在的不利问题和影响因素,在解决其途径中,也可以将社区归属感作为考量因素,进而有利于社区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社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宏.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概念、缺失与路径重构[J].老区建设,2009(16).

[2]姜振华.论社会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5.

[3]姜振华.社区参与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艾理生.以社会资本建设和谐社区[J].湖南学院学报,2008(12).

[6]李有发.社会归属感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学报,2008,4.

[7]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22).

作者简介:罗巧慧(1987.4-),女,甘肃嘉峪关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的研究。

上一篇:试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下一篇:卷包生产现场工艺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