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时间:2022-10-16 09:41:54

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摘 要】对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绿地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实施措施。

【关键词】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绿地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喀拉塔勒镇作为阿克苏市邻近的一个小城镇,将在扩大阿克苏市规模及经济辐射范围,改善大城市形态和整体形象,为阿克苏市提供游憩休闲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喀拉塔勒镇这样一个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现代小城镇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

1.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1.1 概况

喀拉塔勒(原译为“哈拉塔”)镇位于阿克苏市的中南部,东与阿拉尔布托喀依乡和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接壤,西以阿克苏新大河为界与阿瓦提县相望,南邻阿拉尔市抚喀依乡,北接拜什吐格曼乡,地理位置东经80°22’~80°53’,北纬40°31’~40°55’,东西最长31.2千米,南北最宽41千米,距阿克苏市区约50公里,是一个农、林、牧结合的建制镇。

1.2 现状分析

据2010年末统计,现状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4909人,现状建成区绿地面积11.29公顷,绿地率5.65%,人均绿地面积23.0平方米/人。该镇逐渐形成了以防护林绿化为屏障,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庭院绿化为基础,以公共绿化为亮点的绿地系统。

1.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建成区绿地面积较少,无公园绿地,广场绿地中设施简单,没有突出当地特色,管理和养护不到位,有待改善,以便能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

(2)道路绿化存在不足,街道美化不够,行道树树种单一。

(3)一些企业单位的绿化水平较低。

(4)在绿化建设中,对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镇区景观重视不够。

针对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喀拉塔勒镇的总体规划,提出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措施是:拓展公共绿地空间;合理进行绿化布局;运用植物造景突出喀拉塔勒镇的特色;提高绿地综合效益,改善喀拉塔勒镇的生态环境。

2.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2.1 目标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条件,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布局。建设“具有现代民族风情的环境优美的城镇”是喀拉塔勒镇规划的总体目标。紧扣喀拉塔勒镇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特点,建成“沙漠边陲重镇、乡土风情之都”的发展城镇。

2.2 原则

2.2.1 系统性原则

城市绿地是一个完整的绿色植物生态系统。光、气、水、热、土等自然环境呈良性循环,城镇绿地所再现的人工生态环境系统,不但不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随时间和空间的俱增,效益呈现无限性,不受行政区域的约束。本着这一原则,城镇绿地系统应和城镇规划一起实现统一规划,全面安排,创造出城乡一体、外部生态防护和协调发展的城镇绿化格局,充分发挥城镇绿地的综合系统功能。

2.2.2生态性原则

绿地的结构、布局、以及单体设计要符合生态学原则,遵从生态学原理,适应生态学规律,注重对镇区生态敏感地区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为镇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2.3经济性原则

遵循经济规律,强调多种效益并举。在保证绿地比例的前提下兼顾绿地(特别是公园绿地)自身及外部的经济效益及服务功能,带动周边第三产业发展,重视绿地区位的通达度和可经营性。

3.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及各类绿地规划

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在总体布局上明确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创造喀拉塔勒镇的绿色环境。宏观层次在镇区结合农田的网状防护林组成绿色屏障,使整个城镇围合在绿色之中,以达到城镇小气候的根本性改善;微观层次上明确了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布局围绕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核、三轴、五点、六区”城镇布局,结合镇区以轴贯穿、绿线穿插、绿点均布的布局特色,最终形成“两心、三轴、四带、多园”为主体的绿地结构,又以“绿核”、“绿带”贯穿其中,形成内部环抱,经络全镇,营造大区域绿色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3.1公园绿地规划

(1)城镇公园:它位于镇区东侧,北临博斯坦路,规划占地面积7.05公顷,公园合理游人容量1183人(游人容量按60m2/人计算),公园绿地率不小于75%。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设置一些传统观览景点,如雕塑小品、山石观赏等,使公园在功能分区上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人的需求,突出喀拉塔勒镇的城镇特色,成为喀拉塔勒镇集休闲、游览、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镇公共绿地和全镇人民共同享有的“绿色空间”。 服务半径为2000~3000米

(2)绿洲公园:位于现有小学西侧,规划占地面积5.9公顷,公园合理游人容量983人(游人容量按60m2/人计算),公园绿地率不小于75%。在其公园内布置日常休闲、体育健身、地方文化展示等设施,为镇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服务半径为1000~1500米。

(3)社区公园:社区公园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结合规划的居住片区共设置了5处,总面积为7.21公顷。拟布置科普文化、体育健身、少儿游乐、老人活动等设施。绿地率大于75%。

