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龄听障儿童在角色游戏中交往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6 08:41:23

浅谈小龄听障儿童在角色游戏中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 要:交往能力是人们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对于的年幼独生子女和特殊障碍儿童,在适应复杂的社会和沟通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由于家长过度宠爱和袒护,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为中心。缺少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经验,当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学习时,不适应环境哭闹不止,往往会因为不会交往而发生同伴间的冲突或伤害事件。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认识社会,提高其语言交往能力。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角色游戏;交往能力

听力障碍儿童也称听力损失的儿童,指各种原因导致其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及言语声。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觉察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

角色游戏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在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中,角色游戏因其固有的特性和对听障儿童的创造性、社会性和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的发展具有其他游戏和活动所不可代替的作用。

1听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现状分析

听力障碍儿童也是儿童,他同样遵循着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乐生活、在角色游戏中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围各种环境,幼儿可以扮演“医生”“教师”“营业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在游戏中必然要和“病人”“学生”“顾客”进行交往,在这种愉快的游戏中,幼儿的交往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由于听障儿童受到语言上的限制,在父母的庇护与长辈的溺爱下,脾气倔强、好动好奇、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缓慢,社会交往欠缺社会常识贫乏。伙伴范围狭窄,造成了他们胆怯、缺乏自信心,不喜欢与人交往等心理现象,影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不会与同伴交往,并且在交往中学会合作,找到朋友。表现出了各种的不适应:有的孩子很胆怯,不敢与同伴及老师交流;有的孩子表现出了很强的攻击,不会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

2.小班听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的原因

2.1听障儿童交往兴趣不足

许多听障儿童家庭,由于儿童疾病的原因,家长很少带幼儿与同龄正常儿童一起玩耍,幼儿接触较多的只是自己的主要照顾着,与主要照顾着容易引起一种“默契”,进行眼神交流或动作交流。这种默契在无形中减少了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语言沟通的次数,慢慢的听障儿童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影响幼儿语言交往和沟通能力。

2.2缺乏基本的交往技巧

听障儿童因听力损失,语言发展迟缓,常以情绪的外部表现作为交际工具,而他人对听障儿童的理解也依靠其表情动作,所以容易产生误解。例如,在轮替活动中,听障儿童由于不会说“轮到我了”或者“现在该我了”,他可能会简单地把另一个同学推到一边,结果被人误认为“爱打人”,导致在人际关系方面产生困难。虽然正常儿童也有这些特点,但是听障儿童表现更为强烈。另外,听力损失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者常感到自己孤独,没有朋友,在学校不快乐。他们时常表现出沮丧、退缩和孤立的情绪。

小龄听障儿童进入机构时,也标志着自己参与社会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有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活动更加广泛深入。部分听障儿童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同伴交往,经常默默地坐在一旁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或少与同伴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有的听障儿童任性、霸道,想与他人一起玩,却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常常在交往中与同伴发生冲突出现打、抓别人的现象,甚至伤害同伴,从而导致缺少同伴;还有部分听障儿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交往,时常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拿人家的东西,以至于出现争抢现象。因此许多听障儿童出现不适应新环境,或存在交往障碍的现象,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了小龄听障儿童缺乏基本的交往经验与技能。

3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小龄听障儿童交往能力的策略

3.1创造适于幼儿交往的环境,提供交往的机会,激发其交往的兴趣

根据小龄听障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掌握能力,我在班里创设了利于开展角色游戏的活动环境,如“娃娃家”活动,使一些性格孤僻或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与别人交流的小朋友在老师耐心引导和示范下参与活动。主动和娃娃打招呼,或交谈给分享自己的玩具小零食,进行简单的交流送客人等,在活动中教师应多观察,多鼓励表现突出的幼儿,使他真正体会到帮助别人带给自己的乐趣,这样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供他们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听障儿童们在交往中学会“同情、分享、帮助”,也可以不断消除和改进一些不良的行为。

3.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帮助听障儿童积累交往的基本技巧

3.2.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习得一些日常用语和礼貌用语。听障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缺乏表达性语言,对自己很想要某一个东西或者玩具时,不能及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或者别人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后不知道给怎么去感谢别人。因此,教师注意扮演一些与幼儿从属关系的角色,或者与幼儿扮演同一个角色。如:“娃娃家”的客人、“超市”的顾客、“小医院”的病人,或者老师当妈妈,听障儿童当宝宝等,用角色的肢体语言等参与游戏,主动与幼儿交谈, 你想要什么?让我玩一下XX可以吗?谢谢,没关系……” 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一起玩不要争、不要抢,学会等待和谦让这样长此以往同伴之间会建立一种和谐和亲密的关系。

3.2.2引导听障儿童在交往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如学儿歌、情境表演,或在幼儿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来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友爱互助,什么是分享合作。有些听障儿童占有心理很重,什么东西都爱往自己前面放,不会谦让。如:只有一个新玩具,两个朋友都想玩,怎么去协调呢?由提出问题到思考,从而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并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可以“两个人轮流玩”或者“两人一起玩”等。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求听障儿童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能用语言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

3.2.3鼓励幼儿主动与人交往。听障儿童掌握了一些交往技巧之后,为他们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可能,但是有一部分幼儿不能主动地与人交谈。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小杰,每次游戏他都喜欢画画,但总是坐在桌子旁边自己画自己的,从来不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交流。通过几次观察,有一次,我走过去和他一起画画,而我少了一只红色的彩笔,当用到红彩笔时,我就向他借,第一次他没有理我,可能是由于第二次看到我更诚恳、渴望的表情之后,他把彩笔借给了我。画完之后很感激的把他的彩笔放回去。 小杰是个比较内向、腼腆的孩子,和每个孩子一样,他也喜欢玩游戏,但是,他就是不愿意也不善于和别人交往。这时,作为老师就要鼓励他,以朋友一样的态度和他交流,让他学着慢慢和别的伙伴交流。经过几次美工区活动的参与,使他得到更多的交往成功的愉悦感,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愉悦的情感,让他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4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1听障儿童在学习和游戏过程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

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适当介入有利于提高听障儿童的交往能力。激发他们在活动中交往的需求。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运用暗示法,引导幼儿开展交往行为的,共同讨论协调交往的方法。对于交往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则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行为。如在角色游戏“妈妈和宝宝”中,教师为听障儿童怎样照顾宝宝作出了示范,为幼儿如何有礼貌地问答、怎样在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做出提示,同时也让听障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对活动感兴趣,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幼儿之间有了交往的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

4.2教师通过观察引导听障儿童解决游戏中发生的矛盾

小龄听障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游戏中常常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具体表现在:角色的分配,材料的使用,语言沟通之间的冲突等问题。这时教师引导幼儿,对游戏活动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引导幼儿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协商、学会自己解决游戏过程中的矛盾,愉快的开展游戏活动。从中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考虑别人的意见。在游戏中学会等待、轮流、互换角色等加深同伴间的友谊,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4.3引导游戏活动延伸

首先,要注意把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引导幼儿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家长在游戏活动或真实情境中,指导评价幼儿的具体做法,不断促进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总之,角色游戏是愉快的活动,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中,兴趣盎然的再现着现实生活。因此,更容易接受老师的启发和诱导。并逐渐让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谦让、合作。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游戏的教育价值,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向阳.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9月

[2]张燕.促进听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2010

[3]杜继纲主编.学前教育(幼教版)[M].北京:学前教育杂志社,2010:14

[4]王春燕、李慧慧.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幼儿园教育杂志,2009,15:8-10

[5]胡艳丽.听障儿童角色游戏中自主性指导策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3,11(5):386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的起始教学 下一篇: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的实施“少教多学”这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