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6 12:54:23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提倡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从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如何发挥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智能培养两方面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多元评价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重要内容。现行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智力单一性的培养,忽略综合素质教育(即多元智能)的培养,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的潜力,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结合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从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两方面探讨多元智能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设计合理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多元智能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通常仅将智力范围局限在语文与逻辑方面,忽略智能的多元发展,造成许多具有其他方面的天赋与才能的学生受到了贬抑与忽视,采用单一的课程教法,以及“标准化”测验来对待所有学生,而忽视了个别差异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与发展。对职高生的教育而言,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因为职高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长时间处于学习的劣势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就经常出现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台下学生自顾自,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教学效率低下。“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可以轻松而有效率的,学习者本身也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展,获得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差异,发展他们方方面面的智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多次采用多元智能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高一英语Television:Good or Bad这课时,我指导学生课前做调查,研究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及所看节目占的人数比,这是运用“逻辑—数学智能”让学生意识到电视对学生生活的影响;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自己看电视所获得的得失经历,谈论电视的优缺点;听电视歌曲或学生唱歌展示一些好的电视节目说明电视的重要性,这是运用语言智能和音乐韵律智能来表达对电视的优缺点的进一步论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题为“Mobile phone,Good or Bad”的课堂辩论,反省如何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并充分利用好它们的优势,这是运用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处内省智能深化对待任何事物所应持的态度;通过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运用“肢体—动觉智能”来自觉树立合作意识……这样,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如下:

课程名称:Mobile phone:Good or Bad。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此种模式,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事物。

对学习者的预期成果:学生能以视觉、逻辑、语言或音乐等方式理解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的巨大帮助,并将之与他们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教室资源或材料:展示受电视影响的事例、辩论材料、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活动:

语言——学生讲述现实生活中看电视的经历。

逻辑——数学——做一份调查,了解学生看电视的情况。

空间形体——设计或提供几条名言警句。

肢体——动觉——讨论或辩论,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音乐韵律——聆听歌曲放松。

人际关系——小组讨论对电视和手机应有的态度。

内省——通过课后写小作文,反省自己看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课程序列:1.语言活动;2.逻辑数学活动;3.肢体—动觉活动;4.空间形体;5.音乐韵律活动;6.人际关系活动;7.内省活动。

二、充分发挥多元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智能培养

发展多元智能的同时要有相应的多元评价机制来确认和支撑。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纸笔测验手段。这种单一片面的评价极易导致学生片面、不健康地发展,极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心理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优势智力不是用纸笔测验可以测量出来的,考试或智商测验在预测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方面可以相当准确,但在预言他们走出学校后的实际情况时却无能为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就需要有新的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学生要善于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主张采取情景化的学生评价方式。在英语课中运用情景化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实施形式。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教学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因此,应把情景化的学生评价融入教学方法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评价学生。比如在辩论、采访、小组讨论、社会调查时,都应该积极评价学生。二是进行专门以评价为目的的评价。评价者要根据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设置多种情景,让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能以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展示所学。比如,同是学习一项内容,对言语智能强项的学生可以要求他进行口语表达,对空间智能强项的学生可以要求他进行一项活动设计,对音乐智能强项的学生则要求他进行演唱表演,对人际智能强项的学生则要求他组织活动或辩论等。让学生以自己的智能强项展示所学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情景化的学生评价方式,并不是多元智能评价观的全部内容。如多元智能理论还强调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自己、同学、家长、教师、社区人士等。多元智能理论还主张使用多元智能档案袋来记录学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郭福昌.多元智能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2004.

[4]张国祥.春风化雨:多元智能教育荟萃.香港:晶晶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下一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