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课程中的“你、我、它”

时间:2022-10-16 08:35:21

关注新课程中的“你、我、它”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这一年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来谈谈如何关注新课程中的“你、我、它”。具体地讲:“你”指的是学生;“我”指的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它”指的是指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教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105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新课程的到来就犹如“狼来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旧课程,更确切地说,已经习惯了旧教材,害怕陌生的教材内容,害怕昏天暗地的备课……而曾经天真的笔者,单纯地以为:新课程嘛,无非就是“穿着新鞋,走着老路”;像英语这样的学科,也无非就是把文章换一换,话题换一换,其他的还不都跟以前一样。但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才真正地体会到在整个新课程实践中需要多大的努力与改变,也才真正明白这回“狼是真的来了”。

平日里与其他教师尤其是本组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我们有许多的困惑。这里,笔者列举概括了如下几种:

1. 高中新课本普遍内容多,份量厚,而给的教学时间则太少,这让我们怎么来得及教呢?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呢?

2. 高中新课本中的内容新颖,但有时话题又过于“时尚”――连我们教师自己都不太熟悉或是感兴趣。我们如何去教自己不熟悉或是不感兴趣的东西呢?

3. 新课程下的高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是一场“颠覆性革命”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否都必须推倒重来?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那么,教师的“讲”和接受式学习还该不该要?

4. 新课程下的高考怎么改?我们如果真按新课程的要求去做了,会不会吃亏呢?会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呢?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碰撞或困惑,才更需要我们用理论和策略来解决。

在此,笔者就结合自己在这一年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来谈谈如何关注新课程中的“你、我、它”。也许很多教师看到这个标题会问“标题中的‘你、我、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笔者先来解释一下:“你”指的是学生;“我”指的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它”是宝盖头的“它”,所以这里的它不是指人,而是指课堂。

一、关注多变的“我”

说句实话,当教师还真是不容易,新课程更是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角色。我们要学会“多变”,要尽量去扮演好每个不同的角色――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

让我们看看自己具体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1. 教师是编剧(组织者)。我们应当组织学生发现、寻求、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2. 教师是导演(引导者)。我们要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3. 教师也是演员(参与者)。我们要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如作为参与者的我们,有时应当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与想法。

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也在努力去做好。因为我们知道,新课程实施的成败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这些园丁。事实也表明了,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适应、如何去参与呢?让我们在大脑里好好搜索一下最关键的词,那便是“备课”。关于如何备好课,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时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吃透教材了吗?

解放思想,活用教材

(2)这个单元你规划了吗?

统筹安排,整体规划

(3)今天你备作业了吗?

重视作业,及时巩固

二、关注发展的“你”

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践中也更为突出。因为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为前提,而这个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命题:

1. 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 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六个命题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于是,发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便应运而生了。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既然新课程如此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那么,教师的“讲”和接受式学习还该不该要?让我们重新听一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忠告:

探究学习、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意义学习或机械学习。那种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探究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接受学习以可以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合适,探究学习亦可以是机械的……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并不存在绝对的矛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什么时候用。我们常常会觉得让学生在课上探究、发现问题,会十分浪费时间,常常会因此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且有时候也会觉得学生并不能真正探究或者发现出什么问题。因为,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仍是以自己个人的“讲”为主,况且这样更能与高考接轨。而学生,也正如章胜凤老师说的,更习惯于听教师一个人的讲解,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记得谢萍萍老师曾经在学生当中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主要是问学生是更喜欢教师的集中讲解还是自己探究后的教师的补充。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第一种,他们认为教师讲的都是和考试有关的,而且一节课记下那么多笔记,特别有成就感,自己看,抓不住重点又费时。

学生说的有道理,许多教师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与担忧?是谁又是什么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教师和课堂没有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今年三月初在县新课程英语培训会上公开课给了很深的思考与感触。这是阅读的第二课时,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语言点课”。通常我们会将一个个语言点呈现并进行撒网式讲解,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边听边记笔记。我们知道这样的效果不一定好,但这样所涉及的内容却是最多的。但是,在那堂课上,笔者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学课后的注释(即课文重点的语言点)并划出认为重要的词组、句型、语法等等。而剩余的时间,笔者是通过设计题目或任务来检验之前学生学习的情况。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源,也让他们尝试了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后,通过做题目和教师适当的讲解,他们能更好地掌握。现在,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笔者在上语言点课时,会尽量采用这样的方法,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使用语言。

当然,我们一些教师会纳闷:我们有那么多的时间吗?事实上,笔者认为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做、去讲。只要我们不间断地去做,哪怕是10节课中有一节这样的课,或者是可以把这样的探究作为家庭作业,笔者认为学生也慢慢会有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

三、关注生动有效的“它”

课堂教学要“生动有效”,所以课堂上一定要“动”起来,非动不可。当然这里的动既是方式的动,也是思维的动,包括教师和学生。记得郑平教授曾经在我们学校谈过这个问题,他说现在很多的课堂都是在“瞎动、乱动、为动而动”。表面上课堂上学生是动起来了,讨论也很热烈,但事实上这种动并不能使思维动起来。那么接下来,笔者着重讲讲课堂上要“如何动”。

1. 围绕学习目标动。2. 围绕核心问题,特别是围绕学生感兴趣、易发散、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问题动。3. 动、静结合。要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练习的时间和机会,不要动辄就讨论,就辩论。集体动、小组动的次数不要多。一至二次即可。4. 既要互动又要单动。教师个体的讲述、点拔、启发;学生个体的揣摩、练习也要有。

如何看待课堂的“动态生成”?

(1)“动态生成”中,“动”是手段和外在表现;“生成”才是目的和内在本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动”应该以“生成”为追求目标。生生互动也好,师生互动也罢,“动”起来不是重要的,能生成创造性思维成果,才是关键。

(2)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动”起来了,思维共振了,思维互激了,生成出富有灵性和智慧的问题、解答、观点、方案了,这就算大功告成,任务圆满了吗?不!生成了还需要巩固积累,还需要反馈和课下再创造、再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课课有收获,课课的创造力不断提升。

四、新的误区

当然,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新课程的“新”,但面对新课程,我们要保持理性,防止在教学实施中进入新的误区:

1.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固然要重视“创新”,但不意味着一定要彻底进行“颠覆”……(强调自主与探究式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讲授和接受式学习。)

2.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的,不应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它应当是充满内在张力的、有体验提升的、有思想深度的。

3.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合作学习,但绝不能放弃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中学 325800)

上一篇:活化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强化中学生物理实践能力重在培养探究意识