(4)滨水绿地:主要沿现状的几条灌溉渠两侧布置带状滨水绿化带,其双侧绿化带宽度5~30米。规划中遵循:a、滨水休闲空间地段设计中的整体连续性原则;b、滨水空间中以人为本的可达性和舒适性原则;c、人文景观休闲空间多样性的原则。其内容包括了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健身、游戏场、安静休息区,其功能设置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保护)的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绿地率大于65%。

(5)街旁绿地:街旁绿地是以绿地、铺装场地和小型游憩设施为主的开放性公共绿地,是居民户外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旧城改造中易于实施的增绿措施。结合水系与道路的交叉节点、广场、行政中心,共设置了3处,总面积约1.34公顷。在街旁绿地建设中,做到见缝插绿,进行合理设计,点缀花坛、水池、雕塑以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绿地率大于65%。

3.2 居住区绿地规划

以绿为主,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3.3道路绿地规划

使喀拉塔勒镇区的主干道在空间上形成“两横两纵”的道路绿地主体构架,形成横向空间与纵向空间相互交错,错落有序的视觉效果。且每条道路配置不同的绿化树种,力求突出主干道“一街一景”的树种特色。树种易选择冠幅大、绿化覆盖率高的树种,沿道路两侧设置2-2.5米不等的绿化带,以此形成绿色林荫步行系统。道路绿地分为景观路、林荫路、一般道路三个级别,景观路绿地率控制在≥40%,林荫路绿地率控制在≥20%。

3.4生产绿地规划

目前,在喀拉塔勒镇阿热多斯库里村建有一处苗圃地,占地50亩,占建设用地的1.7%,与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2%以上标准近0.3%的差距。结合本镇的具体情况,将现状苗圃扩大,集中建设。按规划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计算,到2030年生产绿地面积为14.0公顷。

3.5防护绿地规划

根据喀拉塔勒镇镇区特点,在镇区的主要道路外侧及工程设施的周边设防护绿地,由道路防护绿地和卫生、安全防护绿地组成。沿博斯坦路、多浪路、迎宾路、上海路、长江路两侧各设宽10米的隔离绿带,树种以杨、榆树为主,亚乔木及灌木以沙枣、火炬、丁香、锦鸡儿、蔷薇等为主,为改善镇区的环境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工程设施用地与其它各类用地之间设置宽20米的防护绿带,起到隔离作用。设置此类防护绿地要求在污染源严重的地方采用密植的方式,以树体高大、枝叶繁茂的乔木为主,配置一定数量的灌木。常绿树与落叶树也应该有一定的比例,使之有效地发挥防护作用。

4.实施措施

4.1 法制保证措施

根据喀拉塔勒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园林绿化法规。用法制保证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按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留足园林绿地用地。城镇规划、建设部门应与园林管理部门共同严格把好规划方案审批、建设监督、竣工验收和平时检查管理等四个环节。

4.2资金筹集措施

形成多渠道的园林建设投资体系。设立城镇公园建设基金,列专款保证园林城镇建设。每年从城镇建设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园林绿地建设费,在各项工程建设项目中,拨出总投资3%-5%的资金,作为园林绿地建设工程费。

4.3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园林管理体制。设立城镇园林绿化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力量。

4.4苗木供应措施

重视本镇苗圃的建设,建立城镇建设系统的苗圃基地,根据城镇建设需要,定向培育各类不同规格的树木花草,引进良种,定向优选,保证镇区园林绿地建设用苗。

4.5加强绿线管理和法规的落实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规章,城镇绿线由城镇绿化与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予以界定。城镇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它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各类改造、改建、扩建、新建项目,不得占用绿地,不得损坏绿化及其建设设施,不得改变绿化用地性质。否则,规划部门不得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建设部门不得办理施工手续,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国土部门不得办理土地手续。

5.结语

喀拉塔勒镇绿地系统规划从实际出发,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喀拉塔勒镇地形特征,统筹安排绿地空间,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喀拉塔勒镇绿地指标:近期达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3m2,绿地率6.68%。另一方面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促进城市与区域的共生,引导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新疆东方瀚宇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疆五家渠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年[Z].2006:45-50.

[2]饶娟 傅超英.体现新疆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以新疆达坂城镇区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81-83.

[3]钱璞.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66(2):32-34.

上一篇:老房拆迁,两份遗嘱引官司 下一篇:浅谈信息管理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