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时间:2022-10-16 12:40:26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情感染、陶冶学生,唤起学生的形象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舞蹈美感的必要性

1. 培养美感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舞蹈美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舞蹈的美,包括舞者的神情与形体,舞蹈的动作、服装,以及舞者传递给人们的一种精神、情绪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舞蹈的灵魂和美是存在于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当中的。正是舞者的这些肢体和眼神动作有机、协调组合在一起,才能给人们展示出一幅幅或欢乐,或感动的美丽图画。所以,培养美感是学好舞蹈的基础,也是学习舞蹈的基本功。

2. 美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美及审美情趣是舞蹈的本质特征和灵魂,如果舞蹈缺少美学特征,失去了美的因素,那么也就失去了舞蹈这门艺术的价值所在。同时,缺少美感的舞蹈也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与接收。一个合格的舞者,如果缺少审美情趣,没有美感,就不可能正确领悟舞蹈的价值及其带给观众的意义。只有强化对学生舞蹈美感的培养,才能促使他们学好舞蹈,真正体会到舞蹈的灵魂及价值所在,进而传递给观众美的享受。

3. 培养学生美感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必要方式。舞蹈通过舞者曼妙的舞姿向人们展示某种精神内涵,让观众精神放松、心情愉悦的同时,深刻地领会和感悟到舞蹈的美,并受到精神、思想上的熏陶。而以上这些价值的实现与舞者自身的审美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也是对其进行美育的必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更加全面、正确地领会美的内涵,并将其展示出来传递给广大观众。

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美感对策分析

1. 强化学生美感意识。舞蹈是一门美的情感艺术,舞者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感状态下进行学习,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美的精髓并将其传达给观众,所以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充满爱心、欢乐及审美元素的舞蹈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步入舞蹈艺术美的殿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舞蹈教学质量,明确舞蹈的基本要素,包括动作的节奏、姿态及表情,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美感意识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理解舞蹈是“可视的音乐”,是“艺术之母”,是经过组织、提炼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可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2.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美的感受能力就是人们通过感官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的能力,包括对审美对象外在形式美和情感表现及象征意义两方面的感受能力。首先,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从自我做起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舞蹈教师应该从外在到内在,即从形象到品质达到完美的统一,将自己转化成学生美的感受对象。其次,在舞蹈训练尤其是基本功训练中,要让学生感到一伸手、一投足都是一种美,每一个动作、表现都是一种情感传达,其中都包含有丰富的灵魂与思想,促使学生认识到看似再简单、单一的动作也都包含美的内涵,都是一种艺术,并形成一种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理解美、展现美、感受美和认识美的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教师还应该多提供给学生有审美意义的舞蹈对象,如观看同学舞蹈示范动作和表演,观看舞蹈教学录像等,使学生感受到舞蹈这一流动的韵律之美。

3. 精细动作中注重美感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美感,教师应该特别注重精细动作训练。精细动作关乎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因为舞蹈动作组合展示的美是靠动作间的流畅过渡产生的,许多主要舞蹈动作的完成也是靠过渡动作的陪衬,进而烘托出舞蹈的风格特点产生美的。也就是说,舞者在做任何舞姿造型时,如果体现不出动率过程,不能掌握动作特点,那么其展示出来的动作就会显得呆板、苍白无力,整个舞蹈也就没有美感而言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精细动作训练美感,把每一个微小精细动作都做到一丝不苟,把美感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动作和身体的每个部位,这样才能使舞蹈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综上,美感是舞蹈的魅力所在,也是舞蹈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在强化学生美感意识,提高学生美感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注重每个舞蹈动作的美感训练,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舞蹈的美感,培养出全面发展、素质过硬的优秀舞者。

作者简介:王宁,山东省淄博市青少年宫,少年活动部部长,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青少年思想教育。

上一篇:“原点”之思:历史、典籍中的执政思想源泉 下一篇:村民对公共预算的“政治嵌入”与基层治理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